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九五五章 中军宫帐的危险

第九五五章 中军宫帐的危险

战场很混乱,或者说冲击大宋中军宫帐的战场很混乱。

上万匹战马发疯,直线冲击大宋中军,大宋的战车阵,在赵曦的指导下,已经是叠加战车了,还是被冲击的七零八落的。

虽然防线没有被冲破,但反击一时也组织不起来。

在战车上处于战斗位置的军卒,被战马冲击的晕头转向的,根本没法再进行战斗。

别说手脚混乱的都站不稳,即便是能站稳,这时候也没法进行火药弹发射……根本就没个方向,说不定会直接发射到自家后营。

这一次北辽火马的冲击,狄青确实判断对了,可没想到北辽这一次是疯马和骑兵一起发起的进攻。

在疯马撞营的同时,北辽的骑兵也随即赶到了……

番骑队已经杀出战车防线了,在番骑队杀出防线后,缺口再一次被堵上。

整个大宋中军位置,这时候杀的天昏地暗的,番骑队和北辽骑兵已经杀在一起了,而也是因为这样的情形,大宋的火药弹没法大批量发射。

也就是是火枪队现在还有战力,躲在乱七八糟的战车后面,不断的射击,时不时带走北辽战马或者骑兵的性命。

“官家,中军宫帐后撤吧!”

王安石再一次开口劝阻。这一次,狄青也不敢再去分析战况了。

很明显,现在的情况,对于大宋中军宫帐已经很危险了。战场存在有很多的偶然性,指不定北辽骑兵会突破缺口,冲进防线,最后导致整个前线总指挥出现意外。

这样的风险他狄青担不起。尽管狄青觉得还不到后撤中军宫帐的时候,若是他做主帅,说不定应该是杀出去,而不是后撤。

但是,现在的中军宫帐是官家,还有一大堆拿不起兵器的文臣……

“官家,后撤中军宫帐吧!若是让臣在此指挥……”

王韶也开口了。虽然狄青比他资历老,但他是文臣,又是内阁,也曾有指挥大军作战的经验,也就他具备现在接管指挥权的能力。

“官家,中军宫帐后撤,并不是说战事不利。官家也曾提到过一个战略性撤退的概念吗?这时候需要后撤。臣愿与王阁老在此指挥…~”

就连最喜欢冒险的章惇,这时候都觉得官家该后撤了。

大宋不敢冒这个险,也没必要冒这个险。

周桐和种建中两部,在不停的向中军宫帐派兵,可他们受到了同样烈度的冲击,根本无法顾及这边,也是不敢过多的抽调兵力支援……他们所属一旦被北辽突破,同样会导致败局,还是大败局。

虽然看上去很危险,防线始终还是稳固的。

“诸位真觉得到了必须要后撤中军的地步吗?还是说诸位以为朕可以看着将士们作战,而自行撤退?”

“不要再说了!一旦中军防线被突破,就意味着这一场大战大宋无法建功了。”

“后撤又怎样?放开防线让北辽绕后,哪怕是不绕后作战,也存在让北辽骑兵进入国朝境内荼毒生灵的可能!”

“朕是天子,后面是朕的子民,若君王放弃了自己的子民,凭什么让将士们死战?”

“中军宫帐后撤事宜,诸位休要再提。这时候,前线指挥部是否正常,关系到整个战局,不可妄动!”

真的还不到最危险的时候,乱是乱了点,只要挺过这一阵,熬过这一次冲击,北辽绝不可能还能组织这样的冲击了。

赵曦很清楚,这应该北辽最强的一次冲锋了。

战斗还在继续,当发疯的战马被消灭后,跟在后面的骑兵,哪怕就是视死如归,也做不到像发疯的战马那样不计生死的冲击。

有了这样的缓冲,战车兵稍微稳下来了。

可是,这时候,战车兵发现,他们根本就不能参与作战。

番骑队已经和北辽骑兵搅和在一起厮杀,火药弹已经没法发挥作用了。

这时候发射火药弹,绝对是不分敌我的轰炸……番骑队的人也会被火药弹杀伤。

“官家…这……”

