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章 时机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五章 时机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五章 时机

在经过了一次尝试性作战以后,国朝这边就再没有发起过攻击,而北辽朝廷更是再一次遣使到汴梁了。

女真四部联合对辽,袭扰东北;西边大宋陈兵边境,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而河北道更是已经有过一次大战了。

或许北辽的皇帝很有心把边境放开,先安内后攘外,可北辽的臣工和贵族不会这样想。燕云,不仅仅是对大宋重要,对北辽也一样重要。

这样的情形,让北辽朝廷用兵有些捉襟见肘了。

也因为如此,在中京道、南京道,北辽朝廷一直无法真正压制主耶律乙辛的攻击,进入了相持阶段。

如今的北辽,真的有点四处烽烟。

“放开战马交易限额,允许北辽民间贩卖战马······这应该是这次尝试性作战的成果了。”

看别人热闹,心态总是很轻松的。国朝的内阁现在就是这样。就连很少掺和政务的苏颂,也对现在的情形表示满意了。

北辽遣使,还没觐见官家,就把条件说出来了。

当初在河东,国朝攻势如虹,北辽也只是同意交易战马,却限定了数量。

这一次······看来北辽朝廷是真的有点岌岌可危了。

“这次北辽的使臣,朕就不见了。既然北辽提出了条件,又是战在大义上,内阁看着给答复吧。”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赵曦真觉得自己没必要见什么使臣,糊弄的心思没有。

国朝旁边看热闹,顺便捅两刀,这就是现实,北辽、国朝都明白的现实,虚与委蛇······如今国朝已经不需要这样的态度了。

北辽也很清楚,之所以丢出来条件,是形势所迫,至于等北辽平息了内乱后会怎样,估计北辽朝廷也憋着气呢。

“臣等谨遵旨。”

这样的事,内阁也就那样。借口是现成了,为兄弟之邦平灭逆臣······信与不信,爱信不信。

无非是一个说辞而已,谁都清楚着。

本来国朝这时候也没想着要大举进攻的。

北辽的使臣撤回去了,不知道是不是满心欢喜,最起码知道了宋国朝廷真实的意图······看热闹。

所以,北辽朝廷开始从河北道,从西北招讨司,大量的调集兵员······

“耶律乙辛还能扛多久?”

北辽的奏报持续不断的往朝廷送,商贾、平民、皇城司,官方的、民间的,不管准确不准确,内阁都会评戏曲一般的说两句。

如今的内阁例会,似乎就是关注北辽的形势,并幸灾乐祸一番。

“估计扛不了多久了。目前西北招讨司、上京道的精锐尽出,大量军卒前往中京道,辽东那边的女真已经被压制到了老巢。估计用不了三两月,耶律乙辛这边将会承受最大的压力······”

“河北道如何?”

“河北道的防线接近空虚吧,北辽朝廷的主力北上了,就连耶律乙辛布防在河北道的疑兵,那些汉军林牙也都北上了。”

“看来中京道应该很热闹。”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起到削弱实力的效果?”

“耶律乙辛可千万别让我等太失望了······”

“据四皇子那边奏报,似乎北辽的苏州也有点乱起来了。”

一干内阁议论着,不得不说,多少有些觉得可惜,挺好的时机······

北辽的中京道确实很乱。耶律乙辛算是破釜沉舟了,丝毫不在惜曾经是魏王的脸面,该用的不该用的手段全部使出来了。

甚至好不客气的将自己设计皇后,冤死太子的事迹宣扬出来······于是,北辽朝廷那些虽然掺和宫斗,却无心谋反的臣工,也不得不上船了。

斡鲁多、林牙,这些贵族的部曲,一个接一个的叛出了中京道。

辽皇对耶律乙辛的恨,已经不仅仅限于谋反了。想想也是,尊为北辽皇帝,却被臣子玩弄于鼓掌,还将皇后赐死,废掉太子······

辽皇终归还是帝王,在见识了耶律乙辛的无耻后,直接发布了赦令,赦免北辽所有臣工的罪孽,玩了一手既往不咎。

即便是现在从属于耶律乙辛谋反者,辽皇也出口赦免了······

随着皇城司、商贾以及民间等各个渠道传来的消息,让人看到了一出背叛、忠诚、变节、背后捅刀、随时背信弃义的大戏。

整个北辽的朝廷都是主演,不同的角色在表演不同的大戏。

今日刚刚背叛朝廷,过两日却在谋反的队伍中反戈一击,再次效忠辽皇。昨日还是北辽朝廷平息谋反的主力队伍,今日却率本部斡鲁多叛出······

即便是战场上,也没有人敢相信友军了,这时候的北辽没有一个好人。

如今的北辽真的乱,很乱。

“还不到最好的时机······”

内阁几次向官家进言,哪怕国朝现在仍然没有完全准备好大战,都不应该失去这般混乱的局面。可官家只说一句:还不到最好的时机。

都这样了,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适合出兵?

“延后出兵,其实是双刃剑。官家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让北辽的内乱,将北辽的精锐大部损失,之后应该就是出兵的时机。”

“同样,经历过战事活下来的往往都是捍卒,即便是北辽的精锐折损大半,最后留下的一样的经历了战事的骑兵,在战事上未必比现在的精锐差。”

“实在不行,我等再去进言。这样的时机对国朝而言,真的时不再来!”

这段时间所有的议论都集中在北辽战事上,王安石也被代入了,想要出兵的念头越来越浓烈了。

“诸阁老,朕想问问,北辽的精锐以何人队伍最强?”

“皇族、后族以及耶律乙辛这些年经营的队伍最为强悍。”

“那再返回来说,这时候北辽内乱,真正出死力作战的又是那部分队伍?毋容置疑,只有皇族、后族在死命的对抗耶律乙辛。”

“北辽形式上是集权,其实从根本上还是共主的体制,这就注定了,北辽的贵族不可能在这种内乱时将身家性命全部压在任何一方上。”

“但是国朝出兵不同,一旦国朝出兵,北辽的各方势力肯定会同仇敌忾。朕之所以让等待时机,是想等北辽战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