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三十章 志向

乱世栋梁 第三十章 志向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三十章 志向

春雷阵阵,惊醒午憩的李笠,起身呆坐,好一会才回过神,想起自己在船上,趁着赶路的间隙睡个觉。

所以窗外的景色会缓缓向后移动。

外面阳光明媚,李笠的心情也不错,因为今日收到了一个好消息。

这个好消息来自淮南。

去年冬天,齐军大举入侵,战事持续到现在,战线稳定在淮水一线,进入僵持阶段,南下的齐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未能攻破任何一座淮南要地。

这说明什么?

说明梁军战斗力其实并不差,只要主帅人选合适,应对得当,就不会沦为任人欺负的草包。

此次齐国趁火打劫,天子极其果断,直接任命坐镇淮南的鄱阳王为主帅,又派大量兵马增援。

经历数月时间的交锋,梁军将帅齐心协力,把齐军顶在淮水北岸。

对于齐国而言,军队现在在淮南连个落脚点都没有,仗再打下去,就没有意思了。

所以只要接下来梁军不出什么纰漏,再过不久,齐军就只能偃旗息鼓,放弃南侵。

正琢磨间,船靠岸。

船只停泊地点,是在一条拦河堰坝下游不远处,李笠下了船,看着远处堰坝边上的作场,只觉心旷神怡,快步走去。

这作场为造纸场,因为相关设备需要水力驱动,所以建在堰坝边,年前已经完成设备安装,刚过完年,就开始试运行。

等到人员、机器‘磨合完毕’,就可以开始正式生产。

此次李笠是便装出行,进入作场内,看着忙碌的工人,没有打扰,而是默默地旁观,看着机器运转。

他不懂造纸,但可以学,如今造纸的步骤,花了许多时间认真研究过,认为总体上分为制浆、造纸两部分。

细分为:泡料、煮料、洗料、晒白、打料、捞纸、榨干、焙纸。

泡料、煮料、洗料、晒白、打料为制浆,捞纸、榨干、焙纸为造纸。

而造纸成功与否,制浆最为关键,如今主流的造纸原料为麻、藤,竹子较少,所以竹浆的制作颇为麻烦。

用竹为原料造纸,第一步“泡料”,即竹子的浸泡,耗时至少三个多月,然后经过一系列处理,才能完成制浆这一步骤。

到了造纸阶段,步骤和用麻、藤造纸一样。

简而言之,即便制作麻纸,成本也不低,制作竹纸更是费时、费力,所以纸价不低,想要推广,很难。

见识过许多机械设备的李笠,觉得想要改良造纸工艺,就得借助“机械之力”,用机械的力量取代人力。

于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验,终于摸索出可行的办法,对造纸工艺进行改良。

备料:用水力切竹机,将竹子切成尺寸相似的竹片,然后用滚筒式水力洗涤机,将竹片外表洗干净;

泡料、煮料:燃煤蒸煮器,将竹片与水、生石灰连续蒸煮数日,直接软化,考虑到效率,用的是多级蒸煮器;

晒白就免了,反正目前产品是‘生活用纸’,不需要漂白,也省得看天吃饭。

打料、制浆:用水力机械打料、制浆,省不少人工;

以上,把制浆过程从至少四个月,缩短到数日,而接下来的造纸步骤,同样引入水力机械。

造纸分捞纸、榨干、焙烧,全部用水力机械连续进行。

其一,用水力连续抄纸机,对竹浆进行连续抄纸、成形,成为长长的纸带;

其二,用水力压辊机对抄出来的纸进行压榨、榨去大量水分;

其三,压榨过的纸绕在圆柱形烘缸外壁,直接烘干,而烘缸是燃煤加热、水力转动;

李笠采取的办法,是在现有造纸工艺流程上,用水力机械替代人力,用切片、高温蒸煮缩短泡料、煮料时间。

便能不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幅缩短生产时间、提升产量,明显降低成本的同时,制作出品质不错的纸张。

但是,这样的纸,颜色发黄,渗墨严重,无法用作书画纸,正好拿来制作净纸。

李笠来到工段最后一截位置,看着水力驱动的起皱机,对刚烘干的带状竹纸进行“起皱”处理,之后是裁剪。

绕在滚筒上的带状竹纸,遇到刮刀阻挡后起皱,只要调整好各种“参数”,起皱恰到好处又不让纸破损,那么,一张张柔软、褶皱相对均匀的‘净纸’就做好了。

经过裁纸机裁剪,便可以打包出场。

净纸上的细微褶皱,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强化吸水性能,所以,新工艺制作出来的净纸,吸水性相对强很多,吸水后又不容易烂。

