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三百五十二章 准备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三百五十二章 准备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三百五十二章 准备

黑漆漆的厨房里,谭氏脸色非常难看,她也算是名门出身的,其实并不介意儿媳妇不会烹饪,但问题不在这儿。

小七委屈的站在一旁,别说上一世了,就是这一世也没下过厨啊,直到前几天袭人提醒才知道,自己是被娘家坑了。

世家小姐出阁,身边丫鬟仆妇都是有标准的,贴身服侍的,管衣物的,管账目的,管压箱底的,自然也有管灶台的,但随园伙食太好,徐府干脆把最后一条给省下来了。

钱渊也是无语,其实外院是有厨房的,母亲非要折腾儿媳干甚,小七也是,烧了一次厨房不够还要烧第二次。

“咳咳。”钱渊咳嗽两声,懒得理会还在发牢骚的母亲和生闷气的小七,叫来婆子生火,自己快手快脚炒了几个菜。

“母亲喜欢吃辣。”钱渊劝道:“台州这地儿湿气重,多吃点辣椒。”

辣椒在京城已经算是名声大噪了,钱渊曾经统计过,和前世差不多,最喜欢吃辣的是湖广、四川和江西,谭氏口味重的很,小妹和黄氏倒是不太吃辣。

看儿子奉承自己,谭氏脸色终于略略好看点了,再看看桌上摆着的几盘菜都是自己爱吃的,就差眉飞色舞了……一旁的小七只能自我安慰,这种婆婆还算是好对付的。

吃完饭,又陪着说了会儿话,把谭氏伺候的心理舒坦了,钱渊这才回厨房,又弄了道水煮鱼片带回院子。

“算你有点良心!”小七吃的嘴唇上一层油,她比谭氏还喜欢吃辣椒,前段时间一直没辣椒,直到前几天才从杭州送来一批,今天饭桌上都憋坏了。

“体谅点吧,没办法的事,她人不坏,就是有点刻板。”钱渊手上把玩着一块淡绿色的砚台,这是过年时候严嵩送他的天砚,流传到后世妥妥能进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倒是如果是前世,你和我老妈肯定聊得来。”

“那当然。”小七哼了声,“我和伯母早就见过面了,对了,伯母让你来相亲,你一推再推……要不是伯母说生病了,你都不肯来。”

“哎呦,都是老妈的错,要不然换个时间点见面,咱俩也不至于沦落到这般地步!”

“我是沦落,你就未必了。”小七擦擦嘴,“估摸着你心里美着呢,放在以前,就算你再有钱,敢领着小三在老婆面前转悠?”

“说什么呢,我是那种人嘛!”

“谁知道?”小七接过钱渊递来的毛巾擦擦汗,“女人的事就不用你来费心了,我会处理好的。”

钱渊斜着眼睛,嘴角勾起一丝弧度,“也就是早点起床,学着烧饭做菜?”

小七没好气的瞪了眼,“你啊,还真以为她想让我学着烧菜做饭?”

钱渊愣了下,这倒是,钱家是书香门第,小七身边大小丫鬟都七八个,哪里有下厨的必要。

小七瞄了眼钱渊,将近两个月了,自己和谭氏正面冲突其实只因为一件事,谭氏想塞两个通房给儿子,而这是如今的小七绝对无法容忍的。

说到底是三观不合,谭氏想打压儿媳妇,采用了这个时代婆婆最常用的手段,这点是小七和钱渊都难以接受的……呃,可能钱渊接受度略微高点,只是不能在小七面前表现出来。

大半个月前那次冲突后,谭氏敏锐的察觉到钱渊夫妇的态度,不再提通房的事,转而在其他方面……而小七也顺从起来,至少不会顶嘴反驳了。

“这等小事你别管了,我不想被这个时代改变,但总归要融入这个时代,你们男人啊,碰到这种情况总想着改变这个时代。”小七歪着头想了会儿,“那天听你说,东南抗倭和历史进程已经不一样了?”

钱渊沉默片刻后点点头,“入京之前改变不大,顶多是戚继光提前入浙,胡宗宪提前上位,之后变化就大了,戚家军应该是提前问世,最重要的是汪直徐海前世应该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其实,台州是我早就选定的地点,不管母亲有没有迁居台州,我都会来。”

小七拿过大茶杯喝了几口凉茶,“对了,之前来台州路上你说过,戚继光历史上就是在台州,是因为这个?”

“还有谭纶,历史上也是抗倭名将,和戚继光并称‘戚谭’,后来升福建巡抚,再次和戚继光合作剿倭。”钱渊随口道:“历史上有大功的抗倭名将也就那么几个,除了戚谭之外只有俞大猷、卢镗,而台州独独有二,意味着台州很可能是接下来倭寇侵袭的主要区域。”

看了眼小七,钱渊笑道:“放心吧,历史走向可能会发生偏移,而且历史上台州城并未被攻破,何况有戚家军呢。”

小七沉默片刻,“这就是你为什么选择台州的原因?”

“不止。”钱渊拉着小七坐下,“最重要的是唐顺之。”

“荆川公?”小七脑海中出现唐顺之那黑瘦的身躯,“他很了不起?”

“从的角度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所谓的唐宋八大家的说法就来自于他,而且他还是心学一派。”钱渊缓缓说:“但我看中的不是这些。”

“两年前在崇德县并肩作战,之后唐顺之迁台州同知,和我一直有书信来往,他可能是最符合标准的那个人。”

“什么标准?”小七好奇问。

“面对东南倭乱,他提出的对策和其他文武官员有不小的区别,他建议编练新军、多加训练、补充粮饷,这些还是寻常,但除此之外,他强调用间,御敌于海上、开海禁通商道,使匪转商……”

钱渊最后下了个结论,“如果我想在台州做些准备……改变这个时代的准备,唐顺之有可能帮的上忙。”

事实上,唐顺之的确是这个时代中少见的,在思维上能和钱渊这个穿越者比肩的人杰。

在过去的数千年里,无数上位者、平民只会低着头看着脚下的土地,但在东南倭乱的关键时刻,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外敌从海上入侵,如唐顺之这样的人杰则抬起了头。

他们看到了危机,也看到了机遇,更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史书记载,唐顺之多次率明军乘船出海击倭,最终病故在海上,临终时如此说,“交战死于阵中,为敌所俘尽忠而死,再或亡于海上,此三者皆无憾。”

“好了,你歇息吧。”钱渊将小七推去午睡,让下人收拾桌子,自己喝了碗绿豆汤,又和杨文、张三劈开一个西瓜,这才出门去了府衙。

这时候的钱渊还不知道,席卷东南的大战很快就要拉开帷幕,而他在这场风暴中上演的无人知晓的传奇,就从这时候正式上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