再一次组织好防线,当诸位重臣再一次看向战场时,也被战场的混乱惊着了。

大宋和北辽的骑兵,已经不分敌我的混在一起了……

唉…~火器的优势,在这一刻没有了。

赵曦没办法发火,虽然让番骑队冲出防线的做法不是他下令的。

但是赵曦也清楚,不管是周桐还是种建中,之所以让番骑队、辅助番骑全数越过防线出战,目的还是为了减轻中军宫帐的压力,避免北辽骑兵冲破中军宫帐的防御。

番骑队本来是牵制的,本来是与战车协调作战的,本来是准备最后用于追击的,而这时候却与北辽骑兵战在一起了,也让整个战车兵失去了作用。

这时候,中军宫帐纯粹成了看客…~

“着令火枪队出防线,按照步骑协同作战方式,辅助番骑队作战!”

很庆幸,番骑队大多数是党项、吐蕃人,也是对战马相当熟悉的骑兵。

整个骑兵的混战,最起码大宋一方并没有明显的劣势。

这时候,只要火枪队出击了,不需要有多少杀伤,只要抽冷子放黑枪,必然会造成北辽骑兵的分心,自然会对番骑队有积极的作用。

“出防线后,要将刺刀上膛,成五列排序,手雷充足装备,随时防治北辽骑兵冲击。”

“另外,火枪队以策应为主,采取自由射击的战术……”

赵曦相信,训练有素的火枪队,知道该怎么打这样的战斗。

终归还是没法跟后世的火器相媲美……

火枪队出防线了,而战车兵依然没法发挥作用,只能是戒备,注视着战车防御的外面,想抽中机会发两炮……

可惜,骑兵作战速度太快了,刚看好一个只有北辽骑兵的小区域,还没瞄准呢,番骑队已经冲杀过去了……

甚至说,出现了火药弹发射后,连带着将番骑队一并炸伤的情形……

“让战车兵戒备吧,莫要再发射火药弹了。”

当出现第二次火药弹误伤番骑队时,赵曦就直接下令了。

“官家,只是番骑队,辅助番骑……”

“王相,番骑队现在也是大宋的战斗序列。不能在将士们奋勇杀敌时,还需要防备被己方的火器误伤……”

赵曦明白王安石的意思,都是些党项人、吐蕃人,死了就死了,只要能有效杀伤北辽的有生力量,再多死也异族也无所谓。

赵曦不这样想。

本来他就没有什么异族不异族,在赵曦眼里都是中华儿女。

更何况,现在还都是大宋的军种…~

官家的命令还是要执行的。王安石很不甘,甚至章惇也觉得没必要这样。

但是,王韶和狄青等人,在官家下令后,很明显松了口气。

其实,收复燕云十六州以后,对抗草原那些游牧民族,以及防御整个大宋北部防线的,还是得靠这些番骑队。

都是经过审查的,也是经过讲武堂培训的,是大宋未来骑兵的中坚,赵曦又怎么舍得这样浪费?

……

“报…~折可行部击溃北辽西部防御,正帅大军向中军进军。先头部队,也就是番骑队已经距离中军战场五十里…~”

终于扛住了,扛到了围剿迹象的出现…~

就等着这一刻呢,只要两翼突破北辽的防御,这一战的大局就基本定了。

“报……王舜臣部击溃北辽防御,率大军向中军围拢而来,先锋番骑队已经离中军战场五十里处……”

好!两翼已经全部突破了,想必这时候北辽也接到消息了吧?

原本凝重的中军宫帐里,被这两个奏报,瞬间就雨过天晴了。

文彦博倒是一点都不含蓄,直接让人帮忙卸甲了……就北辽冲击的那一阵,连他都着甲了。

八十多岁的老人,一身盔甲,还得陪着官家站着,确实挺累的。

“五十里……看来今天两翼就可以与中军会师了,也就是说,今天就可以完成一定程度的围剿了。”

“恐怕没那么容易!北辽从两翼抽调兵力,集中优势兵力在中军,肯定会考虑到两翼防御被打穿的可能。为避免被围剿,北辽势必会拦截两翼向中军会师。”

“两翼向中军会师,不再是纯粹的防御了,战车优势很难发挥到极致。而骑兵对战,真说不上存在优势。”

“内乱两年,没想到北辽的战马还有如此战力?”

