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七零五章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七零五章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七零五章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本应该争论激烈的枢密院和兵部的分组讨论,倒是成了所有分组讨论中最平静的。

都已经基本确定,并且都不觉得会出什么意外的事,这些武将们特镇定。

这一次,是武将早于朝堂大多数臣工知晓朝廷谋划的。

该争的,他们早争过了。其实也没啥可争的。偏师由王韶和章惇主导,剩下的就没啥区别了。

不论是鄜延、环庆,还是麟府、秦州,亦或是兰州、河湟,每一路大军,都没有区别。

在国朝如今的军备战力下,几乎武装到牙齿的军卒,对于他们武将,或者是主兵事的文臣而言,这就是一次狩猎,一次练兵。

真的没什么,无数的战车出征,那就是在铁壳子里打人。火药弹的份额虽然有限定,一样可以让他们以碾压的方式,直捣兴庆府。

“还望诸位将军,给偏师留点残羹冷炙呀!”

朝廷决定了,先从河湟至麟府这个半圆的包围圈发起攻击。王韶很担心这群眼红功劳的武将,会在偏师出征之前,就已经把兴庆府拿下了!

“子纯兄,要不咱俩换换?沙洲一路向东,偌大的地盘,真不够你吃?”

种鄂曾向朝廷自荐过,要率领偏师出征。

怎么说呢,谁都知道,不管这个包围圈如何,那怕是战力上碾压,也绝对不会轻松。

党项人的悍勇是众所周知的,更何况这些年过去了,谁也不清楚党项人是否掌握了克制火药的办法。

所以,他们的攻击,只是牵制西夏大部分兵力,然后给偏师可趁之机,一路打过来,直接断绝西夏人的后路,造成西夏人无路可退后,再一举歼灭。

这样的结果是,偏师功劳最大!不仅仅是打下的地盘最大,对整个战争态势的作用也最大。

并且,偏师出击的时间,将决定整个战争结束的快慢,将士们伤亡的多寡等等,也就是说,这一次虽然是全线攻击,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偏师。

种鄂是真想去率领偏师!

可惜,官家不许,内阁也不赞同。不是他种鄂没能力,理由是他年龄,不足以适应存在气疫的地形。

这是事实,不管是狄青,还是郭逵,就连高遵裕、熊本一起算上,他们都被称为老将了。对于存在气疫的地形,是真的不好说行不行。

这一点,种鄂去信问过建中侄儿,确实如此。特别是通过当金山一带,就是年轻后生,也都可能存在非战斗减员。

否则,种鄂绝不是这样调侃王韶,而是真正要向官家力争了。

“子正兄说笑了。偏师还是兄弟我来吧,都忙乎好几年了,各位也不好意思摘桃子不是?”

王韶知道,即便自己经略了河湟,就纯军事而言,他在这些老将面前,还真不敢张狂。

搞不好真就被人把偏师的主导给抢去了。

都是说笑,也难得他们率兵在出征时,没有悲壮的心境。

都是老将,多少年的征战,谁能活下来,都算是捡了条命。

战死不怕,就怕死后依旧背负着罪责,甚至还有做禆将时,莫名其妙被文官斩杀的…~

往事不堪回首呀!

自官家主政以来,他们真有点扬眉吐气了,虽然还不至于在文臣跟前嚣张,好歹武将不再如当初那般磕碜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枢密使是吕公著,也算是军伍出身了,否则他们也还是跟以往一样,乖乖的。

“说笑归说笑,各位大帅也知道这次战争意味着什么。几年了,朝廷其实从役兵制开始,就已经为此战做准备了。”

吕公著不会提什么文武之分,也不会说官家为武将如何提升地位。因为,他毕竟还是文臣出身。

说一说为这一次战争,朝廷如何筹备,还是可以的。

“军卒方面,老护卫营军卒带新兵,从开始训练就是有针对性的。而工坊城这些年,没一时停歇,不断的在储备军备,在改良火器。”

“最为关键的是,为了达到麻痹西夏的目的,官家把三十年的声望都赔上了……”

什么长生,什么选秀,吕公著是知道所有缘由的。

吕公著很清楚武将对官家的敬畏,所以,这时候的站前动员,他就动之以情了。

至于兵部大都竖直耳朵听…~也该着为官家正名了。

“这事王子纯清楚。大批量的工程兵和军卒,进入通道,势必引起西夏人的关注。”

“朝廷在避无可避,没有任何办法来继续隐藏目的的情况下,官家自污了!”

“所以,市面上才有了官家寻求长生不老的传闻,也为了增加各方对官家昏聩的信任。又有了选秀一事……其实,那就是在为工坊城的羊毛和棉花作坊招工!”

“所以,这一战,不仅仅是对夏的灭国之战,更是为官家正名之战!轻重,相信诸位能掂量的清。”

“特别是是偏师,王子纯,官家所有自污的行为,说白了就是为偏师一举功成!而偏师的捷报,才是为官家正名的最佳方式。”

吕公著说的是事实,当然也有些夸大其词。

但是,对于这些武将而言,这是最好的动员词。

武将,之所以能有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官家。

看一看如今武将一系的参政议政,从他吕公著开始,狄青、种鄂、郭逵、王韶、熊本,再到下一辈的高敬贤、折可适、种谊、曹霖,以及近卫从军的高敬亭、种建中、折可行、王舜臣、周侗,无一不是深受皇恩者。

官家以自污为求胜,对他们而言,就足可以舍命而得胜了。

这一点,对于狄青,更是刻骨铭心。

他本来坟头都应该长草了,是官家给了他余生。本来他已经致仕了,是官家让他有机会了却心愿。

对狄青而言,活是活够了,剩下的就是报答皇恩,灭西夏,收燕云!

小一辈就更不用说了,不夸张的讲,甚至自己这一身的本事,多数都来自于官家的教导,官家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君父,更是师长。

王韶被官家知遇,并给予无限信任。

至于其他几个,以老观点看,他们是真的从官家手里得利了!即便是折家都无法否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