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现的西夏骑兵

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现的西夏骑兵

有这想法的会是谁?韩琦还是文彦博?不好说,也或许他两并无此意,仅仅是臣工见武将如此大的功劳而凭空生出了些嫉妒。

赵曦倒真不相信国朝会有谋逆的事,之所以用诛心的言辞把这事叫停,就是想杜绝文臣的那些小心思。

大朝会的所谓统帅议题,只是小插曲。在官家的话传出去以后,便不再有人提及了。谁有权统领国朝九成军卒?唯君王也。或者说就是太子,也不可以拥有这样的权利。

很显然,臣工们并无意让官家亲征······主要是赵曦也没有要亲征的想法。要亲征,一开始就直接上,等到桃子熟了再去玩这一套,除了让各路主帅觉得不被信任以外,没有任何好处。

······

黑水镇燕军司和黑山威福军司,是西夏防备北辽西京道和回鹘的常备力量,几乎很少动用。这一次,为达到歼灭高遵裕的目的,也只是调动了少量骑兵。

然而,黑水镇燕军司因为西夏和回鹘的关系相对融洽,北辽跟西夏的战争多发生在东北向,所以,黑水镇燕军司的战力并不算强悍······没有经历过战事的骑兵,顶多算驭手。

再加上,任谁也想不到宋军会从格纳河顺流而上······

黑水镇燕军司没有防御,或者说根本对南向没有防备,也就是一接触,直接就是战。

“以歼灭有生力量为主,确保偏师南下后方的安全······”

一路打过来,王韶对这样的命令已经不再犹豫了。事关最终围剿,偏师绝没有时间在黑水城理顺关系,必须在第一时间歼灭黑水城一带党项人的势力。

这样的军令是很含糊的,什么是有生力量并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偏师离开后,整个黑水镇燕军司不存在,不能再组织起队伍对偏师后方构成威胁。

这样的军令又是很残酷的,给与了军卒更大的自由裁量权,让军卒自我评判······基本上是有反抗就有歼灭,没有其他可能。

而党项人的特性是凶狠,特别是李元昊叛出大宋之后,对于党项人的凝聚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战斗一开始就把黑水城变成了修罗地!

“章佐帅,为啥这黑水城周边有这么多苦哈哈的汉人?”

都已经离开黑水镇燕军司几百里了,王舜臣才回过神来,才有功夫问章惇这些闲话。在完成对黑水城的处置以后,南下的这一路,整个偏师都静悄悄的,几乎没人吭气······谁在经历那种场面后,都不容易释怀。

不论老幼、不论男女,只要是有反抗,一律是歼灭······

“任何一个文佐官都知道这是怎样回事,你王舜臣也知道,只是没有细想。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汉人,或来自秦州,或来自环庆和鄜延,甚至你们麟府二州的也有。”

章惇说话的语气不怎么善,王舜臣对章惇也熟悉,倒没觉得什么,只是疑惑更深了。边州有逃民不假,有逃往深山的,也有占山为王做贼的,聪明一点的逃亡内地,可没听说还有往这里逃的。

“你该知道捉生军吧?”

“当然。这些该不是······”

“对!这些汉人就是捉生军捉来的!西贼怕他们逃回去,就将捉来的汉人,远远的丢弃在居延之地······到了这四面全是沙漠和戈壁处,根本就没有任何逃跑的机会。”

“你可能觉得黑水镇燕军司的汉人不少,其实现在还幸存的都是十多年前被掳来的,早年的几乎没有了······都死了!”

“在十多年前,沿边的州府,那个州府每年不减丁口?还都是壮年劳力。可他们到了居延······十不存一了!”

什么镇燕军司,不就是在看管和镇压掳来的汉人嘛!燕不能南归,只能客死他乡!

消灭一切有生力量······这样的军令,在刚刚进入黑水城时,或许还有些不忍,当真正了解这镇燕军司都做什么后,就是王韶也对这样的军令没有任何负担了。

而那些执行军令的军卒,只是不知道而已。也好,也该让他们知道,虽然把火药弹丢进一个射出冷箭的家户残忍了些,只要知道了原委,只会觉得做得还不够,最起码大军没有爱家将人拖出来比车轮!

对于偏师,实在是时间太紧了,来不及安抚这些流落在他乡的相亲,因为他们需要继续征程。所以,能做的只是将整个黑水镇燕军司的军备,丢给了哪些零散的汉人。

关中人从不缺勇气,希望在国朝全面接管西夏之前,他们可以捍卫自己生存的权利······

“报大帅···前方五十里处有西夏骑兵队!”

王韶将斥候往前放出去近五十里,侦查敌情是一方面,主要还得给大军踅摸安营扎寨的地方。在这荒漠和戈壁滩行军,大军驻扎不像中原那样随意。

“行军多久了?大概行军多少里?”

不管是朝廷的情报,还是从向导口中得到的信息,按说从黑水城往南一直到白马强镇军司不应该再有党项人的聚集地的。

“回大帅,行军五天了,不足五百里。”

即便是骆驼拉着战车行军,五天的时间这已经是极限了。五百里,大军一直在沙漠的边缘行军,除了向导找到少数水源地,这一路根本就见不着适合聚集的地点,怎么会出现西夏骑兵?

难道大围剿已经打开了?这是北逃的西夏骑兵?王韶一时有些茫然。

“就地扎营!命各将领、监察官、文佐官到帅帐议事!”

偏师从肃州出发后,就再没有跟朝廷联络过,再没有任何关于主战场的消息,一直就是孤军作战的。

从每日白天的气温,以及向导和当地汉人的说法,这时候已经是四五月了,在中原已经春暖花开了。王韶不确定朝廷是否已经发起了大总攻。

从朝廷大谋局而言,发起总攻只需要大局成型,对于是否需要偏师这几万军卒,王韶也觉得可有可无······李宪部南下,同样可以与郭逵部汇合,甚至种颚部也可以分兵北上,从而对兴庆府北面完成包围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