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十五章 意想不到的故人

我的帝国无双 第十五章 意想不到的故人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十五章 意想不到的故人

在令杨奉新派出亲族前往善巨各处要求各寨头人效忠时,在成纪镇,从降兵里选了几百勇壮作为临时治安军,也就是捕快,捕头由杨奉新的长子杨新佢担任。

这种子用父名的尾字作为名的开端的起名方式,在云南八国一些部族很常见,也就是父子连名制,其实大齐周边诸族许多都有这种情形,但大理国段、高、杨、董等等都用汉字命名,是以才显得有些特殊。

……

竹楼上,听着朱丹臣话语,陆宁脸色凝重。

朱丹臣也很有些不安,一边说,一边偷偷瞥陆宁。

这两天,他和包括杨奉新在内的善巨诸大家族的领头人、族中代表们闲聊,打听各处情况,这才知道,成纪镇的吐蕃番兵虽然是新来,但却并不是第一批来此的番兵,实际上,陆陆续续的,从成纪镇有许多吐蕃番兵经过。

这些番兵都是杨尚允的亲信引领,也不告诉他们来做什么,又去何方。

不过,杨新佢却跟朱丹臣偷偷讲到,他实际上对这些吐蕃人来做什么很警惕,是以暗中查探过,让侍女灌醉过一个番兵头领,那番兵头领说,他们去的是喜赕。

朱丹臣吓一跳,喜赕是羊苴咩城北的堡寨。

因为大理国东是洱海,西是苍山山脉,所以喜赕和龙尾关,实际就是一南一北拱卫着羊苴咩城。

而听杨氏族人的意思,前去喜赕的吐蕃番兵不在少数,经过成纪镇的就有四五批,每批一两千人左右,谁又知道不经过成纪镇前去喜赕的又有多少?毕竟成纪镇不是什么吐蕃地前往喜赕的唯一通路,听起来,从此经过的吐蕃兵,倒是领这一路的补给而已。

朱丹臣在确定了这些消息为真后,急忙来禀告。

陆宁听后,更是蹙眉,朱丹臣只是以为可能杨氏得到了吐蕃强援,但实际情况,可能比朱丹臣想的更糟糕。

从成纪镇过的吐蕃兵就可能数千上万,那么,喜赕可能就有数万吐蕃兵汇集。

显然,这其中,必然是赵匡胤亲力亲为,才能动员这许多吐蕃兵来支援杨氏。

但是,为什么这些吐蕃兵并没有在龙尾关上亮相,而是囤积在喜赕,甚至,不是囤积在羊苴咩城?

段氏、高氏联军攻克龙尾关再去袭击羊苴咩城,这些囤积在喜赕的吐蕃兵才来迎战?那远不如就驻守龙尾关或是屯兵羊苴咩城城下效果更好。

除非,吐蕃兵就是为了伏击袭击喜赕的奇兵,而且,将这支奇兵当作真正要歼灭的强敌,是以,才数万人埋伏,等待一支不可能兵力很多的奇兵。

想着,陆宁苦笑,如果说,有这么一支奇兵的话,那么,领军人必然是自己了。

或者也可以说,这是自己的惯常手法,领精锐黑虎掏心之类的。

赵匡胤,是猜出自己来了啊!

显然,自己在滇东收复各路部族的手法渐渐传去了羊苴咩城,也传到了杨尚允的盟友,或者说杨尚允的幕后老板赵匡胤耳朵里。

最了解一个人的,可能真是他的敌人了。

赵匡胤,可能日日夜夜都在琢磨自己这个人,立时便极为敏感的意识到,大理地的这位“镇南王”,简直行事就是他那强仇大敌的翻版。

而自己在阵前曾经将他吓得直接落荒而逃。

用数万番兵蹲守自己,他是决心趁机将自己除掉。

毕竟,不管怎么说,除了几百名火器队,还没有大齐正卒大举来援的消息,是以他应该觉得,率本地部族组成的奇兵,不管如何,自己陷入几万吐蕃番兵重围下,也是插翅难逃。

事实,可能也真的如此。

除非自己在发现陷入埋伏的第一时间,也和曾经的他一样,立时落荒而逃。

但自己,应该做不出这等事。

倒是险些被他算计了。

陆宁揉了揉鼻子。

不过,赵匡胤想不到的是,自己的肆意妄为,又更进一步。

确实,从奇兵的角度,本来自己领人翻点苍山袭喜赕,如此,定令龙尾关守军大乱,由此一鼓而下,收复羊苴咩城,也就奠定了整个大理地新的格局。

这才是自己以前率敢死卒奇袭的正途。

但现今,自己却率奇兵远离大部队,跑来袭击善巨。

也确实,其实就算现今夺下这成纪镇,但如果羊苴咩城一战失败,杨氏反攻倒算,自己和人数不多的奇兵,很容易被困在这金沙江北插翅难逃。

而自己来袭善巨,是对羊苴咩城的战事极为有信心,重火绳枪营在攻防战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倒是不能带着其东奔西走,那样不但疲于奔命,而且在野外遭遇对方突袭的话,重火绳枪营容易吃大亏。

