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谋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谋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谋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宋应该是这个时代最为发达的王朝,所以朝廷拓海的意愿并不强烈,再加上海上贸易的利益,沿海的势力也不希望朝廷介入。

若不是从吕惠卿的奏报中,看到海商之于海盗的付出,恐怕朝廷连筹建海军都会出现波折。

至于四皇子拓海,大多朝臣看来是为谋划北辽的一支偏师。

现在之所以朝廷能顺利推动海军的筹建,并作为朝廷重事,是因为朝廷并无意介入海商贸易,反倒是会为航海提供武装护航。

朝廷航海更多是所谓外交意义的交流······这是普遍认识,赵曦在没有完成收复燕云之前,也没有想过什么殖民政策。

赵曦想了其他事,他寄希望于这个时代航海出现意外,从而他能看到后世才传入本地的物种······

当朝廷筹建的海军,能将就在海船上使用火器,并有一定的设计准度后,已经又到了冬日,离四皇子东出拓海败退接近一年了。

这一年,工坊城、都水监配合着,营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战船,而不是商船的改版,也不是炫耀工艺的那些华丽的官船,是真正具备作战能力的战船。

战船不仅仅装备了可以发射火药弹的投石机,装备了火炮,还将船舱改造,让船舱成为作战和休息两用的地方,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火枪避水的问题。

而海军军卒,以新军遴选出来有随船出海经验的军卒为主,搭配招募的水手,经过陆地和近海训练,基本上掌握了海战的要领。

不仅仅是懂得火枪火炮,以及火药弹的使用,更是针对海战近战的跳帮白刃战,进行了适应性训练。

剩下的就看实战了。

同样,四皇子在接到官家诏令后,也组织起了再次东出拓海的队伍······即便是国朝的主流温和,也有暴烈的人。

谁都知道,国朝一旦筹建海军出征,整个海洋上,将会是国朝海军说了算。而四皇子这时候组织的队伍,势必是做一些海军,或者说官面上不好意思做的事。

掠夺是积累财富的最佳办法。海盗的富庶,是做海上贸易的商贾最清楚的,似乎四皇子出海后,跟海盗应该并无区别,就跟二皇子在安南一般。

所以,四皇子的队伍中,着实有很多的高手。

“这已经不是乌合之众了,这是聚集了一群亡命之徒!”王安石感慨。

海上贸易催富了一大批的沿海商贾,同样海上贸易的风险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倾家荡产的人。或因为意外,或因为海盗,总则,这群人对航海相当的熟悉和了解,却也因为航海失去很多。

朝廷的海军军卒有限制,除非海上经验绝对丰富,有特殊的技能,否则,朝廷的海军军卒是有要求和标准的。

所以那些本来来京师准备在海军中谋个差事,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事的,就通过各种渠道掺和到了四皇子的队伍中。

海商相互都熟悉,当四皇子的组织起队伍来以后,各种信息也就汇集到朝廷了。朝廷一直在关注着四皇子的队伍,有许多朝臣还继续往四皇子的队伍里塞人······

“官家到底是何意?”

王安石是懂得变通的,并没有急于到面圣求答案,先是在内阁议事时提起。

一边是海军出征准备制定并维护海上秩序,一边又组织这样不伦不类,介于海商、海盗、海军之间的队伍,真心猜不透。

关键是,这支队伍的训练,基本上是跟随着国朝海军的训练章程进行的,甚至装备都是工坊城装备海军淘汰下来的。从战船,到配置,虽然对于海军而言是淘汰的,但是,一旦出海,也就国朝的海军能制约了。

“王相,海洋之大非我等所知的范围,海岛之多也非记载之数。如今单说琉求,就有各方势力存在,国朝也需要这样的势力。”

“况且,海军那是仁义之师,出征的目的是护航,是彰显国朝的王道。但是,官家曾有言,大海不干,海盗不绝。海军任务是护航,也就没工夫专门去歼灭海盗,也不会去占据海岛。四皇子的这支队伍,说白了就是国朝海军的补充······”

吕公著的说法,是出于光明正大的立场。

“国朝海军可以说是武装到了牙齿,很可能会让海盗闻风而逃。所以,很难知道当今各国海战的实力。官家留在讲武堂的记载中提到过,海洋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堪比陆地边境的安全。遣一支这样队伍出海作战,对朝廷制定海上方略有益。”

章惇漫不经心的回了一句。他不理解王安石纠结这些的原因。

“琉求出现北辽的势力,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北辽势力出现在琉求,都应该引起警惕。一旦国朝与北辽作战,东海一带的海岛,朝廷必须予以清理,以确保北辽不至于从海路袭扰沿海州府。”

王韶补充了章惇的说法,或者说把章惇的意思详细化了。从军略上讲,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

“唉······这都是亡命之徒呀。一旦盘踞外海诸岛,恐怕对国朝不仅仅没有补遗,甚至将会成为危害。”

王安石明确的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王相多虑了,二皇子之于安南,四皇子出海,若想久存,或者说博的一定的生存空间,都必须依附于朝廷存在。”

经苏颂这样一提醒,王安石瞬间就明白了。

不是说王安石就没有这样的智慧,就考虑不到这样的事实。而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王安石所侧重的点不同,也没有工坊城的经历,甚至说对火器的了解相对少。

并且,在看到海军的战力和四皇子这支队伍的战力对比后,对官家允许四皇子如此做很不理解。

这与二皇子在安南不同,安南是个稳定的王朝,二皇子说白了是在夹缝中生存,依赖于国朝的地方多。

而出海,王安石总觉得有点鞭长莫及的感觉,总担心四皇子一旦成事后对国朝稳定的威胁。

现在看来,官家对于拓海,是谋定了两方面的方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