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七零三章 形势突变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七零三章 形势突变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七零三章 形势突变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形势突变。

初春的大朝会,也算是三级决策制的第二届第二次大朝会,只是很简单,很快速的处理完常规的事宜,甚至还留下了很多搁置处理的议题。这是大朝会实行以来从来没有过的。

然后,内阁首辅富弼富演过,直接宣布国朝进入战时状态,也就是官家所说的一级战备状态。

首先蒙圈的是那些议政和参政,根本不知道是怎样回事。由于官家、内阁全部、重量级议政一致通过,按照三级决策制的规定,整个大朝会的臣工,包括整个国朝必须无条件执行······

国朝各州府郡县的治安,将由退役的老军卒为主,各州府衙役为辅,全面接管各州府郡县驻防安靖事宜。凡在朝廷战备令撤销以前的违犯刑律事宜,一律从严从重从快处置。

国朝境内所有常平仓,从宣布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即日起,全部由户部、市易寺、三使司接管,监察衙门派驻监察官进行监管调配。

从大朝会结束后开始,国朝所有轨道运输停止商用,即全运力运输战略物资,从粮食、军备、军伍等。

国朝州府郡县,将历年累积的民役进行统计,在取消战备状态之前,实行轮岗制,在确保春耕的基础上,所有民夫要严阵以待,随时听候调遣。

国朝所有州府郡县的官员、吏员,一律取消休沐,以州府为单位,进行统一调用,全力保障前线物资保障事宜。

成都府路,保留六成以上的军卒,布防在大理边境,将与矿城兵衔接,提高对大理境内的提防。

广南路整体驻防军伍不做调动,全数布防在临近安南的州府,提高警戒强度,一旦出现安南在粮食交易上的意外,广南路可以临机决断,直接攻入安南,以确保国朝战备时期的粮食用量。

各地方州府,也要对国朝各地的粮食储备进行统计,做必要的应对危机准备。

其他国朝的所有地方州府郡县的驻防军伍,一律北上。淮河以南的驻防军伍,除服役三年以上的老兵外,全数开拔河北、河东边境线,对北辽严阵以待。

剩下的所有军伍,一律奔赴环庆、鄜延、麟府、秦州、兰州、河湟一带,由枢密院会同兵部,合理调配······

“国朝将对西夏作战,这一次,朝廷是倾全国之力,准备一举灭西夏,进河西,打通河西走廊,畅通与西番的商路。以上决策乃是内阁决议,国朝各地方州府必须无条件执行。”

“事关重大,自即日起,大朝会执行最为严格的保密制度,所有参与大朝会的官员,必须接受监察衙门、皇城司的监督,确保在正式宣战之前,朝廷谋划的保密性。”

“同时,本次大朝会取消其他的议政、论政事务,所有的议题将围绕朝廷的决议进行查漏补缺,以完善朝廷决议。”

大朝会仅仅进行了一天,富弼就在大朝会上这样宣布了,也就是自现在起,国朝就算进入了战时状态。

富弼是沉甸甸的,一点都不轻松。这次所有的决议,都是内阁经过多番商讨形成的,基本上也是遵循着官家的思维方式形成的。

为这次内阁决议的全面性,内阁大臣就不必多说了。富弼先后征求了吕惠卿、苏颂、薛向、沈括、欧阳修、吕公著、韩缜、李诫等人,甚至包括贾宪和申天赐这样的低阶官员,目的就是为尽可能的符合官家的思维,能尽可能的周全。

从传言官家追求长生不老,再加上选秀的议题一出,官家就彻底算是不理朝政了,最起码在表面上是这样。虽然每次的内阁议事,官家都在场,却从不多言,只是单纯的倾听。好像真的昏聩了一样······

富弼几次都有深度征求官家意见的念头,一次次的打消了。

到这个阶段,富弼乃至整个内阁都明白了。三级决策制,其实是一个相当灵活的制度,也是一个君臣协调的一致的制度,同时也是君王可以任意收放权利的制度。

比如早先,官家直接决断的事宜,可以直面内阁时通过,然后由朝廷执行。比如现在,内阁商讨形成的决议,也可以以大朝会的形式,最终形成诏令,朝廷执行。

这一次,官家有意退让,就是让这种制度以另一种形式体现,体现三级决策制的优越性。

一直以来,自从三级决策制推行以来,几乎全部是官家在主导,让内阁真的有了辅助的认同。而这一次,官家似乎是要全权放给内阁,议政以及大朝会了。

富弼能领会官家的意图,所以,整个商讨的过程,都配合着官家,让整个内阁和部分议政大臣商议,最终形成大朝会公布的内容。

大势已经形成了,赵曦是真的没必要再去操心细节,朝廷既然养了这么多的朝臣,又是这个时代的精英,这些年应该也有钻研自己那些不成熟理论的现象······毕竟是君王思想,总是有文人会用心的,包括重臣。

所以,赵曦觉得是时候试试朝廷处理问题的水准了。

总体而言,确实很不错。不管是因为朝臣对西夏的恐惧心理,还是真的基于狮子搏兔需全力的考虑,内阁大臣商议的内容,在赵曦看来已经相对完善了,甚至他也找不到可以补充的内容。

当然,这些都是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内容,具体的操作,每一个单独的任务都不尽相同。还需要执行官员的智慧,同样也需要朝廷出台一些细则。

比如军备转运,局部战争和全面战争对于工坊城的军备生产、储备、转运都是一次考验,同时,这一次还需要完善如何与民夫转运衔接。

比如粮草供应,涉及到征收、统计、调配、转运、储备等等,不仅仅对于轨道方是一次考验,对于户部、市易寺都是一次验证执政能力的大考。

比如军伍的部署,对于枢密院和兵部,以及地方安靖等事宜,又将是一个新的议题。

一次倾全国朝之力的灭国大战,真不是简单的。

在赵曦看来,应该不存在战败或者溃败的可能,就是能否完成既定任务的问题。这一次,赵曦更想看的是,朝臣中是否能筛选出下一届内阁的好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