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极是

第九一二章 吉甫所言极是

这是人道主义精神······

不过赵曦并没有跟臣工们谈什么人道主义精神,这说法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赵曦没有解释这个名词的想法,干脆就以国朝一直接受北辽逃民做借口了。

其实,赵曦并不是真的要发扬什么人道主义精神,他是觉得就这样把耶律乙辛推出去,这群反贼的价值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有些话不能说的直白,需要臣工们领悟意图。

“所有边境大军压境,这样的代价,除非北辽将剩下的十二州全部归还了,否则,如何能对得起朝廷如此兴师动众?”

“官家这是给内阁出难题呀?耶律乙辛率领的叛军,对北辽而言,根本没法跟燕云相比。老夫以为,耶律乙辛不是没有以这样的条件跟北辽朝廷谈判过。”

说实话,王安石是真的搞不了阴谋诡计,或者说,他是那种堂堂正正的人。

对于北辽内乱,以及耶律乙辛谋反的事,若不是内阁大多数和官家的想法,王安石会选择直接讨伐耶律乙辛,而不是这样皮里阳秋的做法。

出于国朝的利益考虑,王安石从大局出发,违心的主导了这次对北辽内乱的所谓作为。为大宋计,执拗的王安石也是可以改变的。

“王相,若没有大军压境,北辽朝廷能归还几州?”

章惇属于不讲过程,注重结果的性子,甚至说在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也无所谓。

“恐怕一州也不会归还!”

王安石还是有这个判断的。

“在大义上,朝廷是不能接纳耶律乙辛的叛军的,以大宋朝廷的立场,也不能接受谋反者。那么,同样北辽不会归还燕云的州城,甚至还会就国朝如今推进占领的地盘展开交涉。”

“于我大宋而言,又该作何选择?占领的地盘再还回去,那是丧师辱国,我等这一届内阁需要背负骂名的。不还回去,势必存在开战的可能。”

“一旦开战,北辽与大宋的战事,在这期间,耶律乙辛必将得以喘息,甚至从中获利也不是不可能。另外一种可能,朝廷作壁上观,北辽在歼灭耶律乙辛叛军时,战火是否会影响到河北道?国朝又该如何应对?”

“如其被动应对,倒不如主动行动。大举派兵,对北辽朝廷,对耶律乙辛,都是威慑,同时也能对即将发生的乱局提前准备。”

章惇所说的,王安石又如何想不到,只是,这样的兴师动众,最终谈不下几座州城,这对于朝廷而言,那就是失败。

大规模调兵,朝廷是要支出钱粮的。再加上辅助番骑入战斗序列,战马补偿等等。这一水买卖,朝廷亏大了······

国朝现在是富足,朝廷财政很宽裕,但,那都是准备着收复燕云的。

官家这样的旨意,内阁若谈不下几座州城来,是真的说不过去。

谈判,涉及边境线的谈判,还是没有对战就关乎边境线重新厘定的谈判,那会那么容易?

“诸位,我在想,官家所说的国朝不能接纳叛军,若是朝廷将叛军家眷当做平民接收,这与国朝跟北辽的河东契约并不相悖,北辽朝廷也没异议的理由。”

“既然如此,朝廷在与北辽谈判时,就有了后手。这所谓的后手,便是这群叛军和家眷区别对待的方法······”

吕惠卿是最喜欢琢磨官家的,从很早就这样了。他总觉得官家的意思并不是想章惇所说的,更不是想王安石所说的给内阁增加难度。

吕惠卿着重考虑了官家说的:叛军是叛军,家眷是家眷的说法······

“吉甫,详细说说。”

王安石可能是年岁大了,也有点向富弼做首相时的味道了,不再突显自己,而是尽可能的协调内阁与内阁,内阁与臣工,内阁和官家等等的关系了。

不过,该背的锅,还是要背起来。这时候他也知道了,当初的富弼富彦国,在内阁与官家之间,也背了不少锅。

“王相,诸位,惠卿以为,耶律乙辛反叛,除了野心,也存在他的诸多做法被辽皇察觉,考虑自己下场的原因。之所以反叛,还是想给自己博一个可能。”

“而那些追随耶律乙辛的死忠,同样如此。参与了耶律乙辛的诸多事务,从坑害萧皇后,谋害太子,再到最后的皇孙。只有在没有任何退路的情况下,才会有这般的死忠。”

“如果说开始起事时,这帮人还是为自己博一个不错的将来,可现在,他们更多的是想着如何能活命。”

“朝廷一旦与北辽接触,不管最终如何,这群叛军的命运几乎是注定的。他们会怎样?惠卿以为,要不就是破釜沉舟,再蓄积力量鼓起勇气跟北辽作战。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耶律乙辛故伎重演,以无赖的做法,将叛军化整为零,入国朝境内祸乱。”

这几乎是肯定的。耶律乙辛第一次派兵入境祸乱,没杀一人,就是为今天做准备。同时,那一次的行为,也是在给大宋朝廷提个醒。

现在,耶律乙辛已经算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就不会再有什么忌讳了。

从这点上考虑,朝廷若是不接纳叛军,指不定叛军对国朝的怨恨要大于北辽朝廷······这种心理扭曲的想法,真的不少见。

吕惠卿的说辞,内阁都是认同的。

“可若是国朝同意接纳家眷呢?此一时彼一时,曾经想为自己博一个将来的叛军,在这时候若是能给家眷博一个安身之地,又会如何?”

“吉甫所言极是!”

听到这,章惇忍不住叫声好。

“朝廷要两边接触。北辽朝廷若同意归还剩下的十二州,无非是联合北辽一举将叛军歼灭罢了。”

“若是北辽朝廷不同意······朝廷便接纳叛军的家眷。并且,在章惇看来,国朝军械库的那些淘汰的军备,都可以支援耶律乙辛,甚至完全可以保证耶律乙辛这些叛军的粮草供应。”

“如此,困兽之斗,让耶律乙辛的这部分叛军,继续祸乱北辽······”

章惇可没有什么忌讳的,好就是好,这样的谋划对大宋有利,至于其他,他章惇不在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