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二章 这是阳谋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二章 这是阳谋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二章 这是阳谋

国朝现在兵员调集很快,在朝廷议定没出一旬,近十万的军卒已经北上河北道了。

本来嘛,战事一开,整个河北道的轨道全线对民间停运,全部用来运输军卒和战车·····战车直接就可以携带军备借轨道北上。

一时间,整个河北道就紧张起来了。

“北辽停战了……”

很不幸,当国朝刚刚陈兵边境,北辽那边就传来消息……耶律乙辛居然以宋国收复燕云做理由,要求北辽皇帝谈判。

要求似乎也简单,就是要求北辽皇帝,要将宫卫,皮室军什么的,防御河北道。

否则,他将直接放弃河北道的防御,将宋国大军放进来…~

“他不怕北辽宫卫从背后抄后路了?那样对他是两面夹击,死无葬身之地!”

章惇有点想不明白。耶律乙辛起事的基础上北辽南京道,而河北道边境,说白了,就是在南京道一带。

本来南京道汉军偏多,又是忠于北辽皇帝的。

一旦北辽宫卫、皮室军南下,随时可以转头攻击耶律乙辛的后背。

若再有汉军配合,耶律乙辛真的会陷入重围……

“若北辽的宫卫,皇家的皮室军南下,北辽皇帝只能靠后族萧氏的皮室军了。”

“那样,对于耶律乙辛而言,是最有可能获得事成的机会,还是唯一的胜算。”

“萧观音被赐死,想必后族会有怨恨,而上京道、西北招讨司鞭长难及。耶律乙辛估计想尽快结束战斗吧……”

吕惠卿格局不算大,能看到阴谋诡计,却看不到大局在哪。

其实……

“萧氏是后族,不止萧观音一位皇后。北辽从立国以来,萧氏贤后频出,萧氏对北辽的忠诚恐怕不会因萧观音之事有所减弱。”

“即便有,也只仅限于后辈以及萧观音亲近的势力。在大势面前,这都不算什么。”

王安石是忠贞爱国的品质,考虑问题的切入口不同,看到的层面也不同。

赵曦暂时没掺合内阁的讨论,这本来就是一次试探,倒是不急做决断,可以先看看形势。

“恐怕耶律乙辛是有恃无恐……”

苏辙,看问题很独到,也有深度。就比如现在所说的…~

“国朝已经陈兵边境,如果就这样撤回来…~不说一鼓作气再而衰的问题,就单纯说官家试探的意图,也达不到。”

“北辽这些年在对骑兵进行火器的针对性训练,面对国朝火器的作战是否有提高?国朝又该如何应对?这些都需要有个试探。”

“所以,边境的阵势铺开,不管怎样,都需要打一两场战来看看。耶律乙辛这是阳谋,是国朝不得不配合做戏的阳谋。”

“我甚至在想,很可能在耶律乙辛起事之初,就已经预料到国朝的反应了。”

苏辙所说的,让内阁有些颓然。

原本自认为是时机,当时机是敌方故意留给己方时,那就肯定不再是时机了。

都是精英,这感觉不好,很不好。

“确实,耶律乙辛是阳谋,是国朝不得不配合的阳谋。朕也明白这点,或者说从开始就考虑到了。”

“这样说吧,有了这样的时机,国朝若一点表示都没有,也太对不起耶律乙辛的筹划了。当然,咱们自己也心里过不去。”

“大宋想的燕云,敌对是北辽,不论耶律乙辛还是北辽皇帝,对大宋而言都无所谓。即便没有耶律乙辛谋反的事,这两年之内,国朝也必须跟北辽打一场局部战争,以便验证双方的战力。”

信心难树立,却很容易失掉。哪怕满朝臣工都被埋了,赵曦这时候也得鼓劲。

“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北辽内乱是国朝期望的。所以,虽然国朝不屑于与耶律乙辛同流合污,倒不影响对北辽内乱的事推波助澜。”

“所以,朕倒觉得,这次试探性的作战,倒是示敌以弱的效果好一些。”

“让北辽的精锐陈兵边境不参与内乱之战,很难达到消耗北辽战力的结果。”

趁火打劫也好,还是乘人之危也罢,终归还是旁观者。

这时候真的没必要深度参与,过深的代入感,或者对现在北辽形势以及国朝和北辽形势感同身受,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

唯有真正做到旁观,才能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

“官家,西北一带是否需要配合河北道做伐?”

王韶心好像一直离不开西北之地。也是,哪里的地形都钻脑子里了,只要开战,他首先会想到西北之地如何部署。

“不必了!若西北之地再增加压力,说不定真的会让耶律乙辛成事。”

“朕以为,西北各地应该将边境驻防军伍后撤百里…~”

“官家……”

“王相,不管如何,耶律乙辛是谋反,国朝陈兵河北道,说是谋算燕云也行,可说是讨伐不臣的耶律乙辛也说得过去。”

“西北各地防御后撤,才有可能让西北招讨司可以派兵支援中京道,才可以派兵勤王。”

“朕的确有些担心耶律乙辛成事,更担心北辽这一次内乱快速出结果。国朝的目的是尽可能的让北辽内乱势均力敌,打成一场持久的内耗战!”

西北各地驻防军伍后撤,河北道进伐…~估计北辽也会疑惑吧?

既然耶律乙辛有心谋算大宋,赵曦自然不介意还回去一局。

即便是配合耶律乙辛,也不想让耶律乙辛痛快了。

“这样吧,河北道的军伍,最好能打出替北辽清奸佞的口感,算是兄弟之邦帮个忙……”

“若是以这样的借口,让北辽不派遣精锐对峙,将精锐用于内战,才是国朝想达到的效果。”

“具体情况内阁议定吧。确保两个目的,第一,要确保北辽内乱能持续;第二,要确保有一两场验证战力的战事。”

内阁介入太深了,想的也太多了。把北辽内乱跟这次调兵北上搅和到一起了。

本以为,借北辽内乱,国朝可以趁机得到些什么。其实,任何一个王朝,一致对外才是至理。

赵曦所做的,仅仅是将内阁再次拉到一个旁观者角色。

精英毕竟是精英,只要确定了目的,明确了立场,内阁可以做出合适的方略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