虽然明显比不上后世的卫生纸,但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价格还是品质,绝对没有竞争对手。

而这样的造纸流程,只要稍微改改,就可以制作包装纸,增加漂白工艺、配入麻纸浆,可以制作品质一般的书写纸。

若用芦苇、稻草为原料,也能制作价格低廉的丧葬用纸。

匆匆而来的武祥,见着李笠看机器看得入神、面带喜色,自己同样欣喜不已:“寸...李郎,这作场可太厉害了!”

李笠便服出行,但身边有随从,武祥便称呼为“李郎”,李笠闻言点点头:“当然厉害,独一份的买卖嘛。”

“这样的造纸场,必须建在堰坝边上才能有稳定的水动力,除非河水干涸,不然就能从年头生产到年尾,十分稳定。”

“前景一片光明的产业...怎么样,武东主,合作发财的事情,谈得如何了?”

“差不多了,差不多了,他们现场参观时,一个个都目瞪口呆。”武祥笑起来,笑得十分开心。

“从原料,到运输,到生产,到外销,每个环节,都在谈,都谈得差不多了。”

“他们已经开始在各地收购竹子,运来鄱阳,几个造纸场已经在筹建...鄱阳这两年建了不少堰坝,如今除了蓄水,还能办作场造纸,可不得了。”

武祥越说越激动,他没想到,李笠真的想出办法、改良了造纸工艺,虽说‘净纸’的销路尚未打开,但他绝对相信李笠的判断。

武祥是个军号将军,但并无实职,所以,还是李笠身边打点各项事务的帮手,现在,负责

造纸产业事宜,眼见着‘钱途’一片光明,当然干劲十足。

这种改良后的造纸工艺,李笠让武祥高价出售给少数几个人,所以鄱阳境内的造纸场,今年不止一家开工生产。

每家作场的‘生产线’,不止一条。

几个造纸场一旦运转起来,对于竹子、生石灰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江州盛产竹子,而这两年因为鄱阳郡大量扑杀钉螺,石灰窑的数量也不少。

原料和制浆剂都不缺,所以鄱阳的造纸产业只要打开销路,就能迅速发展起来,然后影响、惠及很多人。

“今年年底,我上任就满三年了。”

李笠缓缓说着,武祥侧耳倾听,

“三年为期,我会实现当年定下的目标。”

“接下来,我是继续留任,还是另有任用,不知道,毕竟地方官的任期有长有短,但是,只要鄱阳的基础打好了,我就算离任,也不需要担心。”

“你也不能老是挂个将军号,却无所事事,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我们总是要报效朝廷,为天子分忧的。”

“所以,我们要记住,办产业、做买卖赚钱,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志向。”

“我们的志向,是有能力保境安民,是要建功立业,而不是为了当个富家翁。”

武祥闻言心中一动,问:“李郎,是不是听到什么风声?”

“不需要听,想都知道。”李笠抬头看着天空,“太清元年时,大梁幅员辽阔,东起东海之滨,西抵巴蜀之地。”

“如今呢?几乎是被人拦腰砍去一半,形势岌岌可危。”

“如同金瓯,被人砍去一半不说,剩下一半,满是裂纹,眼见着,随时都可能破碎,国乱了,家如何能安稳?”

“我在鄱阳内史任上,已有两年,打下了基础,所以剩下这一年,我其实不需要做什么,年底,一样能实现预期目标。”

武祥听着听着,听出不一样的意味来:李笠不打算老老实实在鄱阳熬完今年。

“我们这两年,可没浪费时间,不是么?”李笠转过头,看着武祥,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上门抢劫的强盗,把主人家打得头破血流,然后带着抢来的财物扬长而去,我想,肯定有许多人和我们一样,咽不下这口气。”

“强盗满载而归,得意洋洋,他们认为,被打劫的人家,已经伤亡惨重、吓破了胆,所以,不会有人追上来,这时候...”

“这时候,突然有人跳出来,敲他们一个闷棍...”

“被人提防的壮汉,不被人注意的少年,暴起发难之后的成功率,我觉得是一样的,你以为呢?”

“我觉得也是!”

武祥握紧双拳,眼中满是坚定:“李郎,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都跟在你身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