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执着

第八五一章 王安石的执着

赵曦不想诸事躬行,定下大概的原则,也无意究竟现在汴梁煤油的售价如何,以及工坊城是不是当废物出售。

有了这样的原则,竞争性扑卖销售权,会自动纠正价格,当然,一旦有了拍卖的基础,内阁会针对价格问题来纠正市易方面的定价。

“王相,朕想到一事,正好请王相斟酌一番。国朝有市易监管衙门,却没有相关执法机构,目前国朝市易监管,都是依靠监察衙门来执行。”

“但是,朕以为,监察衙门的职责应该在监管朝廷官员和衙门上,而不是重心放在市易监管上,不应该侧重于商贾。王相、吕阁老,是否可以尝试建立一支队伍,单纯监管国朝的价格执行,或者说市易执行的队伍。”

“这支队伍作为市易寺的补充,以确保朝廷市易方面的政策在地方州府郡县得到执行。将原本的酒监、茶监、盐铁监统一到此队伍中,受地方州府与朝廷双面管理,接受监察衙门监管······”

“朕就是个初步的想法,内阁随后议一议是否可行。”

赵曦也是在刚才说到国朝统一售价时,想到了价格执法的问题,然后就想到了后世各种执法队伍。

在现在或许不需要象后世那般细分,完全可以有一个类似综合执法的部门。

赵曦也知道,这样很难免出现吃拿卡要的发生,在监察衙门制度的监督下,应该能有限的杜绝。并且,执行地方和朝廷双管,或许会有所收敛。

朝廷监察衙门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同流合污。另外,皇城司探知现在已经相当庞大了,也可以做到监督。

尝试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官家······”

王安石开口,还看了看吕惠卿,似乎想避讳,又仿佛下了决心。

“官家,在市易法推行之初,吕望之就曾跟老臣有过这方面的建言,若朝廷有意组建此衙门,老臣举荐吕望之担此职责。”

“吕嘉问?”

“正是。”

这王安石还真是执着,这都多少年了,还不忘对吕嘉问的提携。

说起来,王安石这点倒是值得称赞,早年跟随他推行新法的,也就吕嘉问如今算是相当落魄。

吕惠卿、章惇,已经身居内阁,曾布也担任了监察衙门副总监察官,主内参事务,王韶同样高居内阁。

早年围绕在王安石身边的亲近,就一个吕嘉问,现在只是市易衙门的普通官员,因为在参政议政在朝廷衙门竞争的激烈程度,至今吕嘉问都没有混上个参政。

“先议定此事是否可行,再说由何人执掌吧。”

二十多年了,赵曦也觉得有点残忍了。从某种程度上,吕嘉问是有点才华的,人品是人品,家贼是家贼,确实不能说吕嘉问无能。

心生恻隐,但赵曦还是没有当面答复王安石,甚至回答的依然是回绝。

赵曦没有在意王安石一脸的失望,不管吕嘉问是不是启用,或者说启用到什么程度,赵曦还是得需要跟吕家沟通。毕竟,在赵曦心里,吕家算得上真正的贴心家族。

王安石的轻叹声,吕惠卿听得清清楚楚。

对于吕惠卿而言,倒是不在意吕嘉问是不是可以启用。想当年,吕嘉问是何等嚣张?即便如今启用,不还是在自己手下做事?

对于吕嘉问的遭遇,满朝堂都知道是官家在惩戒他,这一**,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朝堂的部分无底线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

王安石不清楚,这时候作为旁观者,吕惠卿似乎感觉到官家已经无意继续压制吕嘉问了。

吕公弼已亡。近三十年,吕氏或许也没有那么大的怨恨了吧?

“臣遵旨。”

王安石有点沮丧,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了,官家还是没有松口。罢了,自己也算尽心了。

可惜,即便自己已经是内阁首辅了,官家还不是完全的支持他。

自内阁换届,吕嘉问越发到自己府上勤快了,虽然没提什么要求,王安石能理解吕嘉问的心思,也知道他的想法和诉求。

王安石很想跟官家说:吕嘉问这些年的经历,已经完全改变了,不再是原本的吕嘉问了。

可惜,官家似乎并无意继续这个话题,很直接的堵回来了。

“王相,惠卿以为,吕望之的事,王相可以尝试取得诲叔的谅解······”

吕惠卿在于王安石同步推出勤政殿时,用很低的声音说了这句话,说完,就直接向自己的公廨走去,仿佛生怕在继续这个话题。

一语惊醒局中人。

满朝堂都知道,吕嘉问之所以被弃用,根本原因是早年他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吕嘉问从吕家将吕公弼的奏疏偷出来,让王安石在庭辩时占了先。

时隔多年,国朝的各项改革推行开来,朝堂也已经适应了日新月异的朝堂,甚至说,现在朝廷改变陈规陈例已经习以为常了。

就是曾经针锋相对,几乎到老死不相往来程度的司马光,现在跟王安石的关系都有所恢复。吕公著与王安石更是没有多少芥蒂。

已经是这样的情形,吕家的怨气也应该出干净了吧?王安石经吕惠卿提醒,觉得或许这才是正道。

他老是想着从官家这边突破,其实,官家对于吕嘉问能有多大怨?说白了,官家只是在做样子,也是给吕家一个交代。

······

“官家······”

时隔三天,吕公著留对,赵曦就知道,王安石恐怕已经说通吕公著了。

“官家,关于市易执法衙门······”

“内阁议定了?”

“议定了。不日王相会奏报官家具体事宜。臣是想说吕······吕嘉问的事。王相劝臣,恩怨积累太久了,倒显得吕家搭理不饶人。”

“不计较了?”

“官家,有些事说不清,很纠结。不过,早年官家曾说过,朝廷不可能全是正人君子,有些用其才,有些赞其德,有些行其事。”

“对于市易执法而言,王相让臣看来吕嘉问早年的建言。臣觉得,不能因恩怨之事,而影响朝廷的用人。”

吕公著叫不出吕嘉问的字,心里还是有些别扭。

要说恩怨,二十多年,也算是给了教训了。王安石找过自己,是不是启用吕嘉问就不再能往官家这再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