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七五章 幌子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八七五章 幌子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八七五章 幌子

王舜臣追击无法达到目的,最终肯定是会兴师动众,必将在边境有调动队伍的行动。如其等北辽遣使入境,倒不如占个先手,先派人过去搅合搅合。

这是赵曦的想法。

其实没啥用。北辽即便是朝廷指派,这时候也不会承认,哪怕是那些劫狱者最终被拿下,得到了口供,北辽朝廷一样会矢口否认。除非他们想开战了。

不管宋与北辽私底下有什么龌龊,在明面上都还是维护着平和的。因为燕云的问题,不管是北辽还是国朝,都知道最终必将有一战。

都在蓄积力量······

事情很紧急,内阁也没有耽误,很快就确定了出使北辽的使臣。

现在不同以往了,早年出使北辽是受气去了,朝廷指派大多是派遣重臣,最起码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做主的臣工。

这时候遣使,虽然不至于到北辽颐气指使,最起码不用低声下气了,能挺直腰杆。

所以,这时候就用不着派遣重臣了。再说,事情也不大,就是一个工匠的事,就是一个传递态度的事······

已经紧赶紧的安排了,在使臣除了汴梁不足一日,雄州的奏报就到了。

“官家,雄州急报······”

又是急报,都成了一日一报,还都是急报。还又是内阁全体觐见,这感觉让赵曦是真的紧张了。

引发战争的偶然性,赵曦还是知道的。比如后世的一战,就是因为一次刺杀,而最终二十多个国家卷入了战事,参战人数达六千多万。

一直没法搞清楚陆家大匠的真实身份,对于事态的发展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国朝正在筹备北上,还不想率先发动战事。仓促发动,胜负难料。此事的北辽军力,还没有沦落到几十年后被女真万人击败二十万的程度,还有一定的战力。

由于这些年国朝的崛起,北辽也在防备,即便是北辽的朝堂有些混乱,主流还是保持着对国朝的戒备。

“官家,雄州奏报,北辽陈兵五千,在白沟驿以北严阵以待!”

内阁进来还没停当,王安石就着急的把奏报内容先说了。

这也是内阁在处理事情上的经验。在安排使臣出使北辽的同时,内阁也着令驿站方面,畅通了雄州,以及整个北辽边境的驿递通道。

要求驿递方,必须确保边境奏报能快速、及时的送达到朝廷。

“其他边寨可有奏报?”

赵曦也觉得事情有些变味了,似乎向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搞不好真的可能引发双方开战了。

“暂时没有。内阁已然通知驿递方,务必确保奏报及时送达。”

五千骑兵,雄州驻军近五万,还是王舜臣主导,这五千骑兵能有何用?早些年,每年在边境打草骨的北辽军也不止这个数。

有点不明白了。恐吓?难不成北辽现在还以为五千骑兵就能对国朝形成恐吓?

“王舜臣如何应对?”

“王舜臣在追击时分兵,自己率兵北上,准备折返堵截劫匪。在得知北辽陈兵后,将堵截劫匪的事交予副将处置,已经亲临白沟驿,同时雄州大营也进入备战状态。”

哪不对呢?赵曦总感觉有点不对劲,可那种感觉始终没抓住······

内阁对官家这时候的迟疑有些捉急了。都这时候了,很有可能即将爆发大战,官家这时候怎么能犹豫?

一旦北辽在国朝未准备下发动战争,对于河北道的百姓和产业,那将是灾难。

多年的承平,河北道算是休养生息,好不容易聚拢的生气······关键是,这些年由于跟北辽的贸易繁荣,河北道各种产业都有。

这个损失是没法估量的。

“诸位阁老,骑兵作战最适宜的季节是什么时候?如今是秋末,河北道的庄稼已经收割完毕。”

“对于北辽来说,或许正是秋收阶段,接下来北辽的骑兵应该是让战马贴膘吧?这个时候发动大规模战事,可能性到底大不大?”

“当然,朕不是说绝对没有可能性。五千骑兵陈兵边境,这不是大战的态势。”

要说北辽发动战事,最合适的季节应该是春季。秋末时发动,倒是符合国朝挑起战事的时机。

北辽最为重要的作战方式就是骑兵,这时候······

“会不会是接应?”

“很有可能。子由所言很有可能!”

苏辙这样一提醒,倒是让赵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官家,据雄州的奏报,在王舜臣率亲卫追击时,那小股劫匪并没有直接北上,而是向西转道了。”

“若北辽陈兵是为接应,为何劫匪未直接北上,反而转向西行,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这也是赵曦难以理解的。

还有,陆家这大匠,到底是何方人士?值得北辽如此兴师动众的来接应?不应该呀。

不对······

“着令整个河北道的各州府郡县,包括所有河北道的产业作坊,对所有来自北辽的小工、大匠进行看管。”

“着令王舜臣、折可行、曹霖、高敬亭等,在确保边境线无忧的情况下,分兵辅助地方州府清查细作······”

“诸位,除非陆家的大匠是皇子,否则北辽不可能如此兴师动众,甚至以陈兵来恐吓国朝。只有一个可能,所谓陈兵,只是个幌子,只是让国朝的河北道不管是驻军还是地方州府,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边境上。”

“并且,这种一触即发的态势,很容易让河北道的各产业作坊人心惶惶······”

赵曦这时候思路完全畅通了,基本已经确定了北辽的目的。

“诸位,如果说在这档口,整个河北道个产业的小工、大匠出逃呢?也就是说,朕以为,北辽这次陈兵的目的不是接应这一个大匠,而是针对整个河北道的所有作坊的工匠。”

“北辽陈兵边境,河北道首当其冲,势必将注意力集中在战事是否有可能一触即发上。同时,所有河北道的作坊主,这时候也会考虑如何能减少固定资产的损失。”

“这时候,便是工匠出逃的最好时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