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十六章 疑兵之计

我的帝国无双 第十六章 疑兵之计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十六章 疑兵之计

俘获赵光义的第三天,陆宁就来到了龙尾关下。

而此时,恰好陆生年刚刚攻破龙尾关。

陆宁令陆生年按兵不动,又几日后,武毅营也抵达了龙尾关。

武毅营统领段思聪,打听清楚镇南王比自己等早到的具体天数,立时咋舌不已,不过,跟随镇南王和外敌作战之后,对这些不可思议之事,倒也渐渐习惯。

其实段思聪和陆宁这个“世子”的爷爷,谥号至道广慈皇帝的上上任大理国主同名,不过大理诸族,并不在意这些,用先人名字为名,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尊敬,当然,亲族是不许如此的。

而段思聪虽然姓段,但和段氏皇族已经远的不能再远,真按照辈分的话,他大概是陆宁这个“世子”的叔祖辈,饶是如此,段思聪最近,也在考虑改名一事,毕竟从乡间野娃变成了有品级的官员,更跟随在镇南王身侧,还和镇南王的祖父一个名字?这就需要避忌了。

不过段思聪也不明白,他率武毅营抵达龙尾关后,镇南王继续按兵不动,也不知道在等待什么。

……

陆宁率领神火营、武毅营及诸部联军进入羊苴咩城的那一天,是奉天十五年七月二十。

初秋季节,在北方的话还很炎热,但大理定居实在是风水宝地,真的是冬暖夏凉,一年四季如春,只是这个季节,通常阴雨绵绵,但联军入城之日,却是艳阳高照,一整天都没有阴天过,甚至云彩都很稀少,令人啧啧称奇,很多羊苴咩城里的老人,说起,好像段氏先祖立国之日也是如此。

杨氏早已裹挟着一些大户逃离,不过,倒也没破坏大理城,烧王宫之类,毕竟,不能将事情做的太绝。

至于陆宁,令联军按兵不动近一个月,实际上,他每天晚上都会潜去喜赕附近观察,直到喜赕的吐蕃番兵匆匆撤离,这才下令联军攻袭羊苴咩城。

显然,赵匡胤得到了成纪镇被自己奇兵攻陷,弟弟赵光义被自己俘获后,自己又率军离开的消息。

而联军攻陷龙尾关,却按兵不动。

自是在等待强援,来歼灭喜赕的吐蕃军马。

赵匡胤,这才匆匆撤离。

陆宁并没有从川蜀调动军马过来的意思,如果赵匡胤坚持不退军,也只能和他硬碰硬较量一番。

只是,那必然是一场血战和苦战,不到万不得已,归附自己的诸族勇壮,自己并不想他们白白牺牲掉大量性命。

当然,大理诸部和赵匡胤的吐蕃盟友两败俱伤,也许反而从大齐利益来说是最佳选择,是以,如果赵匡胤坚持不退兵,那也只能说是天意如此。

至于万一大理诸部损失太过惨重而对支持自己后悔,那也是后话。

不过,赵匡胤终究还是退兵了。

一场血战得以避免。

……

大理王宫挂上了镇南王府的匾额,门口两个石狮子冷眼旁观,再次见证了历史变幻,这里已经多次易主。

段氏自认中原后裔,是以段氏期间王宫建筑风格日趋中原化,但又因为大理崇佛,是以,王宫是大唐殿堂和佛塔融合的建筑群落。

现今,各个殿堂及佛塔,全部改名。

虽然短短时间,但陆宁这个镇南王也可说是段氏复国,是以,将殿堂佛堂更名也好像顺理成章。

寝殿被更名为“银安殿”,这是后世戏文里王府议事之所,陆宁倒觉得用来做自己这个“镇南王”寝殿的名字很不错,而这座寝殿是大唐那种高飞檐结构,只是进只有大概三间,面阔五间左右,比汴京皇宫殿落小了几号。

从来到大理地,陆宁好久没在这般舒敞的建筑里休息过了,是以,等仆从冲洗粉刷过几日,陆宁便住了进来。

银安殿前的“万和殿”,和银安殿是整个王宫最主要的两栋建筑,万和殿,也是陆宁这个镇南王的议事之所。

不过,陆宁还是喜欢在银安殿旁的侧殿召见隶属镇南王府的诸官。

从川蜀虽然没有来援军,但王府属官来了一批。

虽然比起大理国主,这“镇南王”好像低了一阶,从藩属变成了大齐封王,但那也是开府的封王,属官自然不少,从长史、司马到各曹总务(参军事),配备极为周全。

当然,王府属官,陆宁也任命了一批当地人。

至于构想中,云南东道和云南西道的行政区,倒也不急,最起码,也要降伏了杨家后再说。

昨日,杨家派来了使者。

看起来,好像是因为赵匡胤已经引军退出了大理境。

杨尚允为了此事气急败坏,甚至斩杀了赵匡胤留在他身边的一名使者,还令自己的使者将头颅带了来。

显然,赵匡胤很怕他好不容易积攒的力量在大理被自己派大军包了饺子。

如果他领入滇南的吐蕃番兵损失惨重,他在吐蕃部落中的地位,也必然不保。

甚至可能被敌对部落攻袭,将他和盟友部落彻底击垮。

而杨尚允,自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是以,万念俱灰下,甚至杀了赵匡胤的使者,希望能取得自己这个“镇南王”的赦免。

陆宁倒是有些无语,这些古人,有时候还真一根筋,其实杀了赵匡胤使者明志,送来人头取信自己,倒不如看起来还维系和赵匡胤的暧昧关系,这边向自己请降,那么,自己很可能为了避免胜负未知的恶战,而接受他名义上的效忠。

但他和赵匡胤决裂,看上去便等于没了退路。

当然,杨尚允也留下了他自己认定的护身符。

朱丹臣接见其使者时,杨氏使者就说,曾经自称世子妃的女子,好像是假的,杨公准备将其处死,此外段素明荒诞不经,自称有先皇遗命,结果是假冒,也会被送来请罪。

杨尚允可以将段素明送来,但看来世子妃,他认为奇货可居,如果不赦免他,这位世子妃,他便不会杀掉或送来羊苴咩城。

陆宁也在琢磨,这杨尚允,自己该怎么处置。

包括赵匡胤,如果发现自己大军并未入滇,必然不会善罢甘休。

处理不好的话,分分钟,这俩还是会搅和在一起,哪怕杨尚允杀了赵匡胤的使者。

而且,赵匡胤发现真相会气得吐血吧,他以为很了解自己,但是,还是自己更了解他,小手指都没动,就吓退了他,又如何不令人郁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