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六章 奇谋(续)

乱世栋梁 第六章 奇谋(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六章 奇谋(续)

夕阳西下,破败的山寨边上,临时宿营地,李笠躺在一块平滑石头上打着酒嗝,看着日薄西山,等着等着酒劲消散。

急行军搞突袭,主将居然喝酒?有没有搞错!

没搞错,路过山寨,热情的寨主请喝酒,不喝,那是看不起人,路也别想过了。

“呕!!”

一旁,喝得酩酊大醉的黄,吐得一塌糊涂。

微风吹过,带来一阵难闻的气味,李笠闻了,只觉胃部翻腾,实在忍不住,赶紧爬起来,弯腰对着一边。

“呕!!”

吐了一轮,吐干净了,酒劲也散了许多,李笠渐渐清醒过来。

喝了一杯温水,他坐在石头边上,看着被夕阳余晖染黄的群山,又看看热闹的山寨,只觉有些恍惚。

从襄阳出发,沿着汉水西进前往东梁州安康,要经过东梁州东面的兴州郧乡县。

兴州是太清元年时,割东梁州东境新成立的州,郧乡县城在汉水边上。

从那里往北,穿越群山,走大概一百里山路,能抵达一条河流边上,这条河大体上是东西走向,东流入丹水。

其汇合口,在武关道要地丹水县下游数十里处。

李笠率军从郧乡县北上,走山路抵达这条河流南岸,然后有三条路线选择:

其一,渡河到北岸,然后向东走,沿着蛮道穿越群山,可抵达丹水西岸,和东岸的丹水县隔河对望。

其二,渡河到北岸,然后向东北方向走,沿着蛮道穿越群山,可抵达丹水西岸,和东岸的武关道关隘——草桥关对望。

两岸之间,有一道桥连接。

其三,伐木为船,逆流而上,抵达上游二三十里外北岸的一处峡谷,然后沿着山谷走蛮道一路向北。

走大约六十多里山路,可抵达丹水南岸,对岸是武关道,路段位置是武关和草桥关之间。

所谓‘蛮道’,就是蛮人地区的道路,李笠此次的行军路线,离开郧乡县地界后,就进入历朝历代官府管不到的山区,因为居住着大量蛮人村寨,是为“蛮区”。

沿途有不少羊肠小道,称为蛮道,而沿途经过的村寨,都是不服王化的山蛮村寨。

虽然这些村寨并不是绝对的与世隔绝,也有商贾往来,所以不缺向导和‘通事’,但想要安全通过,必要的准备得有。

即所谓‘买路钱’。

就是各种生活必需品,譬如盐,或者小铁器,而李笠带来的‘买路钱’,是量大管够的铁针和鱼钩,以及一些盐。

有这些玩意开路,加上他们人多势众、军纪不错,沿途村寨十分热情,权当是商队路过,没人敢对他们实施抢劫。

又因为是横穿蛮区,所以不会走漏消息,就算“有好大一支队伍往北走”这消息传到丹水畔丹水县城,恐怕都要过上一年半载。

全程大概二百里的路程,让李笠和部下走得疲惫不堪,眼见着旅途即将抵达终点,李笠开始琢磨,如何按计划给对手一个惊喜。

傍晚,细雨蒙蒙,群山之间一片迷蒙,武关道上,丹水畔,绵延数里的军营,升起无数炊烟。

自关中出发,由武关道往东增援山南的魏军兵马,已过武关,现在临时扎营,明日一早拔营,继续赶路。

前方要经过一处重要关隘——草桥关。

中军帐,主将杨忠和几位将领正在商议军务。

方才,他们收到急报:荆州州治穰城,被梁军攻破了。

荆州东北方向的宛城,已被梁军包围。

这消息让杨忠错愕,也让其他将领目瞪口呆:这才几天,怎么梁军有如神助,攻城拔地不费吹灰之力?

之前,江陵、襄阳接连失守,同样快得惊人!

梁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骁勇善战了?不是一群草包么?

“去年,朝廷平定蜀地,花了半年有余,这还是趁虚而入,各地郡县人心不稳。”

杨忠看着其他人,一脸凝重的说:“此次梁军来袭,短短时间内,接连攻克江陵、襄阳,这说明什么?”

