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二十五章 专办司 (上)

我的帝国无双 第二十五章 专办司 (上)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二十五章 专办司 (上)

陆宁也没想到,杨昭见到自己,就跟见到鬼一样,第二天就称病,但事情也做得漂亮,他名义上,还是这专案司的主官,一应文函,只要专案司送去的,他都一律画签,也就是,事情由代理衙司的文总院做,权限却是他杨少卿的权限,且杨少卿承担一切责任。

大理寺,在本朝地位得到空前提升,和六部一样,升为从二品机构,大理寺卿,也是重要的内阁通政之一。

作为次官的大理寺少卿,则为正三品官员。

齐制下的大理寺,更像是后世检察院和最高法的复合体,刑部,则对各地包括大理寺的最高等徒刑及死刑判决进行复核,同时也有一定的立法权。

此次的专办司,陆宁点名要杨昭任主官,本来就是想怎么暗示下这个老朋友,令自己拿到专办司的主导权。

毕竟,就算化身文总院,但身为圣天子,也不可能要臣子指挥自己做东做西,一直以来,“文总院”也是独当一面,都是自己作为主官行事。

但这临时衙司,自己的官位,又不足够作为主官撑起来,所以,才用了杨昭。

却不想,杨昭,显然是认出了自己。

看来,因为当年他任海州刺史时就和自己相识,且和自己十分熟稔,是以,就算自己改头换面,但神态动作之类的,还是瞒不过他。

当然,也是因为自己没有刻意隐瞒,本来还想流露更多的信息给他呢,只是没想到,根本就不需要。

杨昭,也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了。

说起来,在后世的话,杨昭怕会光明正大的成为变性人,现今他,只能靠学魏晋之风掩饰他的真实性取向,他的龙阳之癖,和一些权贵玩够了女人而喜欢清秀男童,又是另一回事。

可能也是这种生理原因,使得他变得极为敏感,一个敏感而又聪明的人。

……

“陆大平案专办司”的临时衙司设在了汴京客栈市城分号。

东海百行旗下的汴京客栈,在汴京城,就有三家分号,外城一家,市城两家,也可见现今汴京城之繁荣。

历史上,汴京号称过百万人口甚至鼎盛时到了一百五十万人口。

但实际上,就算这个数字没有夸张,但有宋一代,都喜欢囤积禁军在京师,禁军最少的时候,王安石变法后,京城禁军裁撤到十余万,加家属跌破了四十万,变法之前,禁军加亲属的人口从未跌破过四十万,五六十万甚至七八十万都是有的。

而现今汴京的繁华,禁军及家眷的比例,却显然不是什么决定性的力量。

本朝沿袭唐制,京城禁军并不多,京戍大营五万禁军,且有一万为预备卒。

如唐时一样,本朝戍边禁军,同样精悍,且军械供应上,和京戍大营差距不大。

和唐时不同的是,本朝戍边禁军的统帅,并不是一方藩镇,不理地方事务。

本朝圣天子,信奉兵在精而不在多,认为只要武器精良,士卒勇敢善战,指挥有方,辎重顺畅,那么,一个士卒,可挡百人。

东海百行旗下,可不知道多少匠人,正日夜不停的为禁军打造铠甲和军械。

箭矢之类,更是已经批量生产,且以煤炼铁,模具出品,产量比前代得到了空前提升。

倒是三大边营,河北大营、河东大营和陕西大营,其铠甲兵器,还是由熟练工匠千锤百炼,如此供应便慢一些,披甲率虽然稳步提高,但要追上京戍大营,还要假以时日。

其他大营中,镇邕州的岭南大营,供应又稍好一些,且岭南大营在邕州失陷重新整编时,就少用南汉之卒,而更多的,征募周边土部雇佣军。

实际上,东海百行现今的大部分利润,都消耗在为齐国提供武备上。

因为东海百行供应的军械,都是采取极低利息的分期付款方式,使得齐国财政不至于太过拮据。

当然,如果从更高的层面看,现今齐国渐趋稳定,百业呈新,肥料、新农具、新技术,使得农业、手工业生产力比之前代都有提高,且每年,都会步上一个新台阶,更有渐渐繁盛起来的海外贸易赚取更多的资源。

尤其是,以煤炼铁,模具规模生产的,不仅仅是箭矢,还有民用品,如各种新式农具,而且,本朝对铁制农具进入民间,是一种极为鼓励的态度,批量生产的农具大大降低了成本,长江以北最早的齐地,州县甚至用极低廉的价格租农具给买不起的农人,秦地、川蜀及江南、岭南,也在逐步跟进。

但民众生活水平,也就是维持大部分人的温饱,还有许多人,挣扎在饥饿线上,饿不死,但也未必能吃饱,虽然刚刚结束乱世,民众对此已经极为满足甚至感天谢地,但实则更强大的生产力创造的剩余价值,多用在了武备上而已。

比如,匠人比例大大提升,农人就会减少,由此也就抵消了一部分,农具、肥料、新技术,带来的粮食产量的提升。

现今勒紧腰带,是为将来造福,对此,陆宁只是从不明讲。

不过大城市,在这种发展中,自是大大得益。

工匠、雇工、行商的增多,使得大城市市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汴京城的繁荣,便可见一斑。

市城两处汴京客栈分号,专办司征用的这处全名为“东海客栈汴京丙记”,是三个客栈中最小的,有小院两间、套房十间,单房二十间,大通铺五大间,加货仓数个,其中每个大通铺间,最多可睡二十个人。

丙记分为三个院子,最前面临街是两层酒楼,酒楼两旁,又有两个雅致小院,对街对内都有门通行,是丙记最好的客房,酒楼后的中院,又有一两层楼,二楼是十个套间,一楼和院中厢房都是单房,中院之北的后院便是大通铺的五间大房。

不过平素中院和后院的门是锁死的,睡大通铺的苦哈哈,或是贩夫走卒,或是能住前院和后院的商贾所带的雇工,也根本不会在丙记酒楼用餐。

现今,天字一号小院,成了专办司议事及提审人证、人犯之地,天字二号小院,原本该当是临时衙司主管杨少卿的休息之所,现在陆宁光明正大住了进去。

地字号开头的套房,为专办司其他官员临时居所,本次专办司除杨昭和陆宁外,还有八名官员,是以,也有两个套房空了出来。

玄字号开头的单房,住进了临时抽调入衙司的吏员及差役,共有三十多人,两人住一间,倒也够用,还空出了四五间房。

整个临时衙司,官员吏员差役加一起,足足近五十人,能顶上一个小县的县衙了,可见上方对此案的重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