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七十六章 造像

乱世栋梁 第七十六章 造像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七十六章 造像

寒山,正在修建的佛寺内,已经完成的大殿里,工匠们登上脚手架,开始“拼装”佛像。

旁边,头戴藤编安全盔的李笠,和张铤等人,看着佛像施工。

李笠对佛寺不感兴趣,本不打算在寒山建佛寺,理由是公廨没有闲钱。

奈何官民需要佛寺,也有不少官吏上书、请愿,请求公廨允许民间自行筹款建造佛寺。

眼见着官民一心向佛,李笠索性来个顺水推舟,由州廨出面,调动人力物力修建一座官寺,以此主导徐州地区佛寺的发展。

而且,由他亲自来设计佛寺的布局。

佛寺的核心,是大殿以及大殿里的佛像,这佛像必须高大,看起来才庄严,所以尺寸小不了。

按照建康那些大寺的做法,佛像得用铜铸,动辄耗铜十万斤以上。

李笠绝不会这么浪费铜,他亲自设计的佛像,既要做到‘高大威猛’,造价却又不高,且易于建造、维护,不易损坏。

所以,建造过程和用料十分特别。

张铤看着施工示意图,再看看眼前正在“搭建”的佛像,只觉得啼笑皆非:这是造佛像,还是修烟囱?

“李氏造像法”,第一步:搭建骨架。

首先,在立像位置挖坑,然后用砖块修砌“基座”,基座低于地面,为方形,中间留一个深深的方洞。

其次,在基座中心立一根铸铁棍,高度与佛像的高度一样,其底部深深插入基座中心预留的方洞。

之所以称为“铁棍”,是因为又细又高,不能称之为柱。

其三,以铁棍为中心,用砖块修砌“烟囱”。

“烟囱”为圆柱体,下粗上细,如同砖场的排烟烟囱。这“烟囱”的高度比佛像高度略低。

“烟囱”各部分直径,比佛像“直径”略细些。

“烟囱”修建过程中,适当几个高度要增加与中心铁棍的连接,以作支撑,尤其佛像“肩部”位置。

这就是佛像的‘骨架’。

第二步:‘贴肉’。

首先,在“烟囱”外围不同高度打上一圈圈铁箍,铁箍外有许多凸起,如同挂钩。

其次,将大量预制的木结构部件“拼装”在这“烟囱”上,形成佛像身体部分的“肌肉”和“服饰”。

单个木结构部件不大,拼起来后,构成的肌肉以及服饰线条,因为是木雕,所以十分细腻和生动。

其三,给佛像接上“双臂”,其肩部固定在“烟囱”相对位置,和“烟囱”中心的铁棍相连。

“双臂”为木制,向前抬起、做各种手势,由烟囱和铁棍分担重量。

第三步:接头。

以模具制作佛像的面部及头部,如同铁面,然后安装在佛像顶部,后脑用木制构件拼接而成。

所以“佛头”其实为中空,其下部由“烟囱”口驮着,“佛头”内部与“烟囱”中心铁棍固定。

佛像头部后面的“圆圈”,即“身光”,由木雕拼成,固定在“烟囱”顶部,也与铁棍连接。

第四步:刷漆、上色。

这一步比较简单,就是给佛像的“木壳”刷漆以防水、防裂、防蛀,然后上色。

整个造像过程不是很复杂,施工方便,因为各木制部件都是提前按着“标准佛像”制作,有了各种纹路,所以现场只需要拼装然后略微修整即可。

做出来的佛像,经过上色后,和寻常佛像并无区别,但施工简单、造价不高,维护起来也方便。

一旦不小心失火,佛像被点燃,损坏的只是木制“贴件”,只需更换新的木制部件即可。

如此造出来的佛像,张铤认为应该耐用,且易于维护,只是如此造像,感觉怪怪的。

“佛像,意思到了就行,不一定要用铜铸。”李笠缓缓说着,“大伙到庙里来,拜的是佛像,至于这佛像为泥塑、木雕、石刻、铜铸或者贴金,有关系么?”

“泥塑的佛像,造价最便宜,但动作不够生动,细节不明显,木雕的佛像容易失火,还不如试一下新的造像法。”

“如果合适,那就可以推广,不”

李笠说着说着,笑起来,张铤等人也只能赔笑。

毕竟是州廨出钱建造的佛寺,李使君又亲自设计,别人总不好扫兴不是?

李笠转身离去,看着忙碌的施工现场,只觉有些无奈:这个时代,社会各阶层普遍信佛,所以,寒山城必须有佛寺,不然人心不安。

毕竟,对于许多人来说,佛寺还是精神寄托的一个地方。

人分贵贱,所以佛寺不能只有一个,李笠觉得既然堵不住,那就加以引导、管理,制定一系列管理办法,对寒山城内必然陆续出现的佛寺进行严格管理。

不接受信徒舍宅为寺的做法,哪怕这做法如今在富贵人家中很流行,此举可以控制小寺庙的爆发性增长。

佛寺里的僧人有员额限制,必须登记入册,并由公廨发放“度牒”,定期对僧人进行考核,避免有人鱼目混珠。

各佛寺剃度出家的员额也得先向公廨申请,没有剃度员额寺庙就不得给人剃度,信徒只能做在家居士。

佛寺可以有雇工,但不许有奴婢,公廨不承认佛寺和奴婢之间的主仆关系。

佛寺可以有田地,但要在公廨登记,按僧人员额可以有对应的免税田,算是寺庙自给自足的保障,超出限额的田地,必须缴税。

佛寺规模有限制,除去必要的场地和宿舍,多出来的房屋和建筑要缴纳房产税。

佛寺不许经营邸店、质库,若得专营许可,可以放债。

但利率必须在公廨规定数额下,超出利率的借契,公廨不予以承认,也不允许佛寺以此借契进行讨债。

佛寺可以开办作场,制作、销售各类佛教用具,以及开设食肆,向信徒提供斋饭。

佛寺可以收养孤儿,公廨按照收养人数,适当定期拨钱粮,这算是让佛寺承担社会福利机构的职责。

总而言之,李笠选择的是加强管理,限制寺庙、僧人的数量及规模,不许寺庙有特权,譬如寺田不交田租,寺户不服劳役,经营寺产不交税等。

没有了这些特权,运营成本足以压制佛寺“癌细胞式扩散发展”。

佛寺,就只做佛寺自己该做的事,不能和官府抢夺人口、劳动力,所以僧人必须“持证上岗”,不得随意剃度百姓出家。

佛寺可以有一定的自给自足能力,但未经许可不能放债,更不能放高利贷,不能有特权,不能和官府抢夺税源、挖国家墙角。

李笠认为,若能做到这两点并长期坚持下去,这个时代的佛寺就会和后世佛寺那样,变成世俗化的一个社会机构,而不是国家的毒瘤。

然而这只是治标,治本,是要改善百姓的生活,让百姓在今生就能有尊严的活着,那么谁还会把希望寄托在修来世?

这一点很难做到,所以对于统治者来说,不如大规模崇佛来得划算。

麻痹百姓,让百姓承受今生的盘剥、压榨,把希望寄托于来世,这不好么?

然而这种做法只是自欺欺人,活不下去的百姓,可不会坐以待毙。

李笠走出佛寺,回头看看正在成形的佛寺,心中颇有感触,只觉一言难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可如今建康城里的大小佛寺,就已经不止四百八十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