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覆殷商 > 第五百六十五章 海王野神

覆殷商 第五百六十五章 海王野神

作者:丘清鲤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2:15

第五百六十五章 海王野神

“海王是深海海民中的神灵,他们一般都属于某个海民部落,带领族群统治其他海民,乃是一方王者,所以被称为海王。”

“海洋很大,海王有许多,实力有弱有强,统治的海域范围也有大小之别。据我们敖来国从东海龙族那里听来的消息,东海附近便有三位海王。”

敖来国使者指着案上龙珠,微笑着说道:“杀死龙鲨,得到这枚龙珠的海王,和我敖来国大有渊源,关系甚好,是以经常会与我交易财货。”

聂伤见他笑中有得意之色,忍不住问道:“深海海王如何与陆上之国交好?使臣可能告知原委?”

敖来国使者抚须笑道:“此事虽然是我国机密,但耆候不是外人,当然能听。”

“耆候不知,那海王乃是数百年前的一位敖来国渔民,因逢暴风坠海,被野海民所救。谁想竟然走了大运,得到了野海民部落的某样神物,得以修行远古巫术,最终成神矣!哈哈,他如此出身,自然与我国关系良好。”

“这货……比我还像小说主角!”

聂伤暗暗吐槽,又问道:“那海王,是否就是使臣所说的,不敢救援贵国,听闻东极君名号,望风而逃的那位野神?”

“不不不,不是不是。”

敖来国使者摇头摆手,连声否定,忙解释道:“野神和海王虽然都是海中神灵,但还是有差别的。”

“按照我国的说法,凡人修成的水系神灵,并长期生活在海中,还有海中鱼兽修成的神灵,都是野神。那位避战的野神,也是凡人出身,所以他才知道东极君的厉害。也只有凡人出身的野神才亲近人类,鱼兽野神,一般都很少和凡人接触。”

“鱼兽野兽的原形大都是龙兽和龙脉野兽,它们喜欢独处,不干涉周围水族,也不索取供奉,便是称谓中的‘野’之由来。凡人海神,虽然享受供奉,却来自与陆上凡人,孤立于海上,没有海族信徒,因此也得了‘野’神之称。”

“而海王,则是源于娲族血脉的海民修成的神灵。他们必须实力强大,要能掌控一大片海域,成为海洋生灵中的王者,这样才能称为海王。野神和普通娲族神灵,都要向本地的海王臣服,算是海王的属臣。”

聂伤仔细听着,发现了其中疑点,插口问道:“可是你们交往的那位海王,就不是娲族血脉啊?说不定还有你们敖来国宗室的龙族血脉呢。”

“这个……”

使者语噎,想了半天才开口解释道:“我说的都是普遍现象,肯定会有例外嘛。夺取此珠的那位海王,他的确是敖来国宗室子弟,身有稀薄龙脉,但他似乎又在野海民部落中得到了娲族神血。凭借凡人的高超智慧,再加上娲族和龙族血脉,晋升海王也是正常。”

聂伤整理了一下听来的信息,又问道:“既然海中有海王,海王又统治着海域,那又置龙族与何地呢?”

这个问题没有难住使者,他轻松吁了一口气,说道:“龙族和海王的关系,可以比照凡人之国和神灵。龙族是神灵,海王是人国之主,这下不用多解释,耆候也能明白吧?”

“哦,这样啊。”

聂伤颔首,他智商那么高,不懂也得懂。

“但是海王和龙族并不如陆上神人关系那么和谐,海王只会敬重圣龙和真龙,不会惧怕普通龙族。因为龙族不喜欢掌控海域,不会触犯海王的利益,所以二者即便领地重合,也很少发生冲突。”

他一通话说完,看到聂伤正在沉思,没有继续发问的迹象,又转回话题说道:“这枚龙珠虽然是最低等的伪龙珠,却也有陆上之物没有的奇能。”

“将此物长期携于身边,于龙脉生灵,可以缓慢净化血脉,加快进化。于妖兽,可以自动吸收妖力,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于凡人巫师,则是极佳的巫师材料,能用来提纯龙血,摄取妖力。一些神灵、妖怪和凡人巫师会用伪龙珠制作法杖,能够摄取妖兽妖力,增加施法力度。”

“我体内不就有龙血嘛!”

