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长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长了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八四三章 太子成长了

原本只是打发四皇子的随意行为,到现在已经成了朝廷眼下的重事。

四皇子很失落,只要朝廷当回事了,那他就没资格也不适合再掺和了。这感觉很不爽,好歹是自己首倡的东出拓海,这时候却把自己丢一边了。

不爽也只能在心里不爽,却不敢有所表示······不仅仅是老爹知道他以前的小动作,更是自己第一次拓海失败了。

不仅仅是不能有所表示,就连打听朝廷如今怎样筹备拓海的事,都不敢过分去关注了。

太子有点过意不去,四弟这些天到慈明宫跟娘娘请安越来越频繁了······

“爹爹,一旦朝廷拓海事务准备就绪,是否还需要四弟主导?”

“此话是你自己问,还是有人让你问?”

“回爹爹,是孩儿自己想问?”

太子自己问和有人撺掇问,是两个概念。

“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拓海的问题了,是朝廷在筹备海军。你认为朝廷的海军可以让你四弟执掌吗?”

赵曦为避免出现停尸不顾束甲相攻的情形,在确定太子之后,基本上是杜绝其他皇子执掌朝廷主要衙门的更何况是军伍。

但是,赵曦并不限制其他皇子经商,不限制其他皇子游历国朝,不限制其他皇子针砭朝政,即便是工坊城、讲武堂也都是对皇子敞开的。

不让有势力,并不是就让皇子们庸碌无知。

“爹爹,孩儿以为,四弟是不是执掌海军,对国朝并无影响。”

太子这样说,赵曦倒是有点兴致了,随意的摆了摆手,示意太子继续说下去。

“爹爹,二弟之于安南,五千乌合之众之所以能打下一片地盘,并坚持到现在,最重要的原因是借助了国朝的新式军备,才能在安南数十万众的大军下生存。”

太子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也确实是事实。安南数十万大军,并没有倾力去剿灭二皇子的队伍,加上安南与国朝接壤处山高林密,更适合小部队作战。

二皇子之所以能生存,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国朝对那片国境线是开放的,允许二皇子的队伍进出,就避免了被安南军歼灭的可能。

这倒不是朝廷有什么令,而是广南路的地方官以某些目的去揣度官家的意图造成的。

在这个问题上,从赵曦到内阁,乃至整个朝堂,态度都是含糊的,也是为在邦交的问题上有说辞。

“四弟东出拓海,首次失败,而朝廷即将改良整个海战的装备,这就意味着,不管最终何人执掌国朝海军,必将与二弟一样,需要依赖国朝生存。”

“所以,孩儿以为,在装备了新式火器以后的海军,是不是四弟执掌,对国朝影响不大,终将还是依赖于朝廷的支持,或者说依赖于工坊城,甚至说没了朝廷会难以生存。”

这段时间赵曦对太子真的是有点刮目相看了。

自从上一次扶上马送一程后的沟通后,太子逐渐敢于在朝政上表达自己的见解了。

“事实确实如此,但规矩就是规矩。朕既然有令,皇子不得执掌朝廷衙门,这一点就不能改变。”

“不过,朕并非要剥夺老四的拓海想法。朝廷筹建海军的目的是为海商护航,或者说要将领海权提上日程。”

“至于老四有意经略高丽、扶桑的想法,朕不制止。国朝在遴选海军军卒,同时也在进行规范化训练······这样吧,朕给你一道赦令,允许老四招揽人手,允许有限使用朝廷海军训练的相关章程······”

海军的筹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便是筹建了,海军的编制也不会太大。而赵曦并不指望海军刚刚筹建就要建功立业,很大程度上,还是倾向于护航。这样也能让海军才一定程度上能自给自足了。

新建海军后的作战能力和防御范围,也是有限的。太子说的有些道理,可他没有考虑一旦四皇子成势之后的风险。

至于是不是要将高丽扶桑纳入国朝的版图,赵曦觉得为时尚早。在没有收复燕云,平灭北辽之前,赵曦不会好高骛远的去想太多。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国朝是否扩张,需要结合国朝的实情,不仅仅是军力的问题,还有整个国朝的思潮。

沟通是成事的必要方法,很多牵绊的阻碍都是因为沟通不畅。

内阁针对海商的问题,原本的争论,在赵曦引导后,也达成了一致。王安石还是从海商身上扣出利益了。

经内阁议定,执行官家既往不咎的诏令,但是,至于供养海盗逃避国朝税入的部分货品,按照国朝内贸税率的三成比例缴纳。

虽然这是一种相互妥协的做法,对于结果赵曦还是满意的。尽管内贸和市舶司的税率不同,多少收回些损失。

在看到海商那庞大的易货量时,赵曦其实也后悔自己那既往不咎的所谓诏令。

王安石相当可以喽。

而这时候,皇城司也拿到了关于琉求一带势力分布的情报。虽然都是外围打探到了,不一定详细准确,对于没准备区别对待海盗的朝廷而言,足够用了。

“大秦人?波斯人?昆仑奴?高丽、扶桑,北辽势力也在琉求?就是南方的那些小国居然在琉求也有势力。”

赵曦已经看过奏报,没内阁这般惊讶,倒是有些失望。

大宋的海运如此发达,或者说这个时代的海运已经相当发达了,按市舶司的奏报,大宋的航海已经能抵达非洲的东海岸了。

在赵曦的印象里,波斯或者大食,好像是最早使用什么牵星术的,航海技术也应该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有说法,大宋的泉州,是因为大食或者波斯航海者而崛起的。

大食、波斯,赵曦的概念里应该是一回事,可国朝习惯的称呼总是有区别,赵曦都不知道区别在哪。

赵曦本以为,在航海中应该有些什么意外事件,或者会出现,但史书中不曾记载,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偶然,比如发现新大陆。

若发生了这样的意外,最有可能就是在海盗这个群体里发生,而不会是在市舶司的记载中。

可惜,从皇城司探知的奏报中,最起码琉求的势力范围内,没有提及有印第安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