但攻防战就不同了,更莫说本身己方军力就占优。

只是却不想,自己还是有些小瞧赵匡胤了,他竟然孤注一掷,动员了数万吐蕃兵入大理,这可能是他现今能动员的吐蕃兵的极限了。

就为了蹲守自己。

不过,真被他埋伏成功的话,想来他觉得,什么都值了,眼见他争天下已经无望,现今,却是突然发现了一丝曙光。

这大理山长水远,地势难行,流动人口极为罕见,是以除了在羊苴咩城,却是密监没安插什么细作,成本远远大于收益。

这才使得,吐蕃兵大举进入大理之事,自己后知后觉。

赵匡胤虽然是走了一步险棋,但也是给自己出了个大大的难题。

现今再从川蜀调动援军,可是远水不解近渴。

陆宁琢磨着,一时难决。

朱丹臣也是第一次看到陆宁脸色这般凝重,心下更是忐忑。

便在这时,外面脚步声响,丹嘉的声音,“主上,我们搜城抓到几个人,看起来,是中原人,他们有许多吐蕃贼保护,可是伤了我们许多人!”

说话间,红色倩影走入,正是丹嘉,她嘴里说着“伤了我们好多人”,俏脸却全是喜色,显然,知道抓到了大鱼,至于己方死伤多少人,她才不在乎。

陆宁呆了呆,说:“带来见我。”

丹嘉五女,作为作为小部蛮兵的将领还是够格的,这几天严查城内可疑人员,她们五人自告奋勇,也领着一队士卒挨家挨户盘查。

一来人手略显不足,二来丹嘉这五个女子,在安南时都是巾帼不让越南须眉的主儿,在这种蛮地作战,清剿敌人维持治安等等,她们也是游刃有余,是以陆宁也就应允。

看丹嘉喜上眉梢的样子,显然她觉得自己立了大功。

因为厮杀太激烈,是以丹嘉才觉得她们抓到的人,肯定是什么大人物。

等三四名吐蕃人打扮但被捆得五花大绑的男子被推上来,陆宁突然一怔。

“你,就你,不要躲了,站前面来!”陆宁指了指,一直弯腰低头站在最后面的一个男子。

贞明立时狠狠一脚,将那名男子踹的一个趔趄,也自然踉跄到了众人之前。

贞明是五个越南女婢中个头最高最为强健的,脾气也最火爆。

比起丹嘉和矫国开始便想暗杀自己谋财害命到现今卑躬屈膝,比起一直阴沉像巫婆般难以琢磨的瞿国,以及年纪最小,还多少有些少不更事是以唯丹嘉马首是瞻的歌翁,贞明脾气火爆,但却也最真实,而且,多少还有些国恨家仇的觉悟,有想念故乡的感情。

是以,陆宁倒是对她印象最好。

不过,随之,陆宁目光便投注在被贞明踢出来的男子身上,随之哑然失笑。

这,可不正是赵光义吗?

当然,现今他还叫赵匡义。

十几年未见,赵光义又黑了许多,也苍老了许多,说起来,也就三十多岁年纪,却已经两鬓微微发白。

虽然仅仅阵前见过少年时的他,但赵大赵二,每两三年细作都有最新画像传来,是以,自己绝对不会认错。

“你竟然没走,是准备留在城内,等待你兄长来,里应外合击破我么?你倒是有一条铁胆,只是,脑子还是不太灵光。”陆宁无奈摇头。

想也知道,其实吐蕃兵溃败,很多大股小股的兵勇逃离,武毅营也只是象征性追赶了一下,赵光义如果混在溃兵里,根本不会滞留在成纪镇。

他留在成纪镇,当然是准备做内应,等他兄长大队人马到来。

不过,应该也是脑子一热的结果,毕竟,这也太危险,自己必然挨家挨户搜捕。

他大概也没想到,城内局势能这么快就安定下来吧。

赵光义脸如土色,但凝视陆宁,并无屈服之意。

陆宁点点头,最起码,这个高粱河车神,在这一世,跟随其兄开发吐蕃四边,三十多岁,却是满脸风霜之色,已经颇显老态,但看起来,也没什么怨言,比起历史上,倒是可敬多了。

很多人,随着身份地位不同,心态便会发生变化,一名谦谦君子,谁又能说,权势熏天之后,不会变成恶魔?

人的内心,有时候自己都难以琢磨,更莫说旁人。

“看来我要在这成纪,静待你兄长了!”陆宁微笑,说是这么说,心里则暗暗有了计较。

赵光义只是咬牙盯着陆宁,一言不发。

陆宁笑笑,估计赵匡胤在杀死自己之前,也不会告诉任何人他心中的猜疑,不然,齐国大皇帝在此,怕对二赵、吐蕃及杨氏来说,带来的会是负面效果。

赵光义,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