“江陵,是梁王在守,襄阳,是官军在守,若说梁王无能丢了江陵倒也罢了,可襄阳呢?是守将无能么?”

“好,就算襄阳守将无能,随城守军、新野守军势单力薄,挡不住梁军猛攻,可穰城呢?穰城也没守住,数日时间,就完了!”

“梁军兵力肯定不少,所以荆州军抵挡不住,只能守城,而对方定有非同凡响的攻城术,所以,才能如此之快破城。”

“如今穰城失守,宛城恐怕也撑不了多久,我军进入山南,面对的是占据穰城的梁军,对方兵力肯定不少,且司州兵马也已参战。”

“对方目的,不光是江陵、襄阳,还有山南各地,所以,我方才已派人回长安向丞相告急,要调更多兵马东进。”

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将领们没有意见。

他们此次出征,应对的是“襄阳告急”,所以是要协助荆州军解襄阳之围。

结果还没到上洛,得知梁军渡过汉水大举入寇,荆州军接连战败,山南州郡接连沦陷。

现在过了武关,路程过半,却得知穰城丢了,宛城岌岌可危。

由此可知,梁军兵力不会少,而且有不一样的攻城术,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席卷山南各地。

如此一来,仅仅是以‘解襄阳之围’为目标出征的这支军队,根本就无力与梁军在山南决战,朝廷必须增派兵马,才能夺回失地。

山南很重要,一旦失守,对方就能沿着武关道直逼关中,与此同时,还能派兵沿着汉水西进,过安康,攻汉中。

所以,魏军诸将觉得奇怪,本来内忧外患的梁国,怎么能拼凑起如此大军北上,与魏国争夺山南州郡?

对方哪来如此骁勇善战的兵马,实行如此大规模的进攻?

侯景那个跛子,以区区残兵入梁,就能攻入建康,围困台城,这才几年时间,梁军真这么能打,又如何会让侯景横行无忌?

杨忠在梁国待过几年,他不认为按照梁军之前的表现,能有如此犀利的攻势,所以,要么是梁国国主提拔了一些默默无闻的将领担当重任,要么...

“说到攻城术,我听过几个传闻。”

杨忠缓缓说着,看着舆图,眉头紧锁:“梁国有人极其擅长攻城,而此人,活捉了侯景。”

“活捉侯景的那个梁将?”将领们一脸惊讶,他们不认为活捉侯景的梁将有真本事,纯属运气好而已。

“对,那个人擅长攻城,我想,此次梁军来袭,接连破城,此人一定出力颇多。”

在场将领,都打了许多年的仗,知道攻城不易,动辄耗时数月甚至达到一年以上,所以难以想象这世间能有奇人,掌握了数日内破城的攻城术。

前些年,玉璧守将韦孝宽,孤军对抗高欢十余万大军,靠玉璧孤城硬扛围攻近两个月,让东贼伤亡惨重,高欢不得不黯然收兵,最后郁郁而亡。

所以,一种能够数日攻下江陵、襄阳、穰城的攻城术,其威力有多大,将领们光是想,就觉得后背发凉。

“无论如何,我军不能懈怠,骑兵明日出发,过丹水县,入山南,驱散梁军,不让他们堵住武关道口。”

“我军要守住道口,以便朝廷大军过来后,能顺利进入山南,和梁军决战。”

“攻城术再厉害,若野战打不过,也没有用。”杨忠说到这里,紧锁的眉头松开,自信的笑容,再次浮现出来。

“山南地势平坦,野地浪战,我军没道理怕他们,就不信梁国能凭空变出许多骑兵来!”

杨忠对山南地区颇为熟悉,十几年前就曾镇守荆州,甚至三言两语说降穰城守门将领,一日内夺下穰城。

前年又带兵攻入汉东地区,可以说对梁军的战法很熟悉。

当初,梁国的名将柳仲礼,被他以二千骑兵击败、俘虏,现在,即便梁军大举北侵,在杨忠看来,不过是打了己方一个出其不意。

其他几位将领,也从刚开始的震惊中回过神来,确实,如果野战打不赢,攻城术再厉害,也没办法施展。

野战要打赢,靠得不就是骑兵?

梁军那边,能拼凑出多少骑兵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