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九章 量化

乱世栋梁 第九章 量化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九章 量化

上午,寒山城外马场,一处场地里,正在进行骑兵战术练习。

五十名骑兵,分成五列纵队,在场地里行进,随着一声号响,他们开始在行进间变换队形:排成一个密集横队。

马与马之间距离很近,大概只容一匹马通过,骑兵们列队经过地面一道横线,随后开始冲锋,如同一堵墙,向前推进。

横线旁聚集着一群人,为‘技术小组’,对这五十名骑兵的队形变换以及列队冲锋进行记录,譬如计时。

横队经过横线时,他们按下秒表按钮,开始计时。

当横队跨过终点的横线那一瞬间,手持秒表的人再次按下按钮,停止计时。

不一会,第二队五十名骑兵进行横队冲锋,技术小组继续计时,记录五列纵队变成一行横队所需时间,以及完成冲锋的耗时。

小组之中,段韶脖子挂着个怀表,不过怀表被他用左手拿着,拇指虚按在按钮处,两眼盯着场地里的骑兵。

阳光正烈,所以人人带着个草帽,仿佛冒着烈日下地干活的农夫。

亦或是后世操场边,拿着秒表守终点,记录学生们跑圈成绩的体育老师。

不过他们实际要干的活,是观察骑兵横队战术的施展过程,记录各阶段的耗时,接连观察许多次,归纳出“平均耗时”等数据。

技术小组有不少,各自分工,通过观察骑兵们的训练,对常见的骑兵战术进行“量化”,以便为其“优化”提供详实的数据和改进意见。

最终目的,就是制定出‘教学大纲’,能更高效训练出大量合格(堪用)骑兵。

真的是这样么?

段韶最近经常这么问自己,他看着骑兵们演练横队冲锋,看着手中的秒表,思考起来。

所谓横队冲锋,为骑兵排成三排横队,每一队中,马与马之间以较窄间距排列,前后三排,排与排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距离。

这样的密集横队发动冲锋,如同一堵墙,可以‘碾碎’迎面冲来、阵型松散的敌骑。

这一结论,是经过实战检验的,但横队冲锋并不是万能的战术,适用范围有限,若生搬硬套,很容易吃败仗。

因为横队冲锋的强项是正面冲击厉害,弱点是侧翼无防护,与敌军骑兵交战时,一旦敌骑四散,不正面交锋,这一战术瞬间失效。

若对方以游骑袭击横队侧翼,横队很容易崩溃。

两军交战时,对手若第一次碰到密集横队冲锋,如果时间紧迫,可能下意识选择正面迎战,然后被打得落花流水。

对方吃了亏之后,肯定会很快找出破解之法,骑兵不正面交锋,而是四散围攻。

所以,发动横队冲锋时,一定要抓住战机,迫使对方骑兵不得不正面迎战。

这是临阵应变的用法,而横队本身的形成以及保持队形冲锋,也有讲究。

段韶所在‘技术小组’,就要琢磨横队冲锋到底有什么讲究和注意事项,这需要借助计时工具——秒表。

作为一个战术,横队冲锋需要“优化”,但想要优化,就得先“量化”,才能让学员们理解。

所谓量化,指的是对内容进行数量化描述,譬如,把粮食从甲处搬运到乙处,那么粮食有多少,甲、乙两地距离有多远,就是要量化的内容。

或者,若说一个人跑得很快,那么到底有多快?

三十步距离冲刺跑,要花多少时间?一里距离的耐力跑,又要花多少时间?

测出耗时,算出奔跑速度,这就是量化。

关于骑兵的

战术,有不止一个技术小组来进行“量化”,譬如将横队冲锋战术从集结、列阵、准备冲锋的所需平均时间统计出来。

与此同时,对于战马的训练,也要通过名为“钟表”的计时工具进行“量化”,测量马的奔跑速度是多少。

所谓奔跑,包括短距离冲刺,以及长距离小跑。

通过“量化”,人们就可以很直观的知道一匹马的速度有多快,而不是靠词语来形容,譬如“疾如闪电”等。

与此同时,各种骑术动作,譬如绕桩、连续跨越障碍的完成有多灵活,因为有了更精密的计时工具,所以能够“量化”。

通过不断地“量化”,分析各类骑兵战术的细节,并进行优化,总结出技术要点,整理成册(教学内容),以便让骑兵们学习,并进行针对性训练。

这个“整理成册”,就是技术小组们的职责,之所以要如此折腾,就是要建立一个“骑兵训练体系”。

对从没有骑马经历的新兵进行至少三年训练(训练强度不能低),使其具备合格的骑兵作战能力。

能够靠着集体作战(战术配合),和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的那些北地骑兵正面对抗,至少不落下风。

也就是以低成本、骑战技术水平及格的‘量产骑兵’,对抗那些骁勇善战的北地骑兵。

此为李笠的规划。

一开始,段韶对李笠的异想天开不以为然,可两三年过去,这种思路下训练出来的骑兵,至少以实战表现证明,行得通。

尤其是李笠以横队冲锋,击败可朱混元的骑兵,段韶得知消息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可朱混元是打了几十年仗的宿将,善用骑兵,不可能看不出横队冲锋的弱点。

却依旧败于横队冲锋之下,只能说当时可朱混元别无选择,即李笠选择了最有利的时机发动横队冲锋,让可朱混元被迫正面迎战。

这一战对段韶的触动很大,若说几年前他败给李笠,纯属李笠玩阴的用水攻。

现在,可朱混元败给李笠,是在野地浪战、正面对决的情况下兵败身亡,李笠能力的增长,由此可见一斑。

更别说李笠一个渔家子,居然实现了骑兵突袭邺城得手的战果。

总总迹象表明,这个一开始打仗只会玩水攻的家伙,现在,已经是能指挥骑兵作战的出色将领了。

横队冲锋结束,段韶按下秒表,记下时间,看着四周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忽然有一种陌生的感觉。

他从小就骑马,打了几十年的仗,其中多为骑兵作战。

所以对于骑兵作战的各种战术了若指掌,却从没想过,要把骑兵如何打仗进行“量化”。

将各种战术细化、优化,然后把实施过程、细节、注意事项,如同教书一般,教授给无数学生。

他在这里当了几年的阶下囚(软禁),眼看着李笠的‘骑兵学校’越办规模越大,不由得期盼起来。

以如此训练方式练出来的骑兵,能强到何种地步?

段韶不知道,他认为骑兵能不能打,首先看兵源,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边地青年,就是最好的骑兵种子。

只有兵源好,加上不缺马,才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但李笠却有不同看法,一些奇谈怪论,此刻再次回荡在段韶耳边:

“战场搏杀,是很专业的技术,而军人,是一种职业,无非是特殊些的特殊职业。”

“既然是一种职业,那么,一个完善、高效的职业教育体系,一定能培训出合格的从业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