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二五章 说不清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八二五章 说不清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八二五章 说不清

朝廷诏令很明确,不在意二皇子随从数量,甚至在此诏令下达的同一时间,朝廷让成都府、荆湖路乃至京畿道的驻军,要严阵以待。

不管是朝廷是不是还承认二皇子,不管官家是不是有其他谋划,毕竟在明面上,二皇子现在算是流寇。

其实也挺怪异的,也怨不得朝臣要多想。

一个皇子,谋划袭击太子,偏偏没有贬为庶民,却像流寇一般在境外挣扎着活。

朝廷还放他入境祭拜生母……

就连草民都不理解这是这么回事。

对于朝臣,无一不往官家谋划安南的趋向上想。

赵曦没办法,就是当初不这样想,现在也有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了。

事实上,对于赵曦而言,在不能确保国朝粮食供应充足之前,他真的希望安南,乃至那一片的小国都稳定…~那是国朝的粮仓。

“如今国朝的军力,官家实在没必要如此啰嗦,对安南有意,着一偏师即可……”

这件事章惇还是不能通透的想明白了。

“子厚真以为这是官家谋划?”

苏辙跟章惇的关系,从一起进入讲武堂就不错,两人也经常在一起聊些朝事。

“不是如此?”

“应该不是。我记得在讲武堂官家有个记录,说中原王朝的换代多少自北向南,也就是说,在官家心里,安南从来都不是国朝的隐患。”

“二皇子咱们也接触过,虽不适合继承大统,也算是一时之才,绝不是四皇子可比的。既然北辽是心腹大患,官家为何不遣二皇子经略北辽,而是安南呢?”

“子厚,在苏辙看来,事情之所以走到如今的地步,恐怕官家是因势而导……四皇子东出,更像是给二皇子的行为背书。”

由于皇子们都有讲武堂的经历,苏辙和章惇对于皇子们的认知要比官家更熟悉。

甚至太子的能力,讲武堂的臣工比官家的认知更全面。

只不过是大统继承人的事,臣工们不宜掺和,甚至不会跟官家扯皇子们的事。

“那让四皇子东行又是如何?”

苏辙的说法章惇似乎认可了。想想整个事情的过程,确实有这种可能。

“按你所说的,国朝如今的军力,要想取北辽,需要这般麻烦吗?”

大宋确实有这样的资本,从平灭西夏,收复大理的战事,完全可以这样傲娇。

章惇没苏辙那么细腻,所以还是有些想不通畅。

“子厚,可曾记得前段时间太子偶感风寒,朝堂却传言太子病重…~”

“你是说传言是四皇子……那陈和叔……”

章惇顿了顿,看了看苏辙,继续说到:“格局太小,雕虫小技,倒是有些高看他了!”

相比四皇子这种背后小动作的做法,章惇更喜欢二皇子那种直来直去的做法。

确实,据成都府奏报,二皇子是孤身一人入境。

不管怎么说,二皇子的做法到底是光棍些,也有份气度,不堕皇家的名声。

不管是袭杀太子,还是将大理绑上战车,乃至带着残兵入大理征战,总算是有点血性……

“那东向之行,你可要参与?”

虽然苏家因为他们父子三人的原因,也算是名望大族,可毕竟在底蕴上跟章惇家有所不如。

福建章家,在整个大宋,都算是有名的大族。

“为什么不掺和?既然官家无意用四皇子经略扶桑、高丽,那就当成一次商事吧。”

“听闻扶桑多银,国朝虽定了金银铜的货币等级,实际上工坊城铸造的银币最少。”

如今的国朝,已经不再是先帝时那般,不会觉得疆域无用,不认为除了中原其他地方都是蛮荒之地。

当然,这是因为国力强盛后,让朝臣有了这样的底气,敢于奢望周边的疆域了。

……

二皇子抵朝,吸引了诸多臣工黎民的关注。

汴梁的轨道车站,今日密密麻麻的人。

“二弟……”

二皇子是孤身一人进京,太子也同样是孤身一人接站。

形势不明朗,或者说朝廷没有明确的说法,朝堂的臣工没人掺和这些事。

而太子,自然要将老爹给的机会用到极致。

“大哥……”

二皇子想跪,却被太子托起:“进宫吧……”

不管是不是真心诚意,在车站这场合,还是要避讳的。真要是二弟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有些事没法推动了。

勤政殿,二皇子跪在门外。王中正只禀报了一次,就再没回信了。

整个事件,王中正是最清楚了,他可没有朝臣的那些想法。

一个时辰过去了,调里还没音。

“爹爹……”

本来太子无意过来,因为他不确定当初自己遇袭是不是老爹和二弟的谋划。

可现在老爹还没有召见的意思,不得不走近了征询一下。

“进来吧……”

老爹没说让谁进去,太子便把老二扶起来进了殿门。

“扑通……”

二皇子不知道是还没缓过劲来,还是见了他老爹吓得,进了殿门没几步又跪下了。

“爹爹……”

头磕在地上,喊出的声音不大,或者是不敢大声,没底气大声。

赵曦看了一眼,慢慢的站起来,摆手让殿内的下人都出去了……不管是不是有什么谋划,都需要借这个措辞了。

“砰……”

赵曦这一脚没有丝毫的留情。

也是这一脚,让太子以及二皇子心里松了。

“这时候知道尽孝了?你可知道,自从你忤逆以后,你娘亲不曾出过一次殿门?”

“你娘亲不足四十岁,却因你而亡,你现在倒知道尽孝了!”

赵曦的声音陡然拔高……他都无法说清自己到底是怎样的状态。

段氏临闭眼,嘴里还念叨着这个逆子,却不敢说出恳求自己的话。

抓着自己的手,眼里全是祈求,嘴唇哆嗦,却始终没说让赦免这逆子…~

“爹爹……”

“砰……”

这一脚赵曦收了收劲,逆子嘴角的血迹,让他收了劲…~真要让他死,也没必要心里这样不痛快了。

“因为你,段氏一族败落,皇家开始了为大统之位不择手段的先例!”

怒气是真有怒气,赵曦也真有心踹死这逆子算了。

可为大宋计,赵曦却不得不留这逆子一条命,还得想办法弥补他做那些忤逆之事。

赵曦真不想让大宋的传承有这样的开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