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四十二章 凭什么?

乱世栋梁 第四十二章 凭什么?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四十二章 凭什么?

钟离,守军正在加强城防,加固城头战棚,并堆积更多的滚木礌石,在城墙后地面搭建箭楼。

又抬来气味浓郁的“金汁”,并堆上柴禾,准备给不速之客以“热烈欢迎”。

不速之客是梁军,来自淮水上游,因为沿淮烽燧已经通过烽火示警,让钟离守军知道即将有敌人从上游顺流而下。

如今是汛期,在淮水上行船可不安全,但船也走得快,梁军乘船过来,目标必然是钟离,对方不走陆路走水路,行军速度会很快。

一定是想赶在援军抵达前,攻下钟离。

钟离守将已经派人求援,援军定会陆续抵达,所以,守军只需要坚守数日,就能击退来犯之敌。

对此,城中魏军上下都很有信心。

钟离可是坚城,四周有灌水壕沟,即为护城河,当年,魏国十余万大军进攻钟离,将其围住,城内梁军不过数千,硬是守了数月,守到援军抵达。

所以,当年梁军能守钟离数月,那么现在,他们守上几个月,也不成问题。

守军在城头忙碌之余,看着北面一片汪洋,这是暴涨的河水将城外地面淹没,化作一片浅水泽。

每年夏秋雨季,淮水都会上涨,若雨水多,还会发大水,所以淮水两岸每年这个时候都极易被淹,钟离地界河段也不例外。

每年这个时候,河水常淹没河岸,向南侵袭、逼近城墙。

漫上岸的河水会形成浅水泽,深不能行大船,浅不能走车马,人走在里面,水过膝盖,泥泞难行。

现在,河水就已逼近城墙,尚有十余步宽的地面未被侵袭,人站在城头北望,眼前一片汪洋,原本的河岸已经分不清了。

所以,北面城防不需要额外加强,因为来袭梁军登岸后,不可能从这个方向对钟离发动进攻。

一切准备就绪,日上三竿,随着城楼上号角声起,守军看到西面淮水河面上,出现了许多船只。

梁军来了。

守将下令只留一门,供出击之用,其他各门堵死,严阵以待。

却见梁军战船径直驶来,在钟离正北方向靠泊,守军将士见了,只想发笑:你们想做什么?那里距离城墙,还远着呢!

梁军战船靠泊之处,为原本的河岸,只是河水大涨后在远处看不出来,吃水深的大船,就只能靠泊在那里。

然后你们一个个游过来攻城?

城头上的人们,越想越觉得荒唐。

远处梁军船只越聚愈多,密密麻麻如同浮在水面的水寨,城头守军就等着,要看这些不速之客如何跨越浅水泽来攻城。

不知过了多久,梁军“水寨”传来鼓声,随后,大量竹筏向钟离驶来,守军见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竹筏?划竹筏攻城?你们疯了么?

虽然对梁军划竹筏攻城的行为觉得奇怪,但守军还是做好准备,点火熬“金汁”。

他们判断梁军是想用通过长竹梯来蚁附攻城,既如此,自己作为“主人”,金汁是要管够的。

渐渐地,城头弥漫着臭味,虽然熬“金汁”的大釜已经加了盖,但依旧遮挡不出臭味四溢。

士兵们忍受着臭味,却见大量梁军竹筏停在距城百余步外,不在前进。

随后,竹筏上的梁兵下水,站在不深不浅的水中,将竹筏头尾拼接,又在两边打桩、固定。

渐渐地,一道道栈桥成型,和远处“水寨”连接起来。

栈桥近城的这一段,也渐渐被竹筏拼接成一座“码头”,码头越来越大,如同矩形平台,周围打上密密麻麻的木桩,看起来颇为牢固。

守将判断梁军是要以此为平台,在其上建造攻城器械,但想不通:平台距钟离北城墙,还有百余步。

这距离,射箭都很难射死人,梁军即便在平台搭建了攻城器械,譬如云梯、临车,那要如何穿过水泽接近城墙?

若是要继续搭栈桥靠近城墙,倒是个办法。

但越靠近城墙,就越容易被强弩射个透心凉!

守将调来许多弩,让士兵们做好准备,眼见着已是中午,便安排伙夫生火做饭,先给士兵们填饱肚子再说。

许多人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城外水泽里的梁军平台,不以为然:靠竹筏就想攻城?笑话!

