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七四四章 这样就挺好 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

第七四四章 这样就挺好(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今日第一更)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真这样杀干净?

这对于王韶只是一句话,可对于其他各路的主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一样,他们跟王韶不一样,王韶属于以文驭武,或者说文转武也行,可他们不是,他们都是传统的武将。

既然作为前线做主帅的王韶有这样的想法,朝廷臣工呢?别看他们现在都是一路主帅,有灭国之功罩护,可一旦战争结束,随时都可能是一个什么团练使······狄青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这一次的各路主帅议事特郁闷,没一点胜利者的兴奋感。

所以,战场出现了惊人的一致,各路大军都相对谨慎的推进,没有西夏人的反抗,没有谁主动发起攻击。

“大帅,末将以为如今之情形,需要奏报朝廷。若大帅不允,末将会以个人身份奏报。”

这是第一个,曹霖先跟郭逵讲明了。就这意思,朝廷定稳步推进,是担心莽撞的进攻导致包围圈的漏洞,而不是如此消极的战术。

曹霖是老护卫营的校尉,是郭逵部的副帅,更是太后娘娘的亲属、官家的绝对亲信。在这种情况下,他不能隐瞒朝廷和官家。但也需要沟通郭逵。

“曹将军,你能跟老夫名言,老夫承这个情。不过,老夫会与各路主帅沟通,最好是前线整体奏报合适······”

确实承情。如果曹霖直接奏报,曹霖是有密报权的。他郭逵,包括整个前线的将帅都会有牵连。

“大帅,稳步推进不是谨慎作战,目前的态势对于军心不利,还希望大帅尽快决断······”

这是折可行以及种谊的进言。

“大帅,末将明白当下的处境,但是,大帅为致仕之臣,出征乃是官家钦点,不受朝廷节制,在如今的情形下,大帅不需要忌讳什么,战事即将收关,这不是正常的状况!”

高敬贤作为狄青的副手,深知狄青能出征的缘由,甚至在出征时,家里人也告诫他要尊重狄帅······官家对狄帅的情感似乎不局限于帝王对名将的看重。

“杀干净了又怎样?”

章惇就是这样。各路将帅议事,他不会反驳王韶,但是,回到本部帅帐,他的话一点都不含蓄。

“还是再议议吧,恐怕各路主帅对我的话有误解······”

王韶当时说这话的意思,是想大家商量个章程,如何能在减少杀戮的情况,做到灭掉西夏,并无意警告大家是否嗜杀。

怎么说呢,由于军备上的优势太明显,这场大战从开战之初至今,歼灭的党项人应该有十万之数,国朝的军卒也死伤近两万。这在整个国朝对外作战的历史上,确实算大规模歼敌了。

······

“各路主帅都有临机决断之权,到最后还是将难题丢给了朝廷。”

谁想背一个屠夫的名声?就是内阁大臣也不想担这个名。韩琦这倒是道出了诸位内阁的心声。

武将嘛,本来就是杀敌的,杀多杀少都该是武将做的,难不成让朝廷下屠杀的诏令?

自从官家不建议标榜首功之臣,朝堂上也就准备着战事结束后,以杀戮一事作为弹劾前方主帅的切入口,以便能平衡功过。

所谓恩出于上,只有功过并存,才能给朝廷,给官家赏罚的借口,才能让这些主帅不应赏赐不足而生怨恨。

现在倒好了,前线直接将球踢到了朝廷。

“杀也杀不过来呀。党项人三百多万,所谓的控弦之士少说也得百万之众,真要这一路杀过去,我等的史册留名是肯定的,至于后人怎样评价就另当别论了。”

韩绛并不觉得前方这样做不合适,反倒是最合适的做法。

“真要是银夏之地满地尸骨,恐怕国朝拿下来也会成为死地。”

都先议议,每次都是这样的。有了什么事,内阁大臣都会先讨论着,如果讨论出结果,官家就不再参言了,如果没什么定论,官家会直言方略的。

可现在这事,讨论归讨论,还没谁去触及决断去······太难了。

党项人的反复无常是秉性,是本质,是历史证明的。都有心说圣贤之道什么的,可既定战略是消灭西夏的有生力量,这也是内阁议定的。所以,这时候真不好变过来。

可要说强令前线杀过去······他们是文臣,不至于还没有武将有怜悯之心吧?再说了,确实都也不想有这样的惨剧发生。

所以,讨论来讨论去,没一点建设性意见。从党项人的丁口数,直接说到了银夏之地的富庶问题,甚至开始追溯当初党项人认同归附大宋的典故······

习惯了,但凡出现什么难题时,都习惯旁征博引,或者说是玩转移话题的那套。这么多年了,还是没什么改观。

特别是大战获胜就是眼前的事,各位的心思又多起来了。

“就这样挺好,朕认同目前前线的策略,就这样吧。”

赵曦转身走了,留下内阁诸位面面相觑······这场景又让官家厌烦了?

富弼唉了一声,看了看诸位内阁,也跟着赵曦去了后殿。朝臣总是缺少担当,不管文臣还是武将,终归还是让官家不满意了。

富弼得跟去,到底怎样,朝廷需要有个章程,前方还等着呢。真不是怄气的时候。

“富相是不是以为朕置气?”

富弼虽然没回话,也是默认了。

“要说一点情绪没有,朕是说假话了,要说最后认同前方的策略,朕是真实的,确实是这样想。”

“富相,其实现在的情形是很明显的,绝不可能真的对党项人赶尽杀绝,但却可以让他们绝望。而想营造党项人绝望的困境,前方的策略并没有错。”

“大包围圈的压缩,步步推进紧逼,不反抗者不攻击,在这个阶段就是最好的策略,就是在给党项人指明该怎么做······”

可能是自己的情绪影响内阁诸位的判断了,按说这个道理都能明了的。自己有那么可怕?以至于让内阁大臣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官家旨意是受降?”

“还能怎样?当真让朕背负嗜杀之君的名声呀?”

胜利,即将胜利,一些小情绪并不影响赵曦心里的愉悦,没那么严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