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访(二)

第七八八章 微服私访(二)

店家泡茶的手法还很不算熟练,甚至比不上赵曦这后世半把刀

茶端上来,王中正着急的要去尝试,赵曦一眼瞪回去了。有些事,没有多余的行为才是正常的。赵曦不以为这个店家有谋害自己的可能。

“这是龙井!不过,店家,你这龙井虽然也是今年的茶,可不是上品······”

“客官偶果然行家!小店只是茶铺,比不了那些贵人去的茶楼。”

“市易寺不限制?”

“不限制。就是官办的茶坊茶营也不限制,商贾的就更不限制了。茶品分等级,这是常识,炒茶这几年朝廷也组织评级了。小店原来也有些上品的,卖不出呀······”

店家见赵曦真的懂茶,谈兴就更加高了。前半晌,茶铺的客人不多,店家干脆就陪着赵曦在这闲聊了。

茶铺本来就有这样的场所,就是给人扯闲篇的地儿,店家这样做也不显得突兀。王中正绷的很紧,赵曦很放松。

从龙井茶说到炒茶和煮茶,在说到茶产业、茶品级,最后在延伸到整个汴梁的热闻,市井的各种传言等等。

在清闲时候,有这么一个好听众,对于店主而言也是打发时间的好事。关键是这位客官。总是能撩拨到他的谈兴,几乎到了知无不言的地步。

“中正,把太子、吕惠卿、薛向叫来······”

从茶铺出来,已经快到午时了。王中正很想让官家回宫,可看官家的样子,不敢提。这又让叫太子等人了,看来回宫是不可能了。

传信自然有传信的人,虽然官家是白龙鱼服,可皇城司亲从官在人群中隐藏的人数,几乎占了皇城的一半还多。

半晌没见着官家,朝堂并无异常······这才是规范的朝堂。即便是后世的单位,赵曦也觉得领导越没有什么存在感,说明这个单位的制度越健全。

然而,事与愿违,本来没什么事,王中正担着干系呢,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所以,就趁传信的机会,把风声搞的大了一些。

太子虽然已经挂职开封府尹了,可多数时候还是在内阁理政的,而薛向和吕惠卿更是在勤政殿自家公廨里。所以,这一次传信就出现了整个朝堂内阁乌泱泱一群出宫门的情形。

赵曦出宫并没有走多远,只是一个茶铺,有这么一个善谈的店主,足可以让他了解很多。即便如此,当内阁诸位阁老和太子等人赶到时,也都是气喘吁吁的。

还好,都还知道着便服出来,问题是,一大群年龄层次不齐、气度不凡的臣工,就这样在汴梁的大街上,不被人注意太难了。

关键是,臣工们的身形,总是带着恭敬,每向前一步,都似乎在跟随着自己的步调······这还私访个屁呀!

王中正已经撤后了,躲在富弼的身后不敢抬头。虽然他没这个意思,只是想让有个阁老出来,谁曾想都来了。他也知道惹官家不爽了,所以就躲开点。

“官家,倒也不怪那憨货,我等也难得有这样的清闲时刻,得谢谢官家给我等这样休闲时光······”

富弼是越来越平和了,没责怪官家的行为鲁莽,倒是给王中正遮挡了。

“富相,朕就是想看看如今该是怎样的大宋,不仅限于奏章。”

“正如官家所言,老臣也有此意。官家可知道,多少年了,老臣真的很少有应酬了,政务繁忙是一个,自己也确实有些体力不支。”

“官家可知,今天内阁接到了工坊城王陶王乐道的致仕折子······乐道病了······”

富弼的意思含蓄,赵曦也听得出来。王陶资质中平,主持工坊城这样繁杂的地方,他需要付出多于别人很多的精力。富弼同时想说,他们这些先帝时的旧臣,是真的老了。

还有为王中正兴师动众做个解释,即便没皇城司的吆喝,内阁因为王陶和攻防战继任者的事,也需要官家定夺的。

“富相是说该回宫了?”

“那倒未必,好不容易借官家的风出来闲一晌······”

可这阵势,那还可能私访呀?一群七八十岁的老头,就这般围拢着他······谁看谁别扭。

清香苑······赵曦好像今日跟茶有缘,说话间又看到一间茶铺,不对这不是茶铺,这有点后世茶社的规模了,这应该是是那店主口中的茶楼了。

“来一间雅间······”

赵曦这前半晌倒是也知道了不少茶楼的规矩,挺熟练的喊上了。

“都来了也好,朕在市井听闻了些,趁这机会朕一并说了······”

都坐定了,赵曦开口了。本来就忐忑的吕惠卿、薛向以及太子,更紧张了。吕惠卿和薛向这两个官家新设的衙门,应该说是当今朝堂最为繁忙的衙门。

庞大的体系,真的有点担心有什么纰漏,他俩也是真的不可能全数照顾到,即便是有监察官也难免出现纰漏。

至于太子,他现在正式的职衔是开封府尹,所有发生在汴梁的事,他都脱不开。

“吕吉甫······”

“臣在······”

官家最烦推脱的人,吕惠卿明白,即便忐忑,也硬着头皮出列了,躬着身,等着官家的责骂。只要官家责骂了,未必就是坏事。

“吉甫不错,特别是行业规划的设想并执行到位,很不错。但是,朕今日听说,在汴梁许可最短也需要半月的预约方可遣人现场勘验?”

“回官家,确实如此。市易寺吏员非不足,也不是办事不利,实在是需要勘验者甚多,难以顾暇。”

“要解放思想!既然能想到根据坊里分区域,为何不能将市易寺的事务分类?或者根据汴梁商业区域,以申办规模分设衙门?朝廷已有盐铁司,完全可以参照盐铁司的做法,进行划分许可分类。”

“一般产品还好说,若是有固定使用期限的新产品如何说?比如说西番、或者南方的吃食,这半个月有可能让商贾血本无归呀。”

“当然,朕今日并不是要责罚,就是给诸公提个醒。至于市易寺······诸位阁老也在,朕有意将盐铁司合并至市易寺,同时将市易寺根据产品的属性拆分成不同的二级衙门。”

“随后吉甫与太子商议,如何分设衙门和设立二级衙门。比如工业、比如农产品、比如轻工业等等,尔等要有详细的调研,多方征求意见。”

说是让商议,其实官家说出来的就基本成定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