“战力也是这一时的,这战完了,北辽的战马多数会废掉。最后也就是能拉轨道马车了。”

“看来北辽已经是孤注一掷了……”

宫帐里再一次有了闲聊战况的声音,大家也确实可以放松了。

“着令,王舜臣部、折可行部的战车兵,要与骑兵拉开距离向中军围剿……”

“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北辽以为,两翼只是骑兵来支援中军了,北辽两翼的防线,并非全线崩溃,而是番骑队突围支援。”

“只有如此,北辽才有可能下决心继续作战,而不是逃窜……”

当宫帐里议论战局开始时,赵曦下令了,还是延迟会师军令。

等官家把理由也说明了,也就没人有异议了。

终极目标是什么,大家都清楚。

北辽五天内两次大规模的冲锋,确确实实是建功了,也让北辽看到了有可能出其不意取胜的可能。

这时候一旦两翼围拢,恐怕北辽会直接撤兵…~逃窜燕山以北,以图东山再起,比全军在此地覆灭要好的多。

战斗持续到黄昏了,马上天就要黑了,双方马上就要撤出战场了…~

而大宋朝廷的传令兵,却在这时候向各路大军而去。

“河东那边如何?”

战场已经安静下来了,但大宋中军宫帐里灯火通明,所有的随军臣工都还在宫帐里。

“回官家,老臣刚看了奏报,云州军已经突破北辽上京道的防线,北辽所谓的疑兵,一击即溃,云州军正在追击。”

这一天中军挺混乱的,整个战线恐怕也数中军最为危险,也就没顾上关注其他战区的奏报。

这时候,中军战事停下了,才有心思汇总各路大军的进展情况,也好为下一步作战拟定方案。

“蔚州军七日前,也就是云州军行动之前,抵达指定地点,全面封锁了北辽原来西京道和北辽前线指挥部的通道。”

这就是原来制定的方略…~

先让蔚州军北上,掐断北辽原西京道和前线的通道,然后云州军出兵向东…~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对北辽形成包围的。

“不能指望在大草原完全切断北辽各部之间的联络。草原上没有固定的路线,所谓的通道,无非只是最为直接,或者说北辽原西京道到前线指挥部的直线通道。”

“全部截杀北辽的通讯骑兵也是难为蔚州军了。北辽西京道、上京道疑兵被识破,乃至被击溃的消息,顶多延迟两三天抵达北辽前线指挥部。”

“而云州军与蔚州军会师,夹击北辽部署在西京和上京一带的疑兵,也就是两三天的事。”

今日有惊无险,也证明了狄青判断是对的。

这时候,狄青又再一次敢开口论战了。

说真的,狄青今天一天都很焦灼,甚至一度想出防线,上马作战。

种谔、郭魁等老将,在某个时间段,也都准备好了披甲上阵。

就想着,但防线一旦出现缺口,他们这些已经老迈的武将,也必须得护住中军宫帐…~毕竟当初狄青的观点,也就是整个武将集体的意见。

“确实如此!蔚州军北上,所堵截的也就是皇城司探知多年侦查到的路线。但是,北辽是当地人,传令兵更是熟悉地形,云州军那边的战况瞒不了北辽多久。”

“从距离来看,也就是多花费两三天的事。”

王韶、章惇等领过兵的文臣,也都认同狄青的分析。

至于说文彦博王安石等文臣,更是没什么意见。

“如此说来,真正的大战,也就在两三天以后了。”

“照此分析,云州和蔚州夹击北辽西京道上京道的队伍,大概就是明天的事……”

“诏令各路大军,无论各路大军战况如何,在三日后的卯时,各路大军必须全军出击,对北辽展开全线围剿作战!”

这一天终于要到了,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三日后必见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