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二六章 仓促了些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八二六章 仓促了些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八二六章 仓促了些

不能踹死他,也只能这样稍微出点气。

之所以等着太子过来,赵曦才让这逆子进殿,也是让太子有机会送人情…~赵曦是真不想见到兄弟阋墙的事发生在自己的后代上。

还好,太子很懂……

赵曦也是在看太子的心思……

“朕是不是不够狠?”

被太子劝住了,赵曦也就没再继续。

当人散了,身边真没什么人可以说说话,也只能跟王中正扯。

“小的……小的……”

王中正能说啥?敢说啥?从官家还是孩童时,王中正就跟着了。

要说不狠,几岁就开始阴人了…~

“算了,你个憨货也不懂……”

说不清是因为太子让自己欣慰,还是这个逆子回来的原因,赵曦这些天心里的郁结,在踹出那两脚后,倒是有些松快了。

……

“二皇子、四皇子到太子府里做客了……”

“怎么说,谋划安南和北辽是真的?”

“这事吧,不真也真了。四皇子招兵买马拉起来的队伍,因为太后和惠妃的事,以及国朝元老去世集中,基本上已经散了。”

“年号之说本来就是无稽之谈……”

“也不能这样说吧,光武、贞观都是名垂千古的君王,年号都是二三十年不变。如今官家的年号也逼近了,只能说明大宋中兴堪比光武贞观了。至于太后、惠妃以及重臣新望跟年号拉扯,倒是牵强了。难不成光武贞观就没有重臣去世?”

“也不知道谁挑唆这些事?”

二皇子回汴梁后,整个朝堂和汴梁都关注着,以便看情况能分辨到底是怎么回事,也好决定怎样做。

茶楼酒肆到处都是议论声……

“别说那些故事,说说二皇子回来到东宫和四皇子东出的事吧……”

“怎么?家人有人跟这事?”

“嗯,这事折腾的,刚打退堂鼓,这会儿又觉得有点意思了……”

“我听说朝廷并不是要经略北辽,而是……”

说话的还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我听说好像是琉球周围有些小岛国发现了金矿。”

“还听说那有金矿的小岛是高丽的,朝廷只能以商队的形式去试试水……”

接下来的声音越来越低了。

赵曦这时候也在琢磨,他是尽力去想整个东海的地形和物产。

说实话,虽然现在也有意让四皇子去东边捣乱,但这种捣乱不可能以朝廷的名义,也不会得到朝廷明显的援助。

别说经略扶桑、高丽,就是想在东海的那些岛屿上立足,也不是一两年的事,没有钱粮的支持,恐怕就是跑出去溜一圈,灰溜溜的回来。

既然在国朝已经有了这样的认识,赵曦也就干脆顺势而为了。

“子容,工坊城这边勘探方面能放出来多少人?最好是立场坚定,忠诚度高一些的工匠。”

遵照现在的说法,即便是勘探方面有造诣的,也依然叫工匠。

“最多五六个。时间还是有些紧凑,再有十来年,臣与存中能再培养一些。”

苏颂对于赵曦的很多想法都清楚。还是在老护卫营时,官家就跟他们几个谈起过这些。

即便没有四皇子这档子事,朝廷再有几年,或者说拿下北辽后,也会开始开发东海周边的小岛。

“先试试水吧。朝廷出面容易让人警觉。虽然国朝现在的实力不在乎什么,可一旦北辽、高丽、扶桑等警觉了,再加上安南那边有也招惹了……”

“西夏、大理也是刚刚收复,尚不能说是完全的稳定,很多事没法推开。”

形势如此。

这样形势不仅仅是因为国朝崛起的时间短,也不能把原因全部归结于西夏和大理没有完全消化,而是他这些儿子们都露头了,让他不得不仓促行事。

按早年的设定,应该是在解决完北辽,稳定了大宋北疆之后,再进一步开拓海权,甚至延伸到高丽、扶桑。

当儿子之中有了这些夺嫡的心思后,赵曦不得不以错就错,就这样全线铺开摊子。

捉襟见肘呀!到底是储备跟不上……

“官家,臣以为这样未必不是良机……”

王安石毕竟是首相,赵曦在商议这些事时,倒不能撇开王安石。

其实,在赵曦看来,君臣坦诚此比让臣工猜心思更有利于治政。

“愿闻其详……”

“官家,国朝不是府兵制,没有军功封爵的说法。虽然朝廷出台了相关安置军卒的条令,可官家即位二十年,新军推动也近二十年了,役兵制实行也十多年了。”

“以朝廷规定四十岁非指挥使必须退役的规定,近几年退役军卒安置越来越成了朝廷的难题。”

“国朝军备精良,平复西夏,收复大理,对国朝军伍的损伤都不大,而战功更多的是集体性的。这就导致退役军卒越来越多了。”

“四十岁,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卒,朝廷做不到安置妥当,对国朝稳定是隐患。国朝自然不能恢复到先帝时冗兵的情形。”

“如今,二皇子于安南,四皇子东行,对于这些拿到朝廷抚恤却没法安置的军卒,未尝不是好事。”

王安石确实是有大局观的能臣,也确实有相当的长远眼光。

这些事,原本赵曦准备过几年再推动的……

这事该怎么说呢。

在赵曦心里,北辽确实算是心腹大患,北辽虽然有没落的迹象,但还没有到极致。

一旦有些事引起了北辽、高丽、扶桑乃至安南等国的警惕,势必会是一场大战,还是国朝一国对周边所有王朝的大战。

而西夏和大理,接管年限短,尚不能做到完全归心,这战一旦不合适,对国朝真的是灭国之灾。

至于现在嘛,最起码老二在明面上是因为夺嫡失败而被迫亡命的……

“中正,遣人去趟东宫……”

赵曦快速的写下了一段话,让王中正带走了。

“看来,有些借口还是得继续用一段时间……”

赵曦跟儿子的策略,倒没有避讳王安石和苏颂。

到现在,他也说不清到底是谋划还是意外了。

“官家,如此做能给朝廷换来至少三年的缓冲。三年之后,即便是二皇子、四皇子无所作为,朝廷也应该能稳定西夏和大理了。到时候,即便是图穷匕见,朝廷也可以先收复燕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