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十四章 釜底抽薪

我的帝国无双 第十四章 釜底抽薪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十四章 釜底抽薪

羊苴咩城城南龙尾关下,黑压压蛮部汇集。

龙尾关是南诏时期便开始修筑的寨堡,以拱卫羊苴咩城。

这座木栅栏和土堡土城墙组成的关隘东起洱海,西到点苍山麓,钳制从南进入羊苴咩城的交通要道。

而在龙尾关隘上下剑拔弩张之际,弄栋地区,金沙江北渡口处,月夜下,数艘扁舟下水,影影绰绰的上千名黑影依次登船,扁舟送到对岸再回,这千名“武毅营”健儿要十个来回才能尽数来到对岸。

武毅营共千名健儿,是陆宁从各部精选的最强悍战士组成,由川蜀送来的千具皮甲和军器武装,以后会和重火枪营一般,直隶镇南王府,为镇南王直接指挥的亲军。

这千名健儿,人员构成来说,倒是七溪部健儿最多,两百多名七溪健儿,占了武毅营的将近三分之一,而滇东各部来说,也确实镇南王在七溪部声望最高,七溪部从德高望重的老族长兀连兔到小小孩童,都奉镇南王为本部神使先知。

陆宁和第一批渡河的健儿一起过河,虽然他现今和土部沟通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但还是领了王府长史、云南八国宣慰使朱丹臣来,现今朱丹臣对跋山涉水已经麻木,好在跟在镇南王身边,安全倒是不太担心,不会真的从山涧掉下去或是失足落入河中摔死,因为在滇东时,险些发生几次这种事故,都是镇南王救了他。

丹嘉五女还是跟在陆宁身边,不过她们也换上了全新的防具,是贞义女营“轻甲同款”,贞义女营的防具,分为重甲和轻甲,以针对不同环境,在滇南这种潮湿闷热又要爬山涉水之地,送来给丹嘉五女用的是轻甲,卫护住重要部位的皮甲,又极为轻便,不会造成额外的太大负担。

令陆宁有些无奈的是,贞义女营甲具,做得都很美观,就好像其第一要务不是战斗而是为了欣赏女兵美丽风情,当然,筹建贞义女营的永宁心底,本来用意也是如此。

丹嘉五女的轻甲,从质量来说,武毅营的皮甲根本不可比拟,用犀牛皮制作,不管翻范、焙烧、浇注,及多层浸泡碾擀用的油还是碾擀力度缝制手艺,那都是精益求精,这倒很正常,但特殊之处就是其皮甲所加的缎面了,那就五颜六色色彩纷呈了,如丹嘉五女的轻甲,便分别有雪白缎面、火红缎面、青绿缎面、土黄缎面四种,要说青绿和土黄还可说是掩饰色,和大齐军中特殊军种的“伏兵甲”异曲同工,那雪白缎面和火红缎面等等,很多时候,便真仅仅是为了美观漂亮了。

这些缎面,贞义营有裁缝可以进行更换极为方便,而丹嘉五女只能自己动手了,好在更换缎面很是简单,并不是什么繁复的事情。

现今丹嘉五女,便是后世动漫中一般的诱人曲线的红色甲胄,腰间悬挂弯刀,除了皮肤黑一点,倒真是五个威风凛凛的美女战士。

看着夜幕中河面上的小船,陆宁转身,目光看向西北。

大理国来说,山脉和河流是许多地域的天然分界线,而金沙江和其最大支流雅砻江,便将杨氏领土和大理、弄栋、会川、建昌等地分割开来。

弄栋的金沙江北,会川、建昌的雅砻江西,就是杨氏根基所在的善巨郡。

陆宁现今令陆生年领两万多部落军配合重火枪营攻击龙尾关,实则陆宁自己,则领武毅营,渡金沙江,目标便是善巨郡的郡守地——成纪镇。

取了善巨郡,便切断了杨氏和吐蕃的通路,更会令杨实成为无根之木,算是釜底抽薪。

……

出乎陆宁意料的是,对成纪镇的攻击之困难超过了陆宁的想象。

本来按照预想,在龙尾关摆下了数万蛮兵,甚至还有火枪营压阵,明显是全力进攻羊苴咩城的节奏,这也是现今的常理,攻下政治中心,很多时候就代表已经统治这片土地,至于地方豪强,是降是战,那是另一个问题。

是以,便是善巨郡本来曾经防备自己渡金沙江,现今也必然会全力支援羊苴咩城,或者说支援在大理地的战斗,毕竟明显自己几乎全部人马都发动起来攻击龙尾关,派出小股人马骚扰善巨郡根本没有意义,甚至是白白送死。

但却不想,这成纪镇土堡,竟然有数千守兵的样子。

直到陆宁天神下凡似的登上土堡斩杀敌军敌将,由奇袭变成的僵持战,胜利的天平才再次向武毅营倾斜。

是吐蕃人?

砍下一个胖胖头颅后,陆宁微微蹙眉,明显其头发还有喇嘛受戒的痕迹。

不过,现今正是吐蕃灭佛时期,也是藏传佛教自称的一个末法时代,从百多年前开始,延续到现今。

后来的藏传佛教教徒将气温降低造成的种种自然灾害归结为灭佛遭到的反噬,但实际上,吐蕃统治者灭佛,无非也是因为喇嘛群体特权太甚,占据太多土地,而且,对政治权力的要求也越来越甚,这才造成王权和神权的彻底交锋。

而现今来说,大量喇嘛还俗,距离藏传佛教重新兴盛还很遥远。

“杀!”

武毅营健儿,在大王带动下,自是越战越勇。

大齐军卒,便是地方土部,训练口号等等,也都用中原语。

武毅营健儿大多不懂中原语,但浴血厮杀,喊着“杀”字便都感觉勇气百倍。

陆宁只能将这些,归结为文化强盛的必然结果。

……

成纪镇,两千余户上万人口,是善巨郡最大的寨堡,现今黑烟滚滚,但却不是武毅营健儿放的火,而是城内一些暴徒,趁机劫掠,甚至有冤报冤有仇报仇的,本来贫穷被欺压的蛮民,将仇恨的富户杀掉。

反而最后变成了武毅营维系治安,贴出安民告示。

当然,本镇杨家族老杨奉新,也就是作乱的杨尚允之堂叔,也被请出来安民,且被封为大齐的善巨开国男。

不过,善巨郡改为善巨州,州刺史却不由杨奉新出任,由镇南王任命了陆生年担任,当然,陆生年人还不在此间。

善巨郡,是和吐蕃接壤之地,从边患来说,是大理最重要的郡之一,是以,陆宁派出陆生年镇守。

同时,这也是将大齐封的那些男爵和地方官割裂的预演。

大理各州地方官,将会委派流官,由汴京和镇南王府双重委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