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访(三)

第七**章 微服私访(三)

在进入茶楼雅间那一刻,富弼所说的半晌清闲就没了。

赵曦雷厉风行的习惯,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官家白龙鱼服在汴梁街头,还把几人直接唤来,不可能真的是为了饮茶来的。

不过,诸位没人有怨言,有时候跟官家在一块处理政务,能给他们很多启发。这种启发,在官家还是少年时,富弼就有感触,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如既往。

官家总是能从很繁杂的事务中抓住重点,并想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来。

相比后世,大宋政务的复杂程度这才哪到哪呀。

“说一下国营寺这边,国营产业不需要审批许可······这一点其实从开始诸位就在理解上有了误区。既然朝廷制定了许可审批的制度,就不应该区分国营还是商贾。”

“审批许可的制度,不是为朝廷敛财的,朕的本意是监管,是追溯,是有利于掌握整个国朝产业的发展变化,给朝廷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有利于让朝廷纠正政策偏差·,并适时作出调整。”

“国营产业,不管是朝廷还是地方,在整个国朝产业中的权重大,国营产业不经许可审批,很容易造成朝廷在部署产业调整上的偏差。最重要的是,很容易给钻空子的人留下余地,张冠李戴,形成贪腐的温床,滋生**!”

“从即日起,监察衙门首先要清查朝廷和地方国营寺的真实举办主体,严查其中的钱权交易。同时,从即日起,市易寺开办国营产业许可审批事项。”

不知道这些臣工是不是有掺和这些事的,赵曦希望是没有。不仅仅是这些重臣,赵曦希望整个朝堂的臣工都没有犯错。

事实上,赵曦也清楚,这或许不可能。

“官家,一旦调查属实,该如何处置?”

这事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是多大事。说白了,国朝现在的税制,就是国营寺也一样纳税,连皇产都纳税了,国营寺又怎样?

这样的事项查出来,也仅仅是规避了市易寺的许可而已,涉及的钱财不会太多。所以,范纯仁才有此一问。

“这是朝廷制定制度上的不健全,纯粹将板子打在地方州府,打在商贾身上也不合适。补办许可吧。”

后世也有个说辞,法不禁止即可为。赵曦虽然不是既往不咎,事实上这确实是朝廷的失误,怨不得被人钻空子。

“朕今日还有一事,也是临时想起来了。本来想初步跟师正谈一下,待成型后再交予内阁商议。既然今日都来了,就在这茶楼聊一聊吧······”

茶楼和茶铺的茶,品级确实大不同。赵曦啜一口茶,似乎能找到记忆里那种茶香。

“今日被茶铺的店主款待,倒是听闻了不少闲话。有一点朕听后觉得是朝廷的责任。”

“皇家银行网点的设置,受经营成本限制,网点设置多了,人员成本增高,网点少了,确实对那些小商贾有影响。”

“规模大的商家,可以委托镖行做,可对于那些小商户,一日几百钱或者几贯收益,想当日存入银行,就存在问题了。”

“朕是这样想的,皇家银行和国营寺,是否可以组建官方的押运队伍。”

“在汴梁先试运行,每日早晚两趟,分区域收发钱币,专门对小商户服务,适当收取费用,用薄利多销积少成多的法子,解决小商户的困扰……”

店主确实跟赵曦闲聊过这事。每日就几百钱,三五日也就几贯。

搁早年,都是自家藏着埋着……其实早几年,有几贯现钱的,都是殷实富裕家户才有的。

这些年,由于储蓄生利还安全,有点闲钱都会选择存起来。

就像他们这些小商户,攒够了十几贯钱,就得有一两次往皇家银行跑……

累人不说,关键是私人带这么多钱不安全。

每一个里坊都希望皇家银行能在自家坊门口有个点。

小商户不像大商贾,多是异地往来,只需要汇票即可,全靠密押。

小商户的钱,都是现钱,从现金流而言,反倒是小商户充裕些。

银行的本质,赵曦还是多少清楚的。对于银行而言,小商户的储蓄是确保银行流动性的基础。

“诸公考虑一下,若是可行,回头薛师正这边与枢密院、兵部接洽一下,作为安置退役军卒的渠道之一。”

“至于这个部门,不要局限于同城转运,适当可开展短程的武装押运,甚至开展轨道没有贯通的货物押运,包括航道上的武装保护。”

“如此,便可以尝试是否可以自给自足。另外,是否需要保留军伍序列,或者还是参照工坊城护卫、国营工匠的身份等,内阁议定吧……”

赵曦已经很少在具体事务上如此详细的陈述了。

这些年,赵曦一直是在引导。所以,他这样点几下就撒手的情形,都也理解。

待形成文案后,官家最终还是会审核修改的。

“官家,回宫吗?”

赵曦不想回也没法继续了。就这一大群老头陪着,玩什么微服私访呀?

“官家,老臣其实也想看一看奏折之外的大宋……臣以为,是否可由内阁每日遣一到两人,陪着官家?”

“调一队军卒,明暗护卫着,这样我等也好放心理政……”

后面这句,才是富弼最终想表明的。

官家已经不是臣工能随便指责的了。搁先帝时,若官家有这样的行为,臣工面君了首先是劈头盖脸的指责…~

不知道从何时起,官家已经在朝堂形成了绝对权力,绝对尊敬!

“就遵富相所言吧!”

赵曦也知道,今日这事被内阁知晓后,想要再这样出宫可就难了。

啰啰嗦嗦的嘴,烦也能烦死你。

“中正,回头从茶楼买点好龙井,这可是一枪一旗的明前茶……”

虽然炒茶的方法跟后世还有差别,毕竟有了后世茶的味道了……至于自己开始喝的宜州茶,赵曦就是胡乱弄的,草腥味儿还在呢。

“官家,这茶宫里有。一直以为官家只喜欢宜州茶,就没动过,就是宜州也没敢改变官家的炒茶方法……”

王中正这么说,让赵曦有阵愣。

楚王好细腰…~唉,自己那就是因为不喜欢煮茶,见了新茶后胡乱弄的,倒成了标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