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七十五章 耳目

乱世栋梁 第七十五章 耳目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七十五章 耳目

午后,建康城内一处寺庙,一间客房内,胡炜正与一名中年男子做交易。

交易的货物是消息,各条消息的价格,视重要程度而定。

“湘东王妃,如今有了新的相好。”

男子轻轻笑起来,拨弄着一串念珠:“此人貌胜妇人,长得比许多小娘子都漂亮,又未及弱冠,真是**呀。”

这消息本不值钱,因为湘东王妃之前就有相好,且建康城里,大把多的年长贵妇有相好。

但消息很值钱,因为那“貌胜妇人”的年轻人,来头有点意思。

如果对这种破事不感兴趣的人,这消息不值钱,若想知道其“来头”,这消息可值不少钱。

“二十贯。”胡炜开价,这价钱可以买一匹代步马,中年人摇摇头:“二十五贯。”

“二十一贯,万一只是...几个人想赚些钱财?”胡炜笑起来,“毕竟谁敢惹湘东王?”

“二十三贯,我这消息,可不一般,整件事有些意思,值这个价。”

“行。”胡炜点点头,中年人便放下念珠,以炭笔在一张纸条上写起来,写完后将纸条推到胡炜面前。

按说交易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过买卖双方是老熟人了,做过不少交易,彼此知根知底,所以能“先货后钱。”

胡炜将纸条内容看了一遍,两眼一凝,随即点点头,将纸条小心收好:“总共一百贯,是钱,还是瓷器?”

“老规矩,当然是瓷器。”中年人笑道,胡炜抬手,和对方击掌:“老规矩。”

交易结束,中年人先离开,买了几条消息的胡炜不急着走,因为两人一前一后出去太显眼了。

房外有随从守着,不怕有人突然闯入,胡炜再次把纸条拿出来,看了看,陷入沉思。

一如卖主所言,这消息有点意思。

建康城里富贵人家多如牛毛,而许多贵妇年老色衰,恩宠不再,寂寞难耐之际,总是会遇到‘贴心人’。

当年的柳夫人,就遇到他这个‘贴心人’,而指使他接近柳夫人的幕后主使‘燕郎君’,目标是当时的临贺王萧正德。

现在,湘东王妃有了新的相好,但这事情很隐秘,不像前几个相好那样,事情传到湘东王耳朵里。

湘东王妃和湘东王形同路人,湘东王妃甚至以半面妆讥讽独眼的湘东王,所以这对怨偶已经积怨几十年。

湘东王妃不断找新欢,恐怕就是故意刺激湘东王,但湘东王碍于王妃家世,又有家丑不可外扬的顾忌,所以选择充耳不闻。

也正是因为王妃家世,王妃终归不敢明目张胆与人私通,只能偷偷行事。

毕竟事情闹大了,也丢娘家的脸。

所以,湘东王妃先前与人私通一事,虽然为不是秘密的秘密,但也不落什么把柄,只有风言风语。

只是这次,那年轻的新欢来路有些微妙,更像是有专做这门买卖的人,给湘东王妃排解寂寞,以此挣些好处。

就像许多人家献女、给富贵人家做妾那样。

然而湘东王妃和湘东王积怨多年,王府产业被湘东王盯得很紧,她手头上可拿不出什么多余的好处,也不可能从娘家拿好处来犒劳‘贴心人’。

所以这帮人可能别有所图——图的是什么?感兴趣的话,花钱买消息。

不感兴趣的话,这消息不值钱。

这世上,有人喜欢女人,有人喜欢男人,而喜欢男人的人,不一定是女人。

所以,有人做一种勾当,专门调教“书童”,一如培养精通琴棋书画的小娘子那样,专门供应富贵人家,换取不菲的“谢礼”。

而容貌姣好、多才多艺的“书”,也受寂寞贵妇欢迎,于是,建康城里做这勾当的人不少。

调教“书童”的人,别称“班主”,方才那中年人,也做这门勾当,所以才能知道如此消息。

这个接近湘东王妃的“书童”,其“班主”在‘业内’也算是‘老面孔’,而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外来客。

湘东王妃本身并没有什么油水可以捞,某位“班主”白白贴上一个精心调教的“书童”,还可能招来湘东王的怒火,算是赔本的买卖。

对方这么做,一定是有所图。

谋财?害命?

一个做了多年皮肉买卖的“班主”,让调教出来的“书童”去“害命”?

事发后很容易被查出来,这种砸饭碗、掉脑袋的事情,可不会有哪个“班主”做。

胡炜觉得有必要关注此事,或许有新发现也说不一定。

他给新平公做事,不仅经营产业,还打听消息,但他并没有什么人脉,只能想办法打听。

建康城里有许多“能人”,消息灵通,胡炜便从这些人手里买消息,然后加以整理,记录下来,将可能有用的消息上报给新平公。

这些消息,既有官职调动,人事调整,也有各家的破事,林林种种,不一定都是真的,有道听途说,也可能被传来传去传变样。

所以,消息值多少钱,得胡炜自己判断,而消息是真是假,他也得自己判断,或者以其他消息作为旁证。

帮新平公打听建康城里的各种消息,这个活没什么风险,但很琐碎,很费心,还容易招来怀疑:

买消息的开销可以在公府报账,但所报数额无法验证。

譬如,他花一千文买了一条消息,向公府报账,说花了三千文,公府那边如何确认到底花了多少钱?

或者,他花一千文买了一条消息,向公府如实报账,结果新平公觉得这条消息不值一千文,只值五百文,那就会怀疑他虚报。

所幸,新平公对他很信任,报账额度没有限制,甚至每月预拨不少资金,不需要他自掏腰包买消息。

新平公越是信任,胡炜越是觉得自己肩头责任很重。

胡炜和一些消息灵通人士接触,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隐瞒身份,那么,他买来的消息,也有可能是别人故意让他知道的。

也就是说,他算是新平公在明面上的耳目,若有人想误导新平公,就会先误导他这个耳目,故意传一些亦真亦假的消息。

所以,胡炜还得接触其他消息灵通人士,并且组织人手四下打听,以增加消息的来源,用各消息之间的相互印证,来尽量核实消息的准确性。

他知道新平公暗地里一定有别的耳目在建康活动,但既然新平公信任他、委以重任,他就要把这件事做好。

不一会,胡炜离开客房,走在回廊里,却见前方有一群人在僧人的引导下,向一处院子走去。

那群人都是女子,似乎是一群侍女簇拥着一名贵妇。

看样子,是某家女眷来佛寺礼佛,又听法师讲经。

这是很正常的行为,不过也有贵妇借此机会与情郎私通,至于眼前这位,既然随行侍女颇多,想来是堂堂正正行事。

胡炜想到当年,当年柳夫人到寺里与他私会,随行人员可是能少则少。

他走到前院,见香客如潮,庙里香火缭绕,不由驻足观看。

如今即将入冬,天气转凉,而建康城里各佛寺都是香火鼎盛,热气腾腾。

许多穷苦百姓连一家人过冬的寒衣都凑不齐,也一定要凑钱买香在寺庙里烧,以示虔诚之心。

胡炜看着眼前情景,只觉唏嘘:烧香拜佛,能丰衣足食么?

可除了来这里烧香拜佛许愿,还能有什么办法?

他觉得,新平公的办法就不错。

东冶食堂和东冶食堂故地修起来的佛寺,哪一个能让百姓有机会养家糊口?

当然是前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