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恰到好处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一百六十七章 恰到好处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一百六十七章 恰到好处

张经已经离开好一会儿了,大堂内依旧保持着令人难堪的沉默,

大战在即,主帅被召回京都,而且押送的还是令人闻之色变的锦衣卫,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张经这次八成是有去无回了。

每个人都在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虽然他们都是东南沿海抗倭的中坚力量,但大都和朝中诸公没有直接的联系。

不过,很快,大部分人都确定了,下手的应该是严嵩。

因为匆匆赶来的杭州信使告知众人,赵文华昨日已从余杭启程,今日将抵达松江府。

如今盘踞在松江府的数万大军中,有资格临时指挥大军的只有文臣,俞大猷、卢镗是不会犯这种忌讳的,但无论是吴百朋还是胡宗宪都是浙江官员,没有名义来指挥苏松地区的军队。

毫无疑问,奉旨南下督战的赵文华是有这个名义的。

但问题是,这边张经前脚刚刚被押送回京,你赵文华后脚就来陶宅镇抢功……要说不是你背后干爹严嵩下手,鬼都不信啊!

谁都知道赵文华不是个好伺候的,谁都知道赵文华算不上什么宽宏大度的人,谁都不敢招惹赵文华背后的严党……

所以,虽然心里焦急,但众将留在临时总督府内等候这位赵大人,与此同时,各种消息都被送到这里。

徐海今日按兵不动,不知道在打什么鬼算盘。

归顺州狼兵在嘉兴府围剿倭寇,嘉兴知府供给不利,狼兵纵兵抢掠百姓,杀十七人。

张经被锦衣卫押送入京一事已经散播开,驻守金山的官兵有不稳迹象。

送来的消息有好有坏,堂内众人分散聚拢开始小声议论,当钱渊于陶宅镇外送别张经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堂内安静非常。

胡宗宪低下头,目光狐疑,之前赵文华交代过他和钱展才是有默契的,为何钱渊会去送别张经?

吴百朋眼中透出一丝敬佩之意,也带着一丝担忧,毕竟钱渊太过年轻,还不知这一朝的锦衣卫如何权势滔天。

武将们也都是人精,个个一声不吭。

两个时辰后,一艘官船抵达陶宅镇码头,带着一丝翻身把歌唱的报复心理的赵文华大步走进临时总督府。

赵文华那得意又带着逼视的目光让几乎所有人都垂下头,能够在张经被押送之后及时赶到陶宅镇,如若能擒杀徐海,那南下督战的赵文华将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惊惶的情绪几乎在每个人心头滋生,立下大功的张经被锦衣卫押送入京,那自己呢?

是不是会步张经后尘?

赵文华会不会赶尽杀绝?

低下头盯着地面的卢镗在心里琢磨,这次会不会又去蹲几年监狱?

堂内众人只有两人没有垂下头,一个是胡宗宪,另一个是瓦老夫人。

不是瓦老夫人不懂权衡利弊,田洲狼兵被调到嘉兴打了那场王江泾之战,之后又追击徐海,军械、兵力损失不小,最关键的是补给跟不上了。

听了瓦老夫人的要求,赵文华阴测测笑道:“途径嘉兴,听闻狼兵四处劫掠,人称倭寇去,狼兵来……”

话说到一半,赵文华猛地住了嘴,因为瓦老夫人手摁刀柄往前走了两步。

果然,特么和钱展才搅合到一起的都没什么好东西!

“老夫人,杭州府衙那边会调配物资补给。”胡宗宪不得不在赵文华眼神暗示下出面。

但瓦老夫人明显没那么容易被糊弄,摁在刀柄上的手没有松下来的意思,“此次出战,横跨十八府洲,跋涉两千里,也该回去了,还望赵大人拨付赏银。”

“老夫人,前些日子在下驻守昆山、嘉定,先从太仓州拨付一些补给如何?”吴百朋忍不住劝道:“王江泾一战,田洲兵冲锋陷阵,锐不可当,还望老夫人……”

“手下儿郎愿杀倭报国,但东南各地除了松江府外无不鄙夷,留下来作甚?!”

瓦老夫人的话让众人一时无语,王江泾一战,狼兵出力最多,斩获最丰,功绩最大,战死也是最多,但唯独补给、赏银是最少的,各地官府都相当不欢迎狼兵,甚至田洲兵追击徐海时,嘉善县乡勇紧闭城门不许入内。

“老夫人何出此言?”

清亮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神色肃穆的钱渊缓步入内,高声道:“何人不知田洲兵勇猛敢战,锐不可挡,何人不知田洲兵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田洲兵远道而来,各地府洲闭门不纳,但一路依旧秋毫无犯,驻守松江两月有余,斩杀倭寇过千,王江泾一战,击破倭寇,立下大功。”

“松江、嘉定、太仓、嘉兴,虽对狼兵颇有微词,但民间已处处传唱‘花瓦家,能杀倭’。”

钱渊对还在装样子的赵文华行了一礼,“赵大人以为如何?”

得了个台阶下的赵文华赶紧顺着溜下来,立即给钱渊递了个眼神,他并不打算违背之前的承诺,只是文官对武将,汉人对苗人习惯性的打压。

“展才说的是,田洲兵和其他狼兵颇有不同之处,瓦老夫人勿忧,一切都包在汝贞兄身上。”

一旁的胡宗宪无言以对,赵文华还真不愧是严嵩的干儿子,这种招数用的溜溜的。

瓦老夫人皱眉盯着胡宗宪,犹疑回头看了眼钱渊,直到钱渊微微颔首,才松开刀柄沉默坐下。

“梅村公初至松江,可需要晚辈一一介绍?”

“吴淞道副总兵兼苏松海防道佥事董振邦,坚守上海,两度驰援华亭,擅使火器,松江民间视其万家生佛。”

“吴淞游击将军侯继高,世袭金山卫指挥同知,去年嘉定大捷,就是他领兵来援,方能全歼倭寇,擒杀萧显,今年数月守御华亭,身披六创不下城头,实是军中骁将。”

赵文华有些无奈,但也只能起身一一笑着寒暄几句,心里嘀咕只要他们不做妖,自己也不会贸贸然对付他们,你钱展才何必如此。

“吴淞总兵俞虚江,浙江副总兵卢子鸣。”钱渊笑道:“自倭寇横行东南,两位将军四处出击,多有斩获,又熟悉东南地势,当是日后镇守东南的擎天柱石。”

从赵文华到来之后的压抑气氛渐渐缓和下来,堂内多了些浮于表面的笑容,多了些虚情假意的寒暄。

突遭大变,赵文华又急匆匆的赶来夺权,众将惶然,恰到好处出现的钱渊既和诸将交好,又和赵文华保持良好的关系甚至默契。

一番口舌后,众人认可了赵文华临时统帅的地位……虽然不得不承认,而赵文华也认可了钱渊在东南战局中的地位……虽然知道这厮人脉广,但没想到广到这地步。

在知道赵文华赶来松江的消息后,钱渊立即赴陶宅镇,自然是有原因的。

他希望,这一战官兵能擒杀徐海,如果再能留下田洲狼兵,在汪直不指挥倭寇疯狂劫掠的前提下,东南沿海将迎来短暂的平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