城外水泽上平台,材官将军李笠正在开现场会,召集诸位工头,商议各项事宜。

他的材官营,就是战场施工队,现在工期紧,诸事繁杂,所以自己得现场坐镇,进行人力、物资的调度。

张铤负责调度,梁森和部曲们做监工以及‘保安’,黄和材官营的老兵做工头,齐心协力,要在明日天亮以前,把‘工程’交付。

“不要以为,钟离是孤城,我们可以慢慢攻,错!”

李笠手里拿着个炊饼,一边吃一边说:“对于魏国虏而言,现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机会,他们已经占了淮南门户,必然会增兵,染指淮南更多州郡。”

“寿阳被官军收复,现在又攻到钟离城下,魏国知道了,怕不是要调动援军连夜南下,所以,我们必须快,一定要快!”

“很多人,都认为快攻钟离很难,现在,我们就用事实告诉他们,并不难!”

“明日日落,我军将士要在城里吃夕食!”

涡阳城外,魏军宿营地,新任淮南经略使辛术,从突围至涡阳的钟离士兵口中,得知一个消息:昨日,钟离失守。

梁军只花了两日,就攻破钟离,第一日乘船抵达钟离城外河边,只是做攻城准备,第二日才攻城。

辛术有些回不过神,看着一身血污的士兵,问:“是城中有人做内应?所以梁军里应外合,攻入城中?”

“回节下,城中并无内应,梁军是强攻,我们没挡住。”

“城外强攻?一天你们都没挡住?一开始是夜袭?”

“不是,他们是一大早靠近钟离,然后开始攻城,我们挡不住,只能突围。”

“当天攻城,当天破城...”辛术闻言觉得奇怪,其他将领也觉得纳闷。

钟离这种坚城,哪里是一天就能攻下的?一个月能攻下来,都可以称作神速了。

但事实就是梁军两日之内攻下钟离。

有些士兵在城破时突围,泅渡过淮,到了北岸一直往北走,碰到游骑,便来到涡阳报信。

率军南下的辛术,得以知道这个坏消息,具体经过,士兵大概描述了一下。

梁军乘船而来,在钟离北边靠岸,然后在被水浸泡的城北郊外搭建栈桥、平台,然后搭建攻城临车。

然后,以平台为起点,架起许多独木桥,那高大的攻城临车,同时走在几条独木桥上,向城墙靠近。

这些临车很高大,顶部吊桥踏板也很长,在距离城头三四十步位置就放吊桥。

吊桥砸下来,砸烂城头战棚、砸死不少人,然后临车内的梁兵经由吊桥登城。

因为同时进攻的临车有四座,上有弓箭手不断放箭,而登城的梁兵很多,所以守军守不住城头,被对方汹涌而入,很快攻入城内。

虽然钟离也有内城,但猝不及防之下,没能守多久便沦陷了。

士兵们的表达能力不太行,所说战况十分琐碎,辛术和其他将领只是勉强听懂梁军的大概攻城过程,细节完全无法理解。

但可以确定的是,梁军能够短时间内搭建好攻城临车,搭建栈桥,然后克服城北水泽的影响,对钟离进行强攻。

而且,还有另一个坏消息传来:寿阳失守了,按着梁军走淮水来攻寿阳的事实,寿阳是在钟离之前失守的。

似乎梁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寿阳。

这让辛术不由得错愕:这么快就破城,感觉是不费吹灰之力。

寿阳、钟离是淮南重镇,也是淮水的两个南岸门户,如今相继丢失,辛术这个淮南经略,就没有经略淮南的可能了。

然而,就只差那么几天。

涡阳距离钟离,不过两三日路程,若钟离能坚持两日,率军南下的辛术就能抵达钟离附近。

可现在已经晚了,梁军的动作太快,攻城能力让人震惊,赶在辛术率军渡淮前,拿下两座坚城。

于是,魏国在淮南的两个门户,就这么丢了。

“能有如此表现的,必然是精兵,我部兵马即便渡淮,也无可奈何...”

辛术看着南面天空,长叹一声:“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轻松拿下淮南,结果...且看齐王如何决断吧。”

一名将领上前:“节下,末将立刻派人到颍川,向大王禀报。”

“不,我亲自去。”

辛术随后做了安排,准备前往颍川,向齐王高澄禀报淮南军情。

先前,天子下诏,渤海王高澄进爵齐王,而率军攻打颍川的慕容绍宗,因为意外身亡,于是齐王高澄亲自南征,抵达颍川督战。

辛术昨日得知,数日前颍川守军投降,现在他打算赶在大军回师邺城前,争取说服齐王对淮南用兵。

趁着大军尚在河南,而梁国淮南地区不稳之际,挥师南下渡淮,将淮南拿下。

他再次看向南方,只觉机会难得:机会稍纵即逝,若是错过了,就不知何时再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