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一二章 确实乱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八一二章 确实乱了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八一二章 确实乱了

人都有自知之明,特别是能在大宋朝堂上混事的臣工,还是做到内阁大臣这一层次的,没人不懂得进退。

本来怀疑官家让新旧内阁拟订议政人选,是一次新旧内阁争端,结果却很平淡。

议政是职位不是人,所谓议定议政人选,就是确定朝廷衙门职位…~这种事做主的是官家。

也就是说,不管争吵到何种程度,最终拍板的是官家。

定人选,这不是纯粹的公事,也好像与私情不相关。

所以,倒是少了争端,都是本着用其才,辨其德,方能居其位。

这也是赵曦允许新旧内阁拟定议政人选的原因……越是容易产生争端的形势,越能推举出最适合的人选。

这不是论政,话可以来回,这是定人,没有来回。才与德,能否符合议政职位,是有目共睹的。

赚取名望的事,谁也会做,特别是在朝堂浸淫了及时年的老臣。自从和官家恩准抵报刊登和市井议论,舆论阵地上的探讨就没有停止过。

只不过,因为士族都在恪守一个底线,没有谁真的就站在草民的角度上去思考,反倒是在字里行间带着施舍······人们还就接受这样的施舍。

另外,作为臣工,哪怕是官家恩准公开,也没有谁真的就将朝廷议定的措施公开了。可这样的议论毕竟有个限度,也不是一直有话题让他们继续。

于是,臣工们充分发挥了他们腾挪的能力,从减免农税开始,说到了国朝农桑之根本,再说到国朝粮食和田亩的关系,一直说到开垦荒地如何的利国利民。

可惜,本来准备在舆论阵地上一争高低,结果,当官家提名内阁的事发生,那些准备新进内阁的,就不再继续了,只留下这些老阁老们独立支撑着这个话题。

也许是快要卸任了,也或许是心里真有郁闷,甚至是面临致仕,向官家证明自己在治政上的能力,本来只是讨论减免农税,进而延伸到了国朝农桑,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章的苗头突然就转向了针砭时政······

比如今天,高家人就进宫觐见官家,因为今日收到了文彦博的署名文章,是针对如今国朝军伍体制的。没法确定是否刊登,便进宫求恩准了。

“文相所言之事,高太尉以为如何?”

对于高家人的称呼,赵曦有时候挺犯难。比如高遵裕,他总不能称表字吧?好歹是丈叔叔,从赵曦心里是叫不出名字的。

若是称呼一声岳丈叔叔······这是公事,恐怕喊出来会吓着高家人。

“回官家,公绰以为,文相所言之事属实。一路军伍的武将调任,而下属将领未动,文佐官未调任,事实上确实存在文佐官在军伍架空主帅的可能。”

“公绰以为,如今因为军卒自入军伍,便是受主帅训练,将领与军卒同出一门,文佐官尚做不到架空主帅,若是久而久之,各路军伍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派系思想滋生,调任的主帅很难主导一路军伍。”

“正如文相文章所言,如今国朝军伍处罚军卒必须依照条令,执行者是监察官,长此以往,文佐官、监察官会与底层校尉亲近,从而导致主帅军令难以执行的情况······”

不管是给高遵裕戴帽子,还是真的高遵裕就有这样的见识,所说的确实也是事实。

新军早期,因为所有的新军都出自老护卫营和讲武堂,而如今统领国朝军伍的,基本上都是老护卫营和近卫的将领,确实不存在主帅与底层校尉不和的情况。

这只是现状,一旦时间长久了,真的难免出现文彦博所担心的那样。

不过赵曦就奇怪了,文彦博是内阁,还是主管军伍的内阁,为什么在任时不曾提及,非要这时候扯这个?

人啊,心思都太多。将领是官家亲信,监察官也是官家亲军,老文是担心有挑拨离间的嫌疑吧?

这是自己要脱离朝堂了,可以舍弃一些纠葛了,也敢这样直言了······

“刊登吧。这段时间只要是阁老署名撰写的文章,一律刊登,不必请奏。”

虽然只会提出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才智的表现。可赵曦还是应该给与鼓励,最起码这是用心了,也有心了。哪怕是故意给下一届内阁找事,那也是出于公心,没有理由去禁止。

本来嘛,赵曦在临近换届之时,把农税放在舆论层面争论,就是想让致仕的阁老们,能看到舆论这个阵地,能在将来发挥余热,充分利用舆论阵地来针砭朝政。

果然,当文彦博的署名文章刊登之后,准备致仕的阁老们,终于发现了另外一个可以对朝政评头论足的阵地了。

赵曦看着越来越多对朝政评头论足的文章,有点想笑······这到底是怎么了?

“诸位,老夫以为应该适可而止!”

富弼真有点恼火了。虽然这样的文章,确实是可以给新内阁造成一定的麻烦,可都也不想想,这还没致仕呢!

这样的文章,否定这一届内阁施政的意味更明显!关键是,整个舆论阵地几乎全成了阁老们的独角戏,人家新提名内阁成员根本就不再对此争论。

有点想不通,事情怎么就发展到这地步了?

“内阁老了,可不是谁都服老。富相致仕,总有不想致仕者。大势所趋,又不得不表现出不贪恋权利,所以便以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还能行······”

“富相,不必纠结,陈俗旧习,还都在早年的圈子里转圈,没脱出来。叫停就叫停吧。不过,朕以为,这样的方式,在阁老院倒是值得推广,也可以鞭策新内阁施政。”

富弼是来跟赵曦请罪的,反倒是被赵曦这一通劝。

“老臣懈怠了······”

造成如此混乱,富弼还是觉得自己有过失。

“谈不上。不管怎样,能看到朝政的弊端,都还是一心为公了。这不,监察衙门就准备出台避免关联性任职的条令了,这就很好。”

“至于陈述工坊城将形成绝对独立圈子的问题,这一点需要臣工明白,工坊城涉及的不仅仅是民生,更多的军备,必须确保其独立性。所谓隐患,只不过需要在甄选主官时,要综合权衡而已。”

“朕跟你说,也是想让你将这样的观念告知臣工。别被利益迷了眼,工坊城不该有任何念想!”

确实有点乱了。连工坊城都拿出来嚷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