聂伤听的双目放光,紧盯着那龙珠,心喜道:“按照此人的说法,此物不但是个龙血净化器,还是个能吸收妖力、施放妖力强力电池!没想到龙珠这么牛a叉,我不收下,对不起神剑里的血龙!”

敖来国使者看出他心动了,急忙劝道:“耆候,你帮了我敖来国,这是我们一点心意。千万不要拒绝,不然我们会良心不安的。”

聂伤收回目光,摆正了姿态,微微点头道:“好吧,恭敬不如从命,那我就收下了。”

敖来国使者大喜,忙把龙珠推到他面前,又加了一句:“这枚龙珠是龙鲨之珠,煞气太重,用来制作武器最佳,最好不要用来净化血脉,否则会沾染煞气,影响性情的。”

“我还愁煞气不够呢。”

聂伤毫不在意,招手命人收了下去,叹道:“可惜我耆国距离贵国太远,路途又艰难。不然,伤必兴倾国之兵,往助敖来!”

他此言说的慷慨,其实心中一点想法都没有。

山高路远不能发兵的确是事实,但就算两国相邻,他也不敢去救敖来国,最多收留一下敖来国难民到头了。

那东极君可不是耆国能招惹的,更别说此神君背后还有不知多少位阐派神灵。耆国这点实力也敢插手一群大神的谋划,简直是蚂蚁绊大象,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二人又聊了一会,聂伤本想提起敖丙之事,但见对方不知敖丙就在本国,显然敖来国国主没想让他知道,便罢了此念。

使者只在耆国住了一个晚上,就匆匆出发了。聂伤为他们派了快船和豪车,并以一使者相随,专为在帝辛面前出言帮衬。

敖来国使者感激不已,不住口的赞聂伤是仁义之君。

在他离开之前,聂伤连夜问过敖丙的意见。

敖丙听闻己国危难,躲在草屋角落里无声的大哭了一场,然后又冷静的摇摇头,让传递消息的内卫斥候回去见聂伤。

说既然他父亲没有对使者提及自己,那肯定是不想他出面相见。而且敖来国形势危急到这种地步,他这里也可能更加危险,更不能暴露自己了。

于是提醒聂伤,以后没有要事的话,就忘了有敖丙这个人,千万不要再来见他了。

聂伤对这怂货无语了。

玛德一个大男人,跟个缩头乌龟一样,还不如……算了,想躲就躲着吧。干脆顺着他的意思,把这货抛到脑后,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

春播结束后不久,鄣国和逢国的使者赶到了耆国,带来了章堰和逢禀的问候,顺便向耆国借粮。

原来这两个家伙上次偷袭鄫国,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胥余带着弱势之军戏耍了一场,一战未接就全军溃逃。

他们虽然在鄫国抢掠到了大量财货人口,可是军粮却全都丢在鄫国了,那几乎两国的一半储粮。结果一开春,把种子播下之后,就没粮食吃了,于是只能厚着脸皮向耆国借粮。

聂伤这人,对朋友豪爽仗义,做人没得说,找他帮忙,什么事请都能考虑,唯独在粮食上,吝啬到一毛不拔。

听到使者口中说出‘借粮’二字时,聂伤顿时感觉满嘴牙都疼了起来,歪嘴皱眉吸凉气,又愁又烦。

“两个蠢货,当初若听我劝,今天也不和我一样吃香喝辣,赚的盆满钵满。非要去打鄫国。打就打吧,要是乖乖听老子的建议,也同样能吃到撑,可你们就是不听劝。”

“既然你们不把老子当回事,还来找老子借什么粮?混蛋东西!”

他在心中发泄了一通,还是堆起笑脸,问两个使者,要借多少粮食?

使者给出了借粮的数目,聂伤听得心头一抽,差点没忍住踹对方一脚。

“我耆国粮食也刚刚足用而已,焉能再供应两个方国?”

