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来就该这样

第九一三章 事情本来就该这样

就是这样,王安石不得不承认,吕惠卿和章惇所说的,是对大宋而言最合适的做法。

不管是面对北辽朝廷,还是跟耶律乙辛周旋,这样完全可以做到进退有序。

还是最能实现大宋利益的办法。

这事需要他向官家奏请……

王安石还是想多了,这本来就是赵曦想要的结果。

“内阁议定的?”

“回官家确实如此。诸位阁老一致认同的策略,朝廷将双向准备。”

“由于耶律乙辛这边消息闭塞,可考虑拖延,根据与北辽谈判的进程,来决定如何处理耶律乙辛这边的问题。”

“当然,为避免在谈判过程中,北辽朝廷向耶律乙辛逼迫,内阁议定,先让边军允许耶律乙辛必要的情况下入境。”

“这个入境,并不是说进入国朝境内,而是进入国朝新占领的区域,接受国朝大军的庇护。”

“至此,国朝便能做到进退有序。”

王安石说这些时的表情,让赵曦能感觉到他的无奈。

想来王老头挺憋屈。

“王相认为,不管是君还是臣,一生中什么最重要?”

王老头越来越贴合首相的角色了,赵曦还真不想让他憋出毛病来。

“老臣说不好。”

“那朕来说…~”

赵曦真怕这拗相公跟自己讲什么大义,讲什么气节,讲什么千古留名。

赵曦相信,王安石有这样的抱负,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朕以为,不管是君王还是臣工,处于朝廷,便应该以国朝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谓,达则兼济天下。”

“身份决定责任,身份决定立场,身份也决定行为。居乡野,持正气,保大义,身正名望,这无可厚非。”

“可是居庙堂呢?朝政千千万,岂是一个正气可解决的?若只有正气正义,朕以为唯有监察衙门是最佳职衔。”

“不说朝堂臣工之间,就说与他国的交涉,那一次不是尔虞我诈?凭一身正气,能让敌人跪服脚下?不能。”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虚无。可国朝如今有绝对实力吗?或许有,但那需要怎样的过程?”

“北辽不是西夏,地形不是,王朝模式和体制也不是。北辽是一个比国朝更早的统一王朝。虽然日渐衰落,但北辽仍然有一战之实力。从这次北辽内乱就可以看出,北辽朝廷的腐朽,还远远不到崩溃的地步。”

“耶律乙辛谋反,女真四部趁机作乱,更有苏州以及大草原的部落混水摸鱼。结果如何?北辽硬是扛住了,用了仅仅一年的时间,就将境内所有的乱事平息。期间还有国朝尝试性的出兵北上。”

“由此可见,北辽虽不是巅峰,仍然有着庞大的实力。国朝谋划燕云十六州,面对北辽如今的境况,该如何选择?”

“是用将士们的尸骨和鲜血堆出燕云的功劳来,还是说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尽可能的减少大宋将士的伤亡?这一点,朕相信王相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

“介甫,所谓千古名,从来都是有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没有这个权利和资格。历史,本来就是被粉饰过的。”

“当大宋的疆域东西数万里,南北数万里,并将此无边的疆域留给后世后,有谁会在意在这无比的功劳里,使用过一些无伤大雅的计谋?”

“朕相信,朝堂的臣工都熟读历史,也对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通读了。从心底里,有谁去同情弱者?胜了就是胜了,无关手段!”

赵曦这还是第一次跟王安石这般监心般的交谈,也是时隔很久以后,第一次这样的长篇大论。

很久了,臣工的奏对,赵曦都是听的多,说的少,他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处理朝政的朝廷,不是一个纯粹听命的朝廷。

这一次,赵曦是真担心王安石过不了心里的坑。

内阁首相不完全认同的计划,实施起来绝做不到极致。

王安石现在已经很契合首相职位了,赵曦从来都认为稳定的决策层很重要。

既然没有替换王安石的意思,那就需要让他走在轨道上……

“官家……老臣……老臣谨受教!”

说着,王安石拽了衣袖,这是要下拜了。

王安石不知道富弼当初怎样做的首相,但是他知道他自己这个首相。

这么多年过来了,他感觉自己这个首相始终没能跟官家贴心。

这一届内阁,多为潜邸旧臣,他知道,他很难跟官家贴心了,亲近了。比不上章惇这个后面进入潜邸圈子的,甚至比不上吕惠卿这个耍小聪明的。

他之所以硬在内阁里撑着,是不想看到大宋这么大好局面改变了,他想看着,最起码在有生之年看着大宋的腾飞。

更想在他执掌内阁时,为大宋开万世太平,拿回中原王朝的屏障……燕云十六州。

所以,他自己做了改变,尽量去适应如今这个内阁的作风。

到后来,王安石甚至掩藏了自己的锋芒,只为一个稳定的内阁,可以延续大宋的盛景!

今天,老王真的被感动了!在官家推心置腹的跟他说出这些后,他能感觉到,这一刻官家是真的接受他这个首相了……

“王相,此事还可以再添加些什么~~朕考虑,跟北辽朝廷所谓的谈判,应该不会有什么效果,最终还是得充分的把耶律乙辛这些废物再利用。”

一时间,赵曦好像也觉得王安石亲近了,也不打算留着余地让内阁揣度了。

“王相,朕以为,朝廷可以跟耶律乙辛讲明,他们家眷的安身立命,需要他们用命来挣。”

“既然是扶植,朕以为除了火器以外,包括神臂弩在内,都可以按比例的支援耶律乙辛。”

“以这股叛军对北辽斩首的数量,来决定他们家眷在国朝生存质量的交换条件。”

“当然,也不能不给他们希望……朝廷的底线,可以在叛军剩下不足一成时,考虑接受叛军入境。到时候,是转民,还是做辅助番骑,让他们自由选择。”

官家要比章惇狠很多,也要比吕惠卿彻底很多。

可这时候,王安石居然没有内阁议事时的那种心里不适感。反倒觉得,事情本来就该是这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