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的帝国无双 > 第二十六章 专办司 (中)

我的帝国无双 第二十六章 专办司 (中)

作者:录事参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2:44:16

第二十六章 专办司 (中)

我的帝国无双正文卷第二十六章专办司天字一号院的厅堂,此刻晨曦刚刚散去,陆宁召集了众官员议事。

分别是大理寺推丞曹翰,科主事王桐、王嗣宗,评事张横、慕容德业、薛蒲,录事王赫北,市城巡检司总捕头杨雄,此外,旁侧还有录事王赫北手下的两名吏员在旁记录,最终归档时,就需要王赫北审核一遍了。

“陆大平一直三缄其口,依本官看,还是打得太轻,就该大刑伺候!”曹翰冷哼了一声。

王桐立时在旁附和,“推丞说的是,这等凶顽,就得往死里打!”

陆老大,也被提到了这专案司,关在后院柴房中。

后院大通铺,本就是为犯人们准备的临时牢房。

旁人或附和,或如同王嗣宗一般不吱声。

“我看不妥,若打死了他,可就断了线索。”说话的是慕容德业,刚刚及冠的一个年轻人。

他是河中大营招讨使慕容延钊的长子,因为身体不太好,令其父很是失望,长叹息自己这长子“虎门犬子”,倒是二子慕荣德丰,年纪虽小,但习韬略,善弓马,很得慕容延钊欢心。

慕容延钊,也是陆宁最得意的悍将之一。

当年汴京一战,李重进逃亡,陆宁单枪匹马,和李重进留守汴京的军卒并肩而战,慕容延钊就是汴京留守韩通的部下,汴京战后,慕容延钊跟随韩通降齐。

说起来,韩通、慕容延钊镇澶州时,陆宁本来正要征伐,双方正要兵戎相见,李重进西路军便大败特败,赵匡胤兵锋直抵汴京,使得陆宁和韩通、慕容延钊,变成了一起守汴京的战友。

其后,慕容延钊参与了西征,攻克河中府的战事中表现不俗,后又经历扬州之战,一路迁升,由神武军统领、陕西大营副招讨使迁升河中大营招讨使,成为陆宁麾下的一路统帅。

河中大营,虽然不及河北、河东及陕西三大边营重要,但却也是京城到秦地的最重要节点,而且,北方更要威慑党项人、钳制北汉,禁军三万,和川蜀大营一样,是边营中,仅次于三大营的兵力。

邕州的岭南大营,陆宁虽然对其也很重视,但禁军编制,不过一万军卒。

又如川蜀、江南、湖南、闽南、淮南五大营,川蜀三万、湖南两万,江南、淮南和闽南大营,都是各一万军卒。

精锐兵卒,几乎都调去了北方,不过,禁军总兵力,大体在二三十万数,比之前代,大大降低,要跟后世比,就更是少的可怜。

当然,各州州兵,虽然屯田半农半兵,但如今训练和往昔截然不同,尤其是北方各州,军制革新最早,现今几乎都可充作禁军的预备役。

而且现今来说,北方及西北边营,也并不缺马,北方及西北,都有前朝牧场,又可向西北诸族购马,宋时因为西夏反叛,西北和北方贸易通道全都被堵塞,牧场又因为收益低纷纷被开发成农田,许多官员又虚报农田还是牧田,借养马而发横财,才使得北宋中后期,马成了大问题。实际上,便是北宋初,赵光义伐北时,优良军马还充足的很。

虽说本朝也肯定会将牧田变农田,养马地终究还是要河套及塞外诸地,但现今自然还不行。

看着慕容德业,陆宁胡思乱想着。

随之才发现没人说话了,陆宁点点头:“慕容评事说得不错,我看那陆大平已经遍体鳞伤,再打,也打不出什么了。”

显然自己下圣谕组“专办司”,使得京兆府大惊,这才知道自己心思,那“陆老大”,被转押来专办司时,都已经血肉模糊,显然这两天被拷打的不轻,但却也没交代出什么有营养的东西,毕竟京兆府也不知道这个“陆大平案”到底是要查些什么,只是令“陆老大”交代欺男霸女的罪行。

陆宁说着话看向杨雄,“杨捕头,你寻人,好生为陆大平医伤,更要防他自裁。”

杨雄忙点头应是。

杨雄心里隐隐觉得,自己这总捕头,突然变成了八品官员,应该和这文总院有些关系,毕竟,事情没有这么巧的。

刚刚帮文总院打了那“陆老大”,转身没几天,就有圣天子朱批的内阁革制谕令,各京、府、州、县总捕,授为命官,京城总管捕头,为正八品,府城总管捕头,为从八品,州城总捕头,为正九品,县城总捕,为从九品。

真是祖坟冒青烟,想不到,身为差役,竟然有一天,会被授官?

可是,如果单独提拔自己也就罢了,这明明是圣天子首肯的革制之令,非要给自己脸上贴金觉得自己是源头,也太过滑稽。

可不管怎么说,文总院是自己的贵人无疑。

杨雄后来,也打听过这位文总院,却没什么人知道他,好像一直在外地治蛮,而现今上使院都裁撤,这位文总院应该也处于赋闲状态。

却不想,转眼自己就成了他的直属手下,虽然只是暂时征调,杨雄也心里暗暗打定主意,拼了老命,也要办好这个差事。

“也要防他被灭口。”慕容德业突然插了一嘴。

陆宁微微一怔,看向慕容德业,其实自己让杨雄派人盯着,防陆大平“自裁”,何尝不是在防备他被人谋害?

“这陆大平,做生口买卖能做到花名‘陆老大’、‘镇市城’,他一个市井无赖,又哪能如此?圣天子震怒,想来也是要专办司查出和他牵涉的官员,其中,未必就没有人,不想杀他灭口。”慕容德业边想边说,说完却见大家都直勾勾盯着他,其中,更有两名顶头上官,大家的眼神,多是你异想天开的样子。

慕容德业立时便有些惶惶,起身对陆宁和曹翰躬身,“下官有些走神,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思虑不周,两位大人海涵。”

陆宁心里轻轻叹口气,这孩子,就是太缺乏自信了。

不过想想也是,慕容延钊更偏爱文武双全的次子,慕容德业作为大哥,只能拼命努力,既然武不成,便从文,但偏偏,他资质平平,参加几次道试,都没能中举。

现今,只能凭父荫补进大理寺,做了个小小的九品评事,慕容延钊心高气傲,对这个儿子又哪里还能有好脸色了?

而且听闻这慕容德业也是经常走神,词不达意,上官对其风评不怎么好。

不过,看来道听途说终究不可取,这慕容德业不能文也不能武,可能还有些神经质,但心思却很缜密,未必不是个人才,他的主官,怕思路往往不和他一个频道而已。

陆宁随之点点头,笑道:“慕容评事说的不错,杨捕头,你就派人加倍留意,防他被人谋害。”

杨雄忙答应。

本来蹙眉想说什么的推丞曹翰,听陆宁如此说,就没有说话。

他虽然和陆宁同是四品官,而且他是正牌大理寺官员,陆宁只是临时派了个不常设的巡检郎,但杨少卿既然有话,要文总院代理专办司事,陆宁就是首官。

慕容德业却呆了呆,立时有些激动,“谢总院大人!”甚至落座后,暗暗用力挥了挥拳,孩子气十足,显然从小到大,因为弟弟的优秀,父亲的偏心,使得他一直活在父亲和弟弟的阴影下,还从来没有在这许多人面前,得到过肯定。

说起来,他父亲是一方统帅,他却老实的如同乡下少年。

越看这慕容德业,陆宁倒是越喜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