聂伤很是不悦,斥道:“你们只是要借粮撑过青黄不接的几个月而已,饿不死就行,难道还想吃饱?哼,你们吃饱了,我箕国就要饿死人了!”

两个使者忙不迭改口,减少了数目,但在聂伤看来,还是狮子大张口,又是一通呵斥。使者急忙又改口,又被聂伤大骂……

如此讨价还价几轮过后,数量降到了原先的五分之一,就这聂伤还是一万个不想借。他真的一粒粮食都不想借出去!

不过毕竟是当国主的人了,聂伤不断提醒自己,不能感情用事,心胸要开阔,目光要长远。

在耆国困难的时候,他自己也四处借粮,也有人借给他,别人来借的时候反而不借?纯粹一副忘恩负义的小人嘴脸,好不容易积攒的好名声就全毁了。

他只好忍着心痛答应了对方,又不甘心的问道:“你们是两手空空干借呢,还是打算交易?”

“交易交易!”

两个使者还算识趣,国与国之间那有干借的,肯定有抵押物,或是交易。

聂伤只要人口和青铜,两国的青铜也很宝贵,正好粮食不够吃,便用人口来抵。

于是,鄣逢两国把在鄫国吃下去的人口吐出一半给了耆国,换来了吊命的粮食。

聂伤得知小妈米姑的领地也缺粮,便免费给她运去了十几车粮食和一批本国淘汰下来的器具。

如此孝心,引得那米姑‘性’趣高涨,频繁遣使来请他去逢国作客,表示要一定会盛情款待,还暗示二人可以生个儿子,将逢国纳入囊中。

这种伤风败俗之事,自然被聂伤义正辞严的拒绝了。

耆国由此又多出三千人口,和三千张吃饭的嘴。

聂伤上次各种腾挪,好不容易才凑集的粮食又分了一些出去,国中粮草本就刚刚够用,这下又要紧巴巴的过日子了。

此正是国家大发展的加速时期,若被食物短缺拖累,会延误很多项目进度。

聂伤和官员们之好想出各种手段筹粮:往顾韦两国购粮,往任国讹粮,往胶水夷人处买咸鱼,又命水军开展捕鱼大练兵活动,为国中供应鱼肉水产……

总之,耆国上下使尽了手段,可还是杯水车薪,现在正好上青黄不接的时候,全国都缺粮,费劲心思也没弄来多少粮食。

……

“不行,每天只吃一顿怎么够!”

东山深处的铁矿场,聂伤对主管官员大声斥责:“你们要认清重点,这些矿奴是什么身份不重要,耗费多少粮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多产矿石,我只要矿石!必须给他们吃饱,每天两顿饭不能少!”

众官员都低头不语,冶铁项目主管买小心翼翼的的开口说道:“侯主,不是我们苛待矿奴,是户部只给我们发了这些粮食,只够吃一顿。也不能怪户部,国中缺粮,户部也没有办法,不得不减少供应。”

聂伤顿时无语,鼓着眼睛背着手,对着有气无力的矿奴看了半天,一声不吭的上车走了。

“无数血的经验证明,果然不能借钱出去啊!”

他坐在车上,抚着额头不停叹气。

其实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看,耆国只是轻微缺粮而已,勒紧裤腰带就能撑过去,并不十分难熬。

比他们更困难的方国遍地都是,还不是瘪着肚子熬过去了?逢鄣两国正是预估到了这点,才来向他借粮的。

但外人不知,耆国还存在着大批不产粮食和暂时无法创造财富的工人,而这些人都要保证吃饱了才能按时完成计划,所以粮食形势就显得紧张了。

“不行,进度绝不能慢下来!”

聂伤双拳紧握,终于下定了决心,“该尝试这招了!”

回到官府后,他立刻招来各部官员,宣布了自己的决定——铸币!

啥?铸币是啥意思?

官员们都一头雾水,静静的等着聂伤解释。

聂伤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商国有贝币、金贝、赤金贝,用以做交易之中介物,诸位可了解。”

众人一起点头,纷纷诉说贝币的优劣利弊,又问铸币是何意。

聂伤听了一会,大声说道:“我国要大铸青铜币,用以交易之用!以后货物交易,皆以铜币代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