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三百五十一章 拉练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三百五十一章 拉练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三百五十一章 拉练

清晨,唐府。

正在喝粥的唐顺之侧耳听见外面整齐的跑步声,笑道:“自展才搬来之后,每天早上热闹多了。”

一旁的儿子唐鹤征嘿嘿道:“的确如此,据说昨天一早就闹腾开了。”

唐顺之愣了下放声大笑,笑得连连咳嗽,钱家婆媳斗法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倒不是钱渊御下不严,这些破事是他自己在府衙和谭纶、唐顺之喝酒时候提起的。

但唐顺之指的可不是那些破事,他放下筷子,走出正厅看向打开的大门,一行排列整齐的队伍正伴随着号子跑步路过,王义、杨文、张三等头领的身影一一闪过后,是脚步有些沉重的钱渊。

一百零八人,说起来人数不多,但正是这一百零八人在戚家军异军突起之前,成为东南唯一能和田洲狼兵相提并论的存在。

“父亲,儿子也去?”才十八岁的唐鹤征跃跃欲试,他去年选为生员,唐顺之召其赴台州磨砺。

唐顺之笑着点点头,在心里琢磨似乎戚继光练兵中也有这么一条,但并不是每天进行,而且时辰也不长,钱家护卫光是跑步就要跑一个多时辰,而且是全副武装。

明朝中期的文官士子对武将颇为鄙夷,就算那些统兵的文官也只是遍览兵书,精通兵法,并不会亲身上阵,但唐家不同,唐顺之辞官归乡十余载,练得一手好枪法,他赴任台州,曾几度和谭纶并肩上阵杀倭。

当然了,明朝文士所谓的武艺一般来说也就是如唐顺之这帮练练剑法,练练枪法,像傻子一样在路上狂奔实在是接受不来,但唐鹤征能接受。

原因很简单,三年前钱渊和护卫在华亭县城内外狂奔被县人鄙夷,但等到崇德、临平山、华亭三战皆胜,钱渊和钱家护卫名声遍传大江南北后,此举被认为类“陶侃运甓”。

唐顺之换了身衣衫带了个老仆径直去了府衙,前几日有小股倭寇侵袭宁海,谭纶率兵出击,留下唐顺之坐镇临海。

从嘉靖三十三年起复至今已经两年了,作为当世文坛、儒学大家,唐顺之并不甘心埋头书牍,他将毕生才华投入到台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府洲。

喉咙火辣辣的,迎面刮来的风让钱渊张不开嘴,喘不了气,自从上京后,好几个月都没晨练了,体能实在撑不住……这几天还算好的了,第一天晨练一半路程没跑完就瘫在那了。

呃,其实钱渊真心不想晨练,毕竟已经好久没这么早起来了,但自从母亲和小七婆媳俩斗法开始,他被逼每天早上起来晨练,没辙啊,总归能耳朵清净点。

虽然难受,虽然浑身上下黏糊糊的不舒服,但在停下脚步之后,钱渊觉得好多了……这种变化来自于脚边瘫在地上的唐鹤征。

有对比,就有幸福啊,钱渊至少还能站着,唐鹤征两条腿软的已经撑不住了。

跨刀拿枪的护卫们排成一列一一从两人面前走过,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有的护卫若无其事,嘴角带笑,有的护卫有些拘谨,气喘吁吁,前者是老人,后者是才招收来不到一个月的新人。

一旁的张三将长矛靠在石壁上,解下皮甲凉快凉快,“少爷,热的紧,梅雨快到了吧。”

“气候和松江府差不多。”杨文递来一个水囊,“少爷,喝点水。”

钱渊咕噜咕噜喝了好几口,突然听见边上唐鹤征的呼痛声,转头一看,这年轻人最后时刻瘫在地上,膝盖磕在石头上被划出了一道口子,现在才发现。

杨文掏出一个水囊,“张三,摁住他。”

“好嘞。”

“噢噢噢……”唐鹤征一声尖叫,“疼,疼疼!”

水囊里装的不是水,而是提纯过的白酒,虽然到现在也不知道准确的度数,但小七判断是有不低的消毒效果。

将伤口清理干净之后,杨文又从兜里取出一个包裹,找出一条长条棉布,将伤口包扎起来。

另一边的张三也掏出个一模一样的包裹,找出一个馒头递给钱渊,就当是早饭了。

唐鹤征好奇的看向包裹,简直就是百宝箱啊,带了这么多东西还这么能跑!

毕竟钱家护卫人数不多,没必要遵循戚家军那样的练兵法,又因为财力充足,护卫身体素质极好,训练方式和这个时代的军队是不同的。

钱家护卫每天早上的拉练,距离远,时间长,而且都是负重跑,护卫们每人穿着软甲或皮甲、腰刀、标枪、长矛、弓箭,还带着干粮、水囊、高度白酒、包裹伤口的消毒棉布。

小七虽然只会看片,但至少知道一些医学的基本常识,如棉布、高度白酒之类都是经过她检测有效果的。

最惨的是狼牙筅手,挑选出来的那些护卫个个都身强体壮,但举着狼牙筅跑这么远,一般人还真撑不下来。

钱渊满意的看着盘着腿坐在不远处歇息的护卫们,招手叫来王义,“火铳怎么说?”

“卫所那边是没货的。”王义摊摊手,“只有谭知府麾下才有,海门卫打造火铳的匠人都在谭知府那。”

补充了新人,自然要购买军械,而且老的兵器很多都已经废弃,台州府有三个卫所,其中昌国卫、松门卫都太远,海门卫就在黄岩县西面,但被倭寇祸害的不轻。

最后钱渊还是掏了银子,溢价从三个卫所分别购买了一批军械……原本还琢磨能不能从戚继光那边占点便宜,但人家惨到练兵都只能拿着棍子。

最让钱渊不满的是火铳,训练一个弓箭手时间太长,投掷标枪距离太近而且耗费太大,火铳是最好的选择,可惜谭纶不松口。

名义上,民间乡勇是不允许有火器的,但实际上……名义上还不能有铠甲呢,钱家护卫还不是正大光明穿在身上。

实际原因是制作火铳非常耗时耗银,而且废品率很高,而火器又是守城利器,谭纶哪里肯让给钱渊。

这个钱渊就没办法了,前世他虽然玩枪,但不会什么土法炼钢之类的。

不过钱渊也不在乎,按照时间推算,这时候西方应该流行的是火绳枪,而谭纶那边陆续出产的都是火门枪,落后的多。

钱渊拼命回忆,记得汪直是就是做军火贸易起家的……不过去那求购实在是异想天开,倒是前两年吴淞副总兵董邦政手下有鸟铳。

也不知道鸟铳和火绳枪是不是一回事……钱渊不太确定。

但事实上,的确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火绳枪就是在嘉靖朝晚期传入明朝的,巅峰时期的戚家军有超过一千支精良鸟铳。

休息的差不多了,一行人开始返程,毕竟已经适应了将近一个月,钱渊虽然脚步沉重但还撑得住,唐鹤征……最后是被一个护卫背回去的。

回去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衫,钱渊琢磨中午吃点什么,下午还要去一趟府衙,但这时候,小妹又窜了进来。

“又怎么了?”钱渊开始习惯性的摸口袋了,妹子现在变成钱串子,认钱办事。

小妹幸灾乐祸的说:“厨房又被烧了!”

钱渊一拍脑袋,这叫什么事儿,本地雇的几个婆子做的饭菜大家都吃不惯,小七这几个月是吃顺了嘴……于是,今天早上钱渊承诺今天亲自下厨。

也不知道母亲怎么知道了……又把小七赶到厨房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