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四十三章 当务之急

乱世栋梁 第四十三章 当务之急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四十三章 当务之急

颍川,这座被堰坝围了一圈的城,在水中泡了大半年后,终于迎来了和平,守城一年的西魏兵,在援军迟迟不到的情况下,向围城一年的东魏军队投降。

虽然东魏军队已经开堰放水,但被水泡了大半年的土地依旧泥泞,围城堰坝边上高地,大帐内,齐王高澄和心腹议事。

年轻的高澄已经收复颍川,是成为相国以来,分量不轻的功勋,足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此刻春风满面。

却因昨日新任淮南经略辛术拜见,主张挥师南下,攻略淮南,于是高澄想听听心腹的意见。

“辛公劝寡人挥师南下,说全据淮南正在当前,诸位以为呢?”

散骑常侍、中军将军陈元康建言:“大王,下官以为,弊大于利。”

“此话怎讲?”

“大王自辅佐朝政以来,尚未立下大功,如今收复颍川,功勋足以服众,若再取淮南,成事当然好,可万一战事不顺,恐怕晋阳诸公,又要说怪话了。”

陈元康所说“晋阳诸公”,指的是晋阳霸府武勋,高家的霸府在晋阳,晋阳诸公就是当年随高欢一起征战的六镇武勋们。

这些人只服高欢,不怎么服高澄,其中最极端的侯景,一听高欢去世,立刻反叛。

陈元康见高澄不置可否,继续分析:“大军出征在外,已有一年多了,将士疲惫不堪,若再南下,恐怕士气不振。”

“再说,如今是夏秋季节,淮南多雨,大雨一下能下个十余日,若大军顿足坚城之下,又被雨水浸泡,不仅空耗粮草,还极易爆发瘟疫。”

“淮南之地,本就为萧氏所有,既然梁军已经攻下寿阳、钟离,大王何必再去纠缠...若有闪失,反倒不好。”

“如今,侯逆乱梁,朝廷已尽得淮水以北梁国州郡,至于淮南,非当务之急。”

陈元康说着说着,声音变低:“大王,如今当务之急,是行王霸之事,届时君臣名分一定,晋阳武勋,邺下朝士,均对大王俯首称臣,这不比淮南重要得多?”

旁边,另一个心腹崔季舒,附和陈元康的意见:

“大王,淮南虽好,此时却非易得,梁军此次接连攻下寿阳、钟离两处坚城,可见必为精兵,大王渡淮与其鏖战,费力不说,还耗时。”

“如今王师收复颍川,但西贼仍据周边数地,若大军南下,西贼极易死灰复燃,萧氏无道,迟早兄弟阋墙,届时淮南也有机会去取,何必急于一时。”

两名心腹所说,正合高澄心意,他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取而代之,也就是受禅称帝。

邺城那个废物“狗脚朕”,早该让位了。

而那些桀骜不驯的晋阳武勋,确实让高澄头疼,这帮人仗着资历老,在军中多有旧部,根本就没怎么把他放在眼里。

只有定下君臣名分,才能慢慢将这些老家伙熬软,至于淮南...

既然寿阳、钟离已被梁军攻下,朝廷在淮水南岸再无立足之地,大军南征,怕不是要打上一年半载?

拿下淮南还好说,拿不下,那帮老家伙又要阴阳怪气了!

高澄计议已定,决定择日返回邺城,好好筹划一番,然后让“狗脚朕”禅位,到了明年,那就是新朝元年。

至于梁国...

高澄冷笑着,心中不以为然:连仓皇南逃的侯跛子都能围攻台城数月之久,可见梁国君臣全都是废物。

自身难保的废物,有何资格与我争天下!

钟离东,淮水边,李笠正在温习战例,看着眼前大水漫灌的河面,尽可能脑补出当年钟离之战的形势来。

旁边,见多识广的张铤,给李笠及梁森、黄等人,讲解当年钟离大战的经过。

前因略过,只说十余万魏兵围攻三千梁兵坚守的钟离城,梁国又派援军解围,最后双方各自投入兵力二十余万,僵持了三个多月。

钟离北靠淮河,北岸魏军在下游河段、邵阳洲附近拉起浮桥,又在浮桥南端立寨,使得浮桥成为向南岸攻城魏军输送粮草的要道。

这时,国朝大将韦睿率军自合肥出发北上增援钟离,横穿阴陵大泽,很快便抵达钟离下游,邵阳洲附近。

并于下游道人洲驻扎的曹景宗联手,连夜渡淮,在邵阳洲另一端、距离魏军营寨百步内筑起一座营垒,这就是有名的“邵阳一夜营”。

这座突然冒出来的梁军营寨,影响了浮桥的通畅,直接导致南岸魏军粮道几近中断。

魏军为了夺回浮桥,对邵阳梁军营垒发动进攻,却被梁军击退。

此时淮水进入汛期,河水暴涨,梁军便用火船烧断浮桥、断粮道,导致魏军崩溃。

梁军顺势追杀,魏军淹死、被杀将近十余万人,尸体遍布下游河面,惨得不能再惨。

现在,李笠等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来到邵阳洲附近河段,看着眼前一片汪洋,哪里看得到那河中沙洲——邵阳洲。

今年雨水比较多,所以淮水水位暴涨,但不妨碍李笠讲自己的心得:“邵阳洲的争夺,关键在什么?快速筑垒!”

