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乱唐 > 第605章 是时候了

扶乱唐 第605章 是时候了

作者:狼烟东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05:04

第605章 是时候了

“神火飞鸦”用细竹篾绵纸扎糊成乌鸦形,内装火药,由四支火箭推进,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多火药筒并联火箭,它与今天的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的工作原理很相近。

这些东西让他们大开眼界,仿佛一旦成功,整个世界就都是大唐的了一般。

不过李倓之所以没有在之前把这些事儿都告诉他们,是因为他知道,就算是有了火药了,就算是自己大概知道那些个兵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了,但是这些兵器在最初的时候应该是绝对发挥不出来一锤定音的作用的。

因为在前世的大宋和大明,虽然火药也都已经被发明出来了,而且算是发展的相当不错了,但是真正战争之中的主角却还是冷兵器,不然大宋也就不能最终被蒙古人给灭了。

前世的大宋确实是发明了火药,但是在当时大宋的火药其实一般都是当烟花的,所以对于火药在当时制成军事用品火器的话,其实是没有办法阻挡当时的蒙古人进攻的。所以说在当时虽然大宋他发明了火药,但是火器的实力并不是特别的厉害,也没有办法对于当时的蒙古骑兵造成特别大的威胁,所以没有能用来对付蒙古骑兵。

对于李倓来说更加浅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在前世的大清,那火器其实更是发展到了一个相当可以的程度了。

但是是在当时用来对付当时的侵略者的时候,用的还是冷兵器,而并非是火器这种东西,是因为当时的人们他不会使火器这种东西,所以他们会用更趁手的东西。

那么大宋也是这样,虽然当时发明了火药,因为火药这种东西并没有他们经常使用的冷兵器使用的趁手,那他们肯定会选择让自己觉得胜算更大的武器,而并非是虽然说威力会很大,但是自己用不惯的武器,更何况当时有火药这种东西,威胁力并没有那么大,所以这也就是当时宋朝人他虽然发明了火药,没有拿来对付蒙古骑兵的原因之一。

从大宋到大清,前世华夏那么多年都没有习惯使用的东西,要是在这个时代李倓强行的就给加入到军营之中了,不单单因为技术的不成熟可能会造成很多的问题,而且完全可能会让大唐将士们的战斗力不升反降。

这些问题李倓这几年一直都在分析,也在回忆,最终到了这个时候,他基本上已经发现了,前世的那些个朝代用火器之后还是败了,不是因为火器不行,而是多半因为他们自身的问题。

比如说大宋败给了蒙古人,和宋朝的政策有着直接的关联。当时宋朝对外实行怀柔政策,对内打压武将。虽然宋朝的火药不是很纯,但是要是真的能使用得当的话那是足以震慑住蒙古骑兵了。但是宋朝根本就没有把火药在军队中普及,大部分士兵还是使用刀剑面对蒙古的骑兵。

当时的大宋士兵显得又笨又重,作战不灵活。

而大宋的火药,在钓鱼城才发挥重大的作用,也让蒙古军为之胆寒。当时的南宋只被侵略的剩下半壁江山,蒙古军队攻打钓鱼城始终打不下来。这时的南宋居然不想着复国,大力发展火药,而是处于一片声色犬马之中,也失去了自己最后的机会。

所以在分析大宋的时候,李倓就发现了从这些事儿就可以看出宋朝的战斗力也很强,武器也更加先进。

但是他们之所以就是干不过人家蒙古人,是因为他们的传统就是一味打压武将,如果重用岳飞等人,根本就不会有亡国的危机。大宋究其根本就是根本就不懂得居安思危,只知道重视文化却不重视武功,最终导致惨败,这都是李倓得引以为戒的东西。

而当时大宋的敌人蒙古骑兵十分注重作战技巧,经常使用包围和假装退敌战术。这使得他们的机动性很大,可以突袭敌人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此外蒙古骑兵还经常将箭雨与游击战结合,可以增强他们的作战能力。

这让李倓想到了许多东西,光有火器肯定是不行的,在熟练的使用的基础上,还要为火器装备的军队量身定做一些作战技巧,这样才能把这个武器的作用给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其实在前世的历史上,也并不都是大宋这样重文轻武的怂包,大明其实一点都不怂,反而是所有朝代里面最为硬气的一个,他们对于火器的使用其实也达到了一个不错的地步,但结果却也并不怎么美好。

前世的大明建国时,军事形势十分严峻,朱元璋不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展兵器制造。明朝前期,火铳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仍然处于较领先地位。

但是,明朝对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有着严密的控制,地方不得擅自制造,严禁个人研制,因而限制了火器的创新。

以致永乐年间定型的手铳,直到嘉靖时期佛郎机和火绳枪传入时也没有重大的革新和突破。所以当佛郎机在嘉靖初年传入时,明廷才发现火铳的落后,当即进行仿制和改制,同时对传统火铳进行革新。所以直到明朝灭亡,其火器和西方差距其实很小。

明末入侵的满清,在宁远和宁锦之战受挫后,也决心学习汉人的火器制造技术,入关后再与南明的对峙中,双方都制造了大量火器作战。清顺治末至康熙中期,全国统一战争基本结束,各地局面趋于稳定,火器制造便逐渐减少。至雍正时期起,火器制造业便开始滑坡,直到鸦片战争以前,华夏的火器制造技术水平已落后西方国家两百多年,致使在战争中处于完全的被动挨打状态。

这些都是历史带给李倓的惨痛教训,李倓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儿在自己治下的大唐发生的,所以他必须得找一个合适的时候,才能把这件事说出去。

显然,现在就是李倓心里面合适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