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七零四章 统一思想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七零四章 统一思想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七零四章 统一思想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这是要闹那般?

这是大朝会,不是内阁会议,也不是议政会议,官员自然就参差不齐。所以,在富弼的话音落下,整个勤政大殿就乱了······

如今的国朝,海晏河清,歌舞升平,没听说有周边有那个王朝对国朝不敬的,怎么好好的就进入战备了呢?这是还晕乎着的臣工所想。

西夏自河东一役后,对国朝越发恭敬了,已经是臣服了,别说原来的岁赐,更是年年不少给国朝进贡。这又是何必呢?就一个兴庆府,至于这般兴师动众吗?

西夏,国朝之耻,国朝之痛。自庆历年叛出,西夏已经是国朝过不去的坎。这一次,朝廷终于要动作了。能参与其中,尽一份力,是否青史留名,都是荣幸!

不是传言官家昏聩了?若没有官家许可,难不成内阁敢有如此重大尔等决断?他们就是敢,官家那些亲近的衙门也得配合呀!如此看来,传言未必可信。

如此部署,恐怕布防在西北,对夏作战的军伍不少于五十万,真的算是倾国之力了。国朝这才刚刚缓过来,刚刚有了些战力,也就刚刚对辽夏有了一次胜仗,这就要举国之力对夏大战了?

尚武之意,多有体现,终归这一天还是来了······

“铛铛······”

很久没响起的金瓯声,又一次响起了。赵曦听见这类吵吵声,总是很烦。想好了不多干预这次大战,还是叫停了勤政殿的混乱。

“这是朝廷决断,是经过议政、内阁议定的,按照国朝三级决策制的流程,不接受反驳,也不容许有异议,在所有的执行任务过程中,凡有怠政、懒政,以及其他导致决议不能执行者,严惩不贷!”

“大朝会继续,但接下来的所有议题,以补充朝廷决断的得失为主,查漏补缺,不存在改变朝廷决断的可能。”

“凡不接受朝廷决断者,朕容许其向朝廷提出致仕要求,在正式战争开始的那天,朝廷派专车运送其回乡。凡私下议论朝廷此事的不当言论,接受监察衙门调查,以观后效!”

“朕申明一点,接下来的分组讨论,所有的地方和朝廷衙门,可以讲困难,想办法,查漏补缺。但是,只要是大朝会最终形成的决议,任何人都必须无条件执行。”

这是战时,或者说即将进入战时,在进入战时后,国朝必须是一股劲,容不得一点杂音。这是赵曦的底线。朝会讨论,把能说的,该说的,都可以说完。但是,过了朝会这个节点,朝廷所有的臣工,必须是高度一致,这一点毋容置疑。

赵曦现在的说话做事,越发少了客气,很直接,谁不赞同这次战争,谁就致仕回乡,说是自愿,就是告诉臣工,必须如此。

同样,既然赞同了,在这个时候可以谈困难,把问题摆在桌面上谈,不容许背后的非议。一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或者说接受不同的任务,也很简单,必须无条件执行。

······

“官家,允许讲困难、提条件会使朝廷被动呀。”

会后,对于即将开始的分组讨论,富弼有些担心。特别是官家允许讲困难······富弼是深知朝臣的尿性的。即便是没有什么困难,这时候也会趁机会说道说道······

“富相,多虑了。分组讨论开始,富相即可令吏部考功司官吏列席。另外,户部、国营寺、市易寺等部门,会将这些各地方州府郡县的数据,一并分组交予监察衙门······”

这就狠了。

赵曦岂能不考虑这些?真有困难和讲出来的困难是两回事。所以,他让吏部考功司在场······这就是告诉官员,他们所讲的困难,以及如何应对接下来的任务,将涉及到考评。

而户部管丁口,国营寺主产业以及皇家银行清楚税入,而市易寺更是对国朝各州府郡县的交易有统计。

可以让你们讲困难,只要困难能过了关!

其实,对于赵曦而言,这次大朝会,就是一个上下统一思想的动员会。无非是他把舞台留给了内阁和所有的参政、议政。这一场戏,不管中间的过程怎样,是否有丑角呈现,最终,必须得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就是,凝聚国朝之全力,一举对夏灭国。

·······

任何措施都会有反应,就如国朝现下的分组讨论。

当朝廷各衙门、各州府郡县的分组议事厅打开后,所有参会人员,却发现每个议事厅都已经有人等着了······监察官,吏部考功司的官员!

官家不是让讲困难嘛?这场景还讲什么困难?有什么困难?

国朝这些年的发展,作为地方父母官的各位,哪个又不清楚?除了滑州的一次溃坝,自政和以来,国朝完全可以说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没有一个常平仓不是每年更换新粮,没有一个州府没有新兴的产业,可以说,政和以来的朝廷和地方,随着国朝的各种顽疾解决,真正的已经是中兴了。

这时候谈困难,谁信?关键是,没有傻子的官员,谁都清楚,现在的朝廷,对地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根本不是早先可比的。

一个汇通天下的皇家银行,一个监管国朝所有交易的市易寺,一个在国朝各地都有产业分布的国营寺,还有几乎渗透到所有郡县的监察衙门。朝廷对哪个郡县不了解?

说是让谈困难,倒不如说是让表态!而这个表态,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作为中,必须严格执行朝廷的任务清单。

所以,大朝会的分组讨论,就彻底变成了一次积极发言,高度赞扬,踊跃表态的一边倒的议事会。

内阁还跟往常一样,会巡视各个分组讨论的会场。说实话,在开始之前,他们多还是有些忐忑的。

早年有过国朝主动挑起的战争,可从来没像这次这样的声势,也从来没像这次这样让臣工针砭。国朝的文臣什么样,他们都是文臣,又如何不清楚?

然而,走过几个分组讨论会场后,内阁大臣们都不知道该怎样描述心境了。说是国朝上下一致,没有一丝杂音,就是连他们也不信。可现实却表现出来如此。

说是文臣没了风骨?可事实上,国朝确实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