“邵阳一夜营,在敌军眼皮子底下筑垒,不仅要快,还得牢固,如此一来,才能抵御敌军的反扑。”

“即所谓的快、准,狠,指的是直接在敌人粮道上打入一颗钉子,断其粮道,顶住反扑,于是,魏国大军缺粮,军心大乱,很快崩溃。”

见同伴们点点头,李笠又说:“我们此次,快攻寿阳、钟离,靠的就是一个‘快’字,在援军反应过来前,用快速攻城法,将两座坚城拿下。”

“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具体有多难,你们都体会过了。”

梁森和黄点头,李笠确实说得没错,要做到‘快’,谈何容易。

攻城时,现场快速构建各种土木工程,需要组织、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需要各级调度,还得根据突发情况进行协调。

与此同时,还得防御敌军死士出城袭击,即考虑防御问题。

两场攻城战,李笠的“团队”都全程参与,梁森和黄因为喊叫过多,喉咙都哑了。

虽然没有刺激的白刃战,也没有令人热血沸腾的骑战,但光是组织快速攻城的工作量,就让众人得到极大锻炼。

锻炼的是战时的组织、调度能力,而军队要有战斗力,将帅的组织、调度能力是很重要的。

李笠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打仗时,兵力越多,就越要求妥善组织、及时调度,否则容易乱,一乱就容易崩。”

“无论是敌前筑垒,还是快速攻城,大量的土木作业,是打胜仗的依靠,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建康之役....”

去年十月底,侯景攻入建康,围困台城。

后来,勤王军汇合,于今年元月初,试图跨过秦淮河,在青塘一带扎营,为大军后续过河做好准备。

结果,负责主攻的韦粲所部兵马,夜间渡河时因为大雾导致迷路,延误时间,抵达预设阵地筑垒时,被北岸侯景叛军发现。

对方立刻发动猛攻,结果梁军这边,负责后续接应的将领怯战,导致营垒尚未立好的韦粲军陷入重围后孤立无援,韦粲及韦氏宗亲数百人悉数阵亡。

韦粲是韦睿的孙子,祖父当年的邵阳一夜营,孙子想重现,却未能实现。

因为突发事件,加上友军“卖队友”,使得敌前筑垒失败,扛不住敌人猛攻,全军覆没。

李笠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要记着,无论是敌前筑垒也好,快速攻城也罢,一定要随机应变,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他又举此次攻钟离的例子:“如今是汛期,我们乘船顺流而下,风险是很大的,因为河水暴涨,原有河道看不清楚,船只很容易撞到原来的河岸上。”

“到了钟离,也可能会因为意外,导致水寨拼不起来,亦或是北岸过于泥泞,导致栈桥、工作平台搭建速度变慢。”

“兵贵神速,这句话谁都会说,但是要及时排除各种意外的干扰,将己方的作战意图实现,这可不容易。”

“说白了,打仗和建房子、做买卖一样,都是要动用手头人力物力,去完成一件事情,为了完成这件事,事前要做好谋划,然后调动人力物力,按照谋划去实施。”

“实施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要及时解决,一旦计划赶不上变化,要及时作出决定,决定继续下去,还是应变,亦或是停工、止损。”

“这样的能力练出来,即便日后带兵打仗,也能派上用场,所以,不要以为自己真就是个监工、工头,应付了事。”

“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提升队伍和个人的组织能力,不要老想着提刀砍人,砍人的机会多得是。”

众人点头称是,黄想了想,问:“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要去攻广陵..广陵周边的城池?”

李笠回答:“目前不会,因为鄱阳王只负责‘关门’,防着北面,‘打狗’得其他人来,否则稍有闪失,淮南便会为东魏所趁。”

“侯景实力尚在,野战怕不是那么好打的,所以要等朝廷调兵,但再调兵平叛,粮草是个问题,得秋后了。”

黄又问:“何必那么麻烦?不如走水路,大军从京口出发,直接在对岸广陵边上登陆,又快又近,不就结了?”

“侯景还有不少军队,你渡江去打,怕是要被半渡而击。”

李笠笑起来,“而且,眼见着七八月份广陵潮起,广陵、京口江面,可不好行船。”

“届时,江北叛军就是想南攻京口,也不好过江,空有兵马,却使不上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