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二十八章 劈砍

乱世栋梁 第二十八章 劈砍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二十八章 劈砍

下午,获水畔,东归的队伍在野地里露营,兵卒们到附近树林樵采,将采集的木柴运回营地。

又有人负责劈柴,李笠便趁着这个机会,教儿子如何劈柴。

劈柴用的是斧,斧是很常见的生活工具,也是常见的战场兵器,有各种使用技法。

用斧劈柴也有技巧,不懂技巧的人,用斧头劈柴会很累。

现在,李昉劈了几下,就觉得手腕、手臂和腰背酸痛,其他几个伴当也是如此。

他用的是长柄工具斧,重量二斤,这是很普通的重量,常见的单手刀、锤、锏等兵器,都是二到三斤的重量。

虽然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少年来说,这斧不轻,但李笠看得出来,因为李昉没有掌握斧的使用技巧,所以抡了几下就不行了。

而“当年”,七八岁的李笠,和梁森等小伙伴砍柴时,用的也是二斤左右的斧头,表现却强得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家子不干农活,不会劈柴没什么奇怪的。

李笠向儿子讲解:“你不会滑把,所以为了让斧头的劈砍威力最大,双手握的是斧柄末端。”

“按照杠杆原理,这确实能实现最大的劈砍力量,可是你每抡一次,手臂和腰承受的作用力也最大。”

“那么,正确的握法,是右手握着斧柄的前端。”

李笠拿着长柄工具斧,给儿子做示范:左手握着长柄的末端,右手握着斧柄前端,虎口靠着斧头。

李昉觉得奇怪:握着斧头附近,那可就使不上力,也“甩”不起来了。

“看着,现在开始起手,也就是甩。”李笠慢慢将斧头举起,李昉瞪大眼睛,却见阿耶手中的斧头竟然在滑动。

确切地说,是“甩”(举起)斧的过程中,右手虚握,当斧柄垂直地面时,握着斧柄末端的左手,“推着”斧柄向“上”动。

当斧头“甩”过头顶时,阿耶握斧头的手势变了:左手依旧握着斧柄末端,右手却已“滑”到斧柄末端,几乎和左手靠在一起。

然后用力劈下,将木块劈成两半。

李昉见状若有所思:这么一来,起手时的“力矩”,和劈砍时的“力矩”有所不同...

李笠讲解:“双手持斧,一般而言,右手在前,于是成了杠杆支点,左手在后,是杠杠发力端,斧的头部,自然就是杠杆的阻力端。”

他双手握着长柄工具斧,向儿子讲解要领,几位伴当旁听。

“起手时,右手握着斧头部的柄,这时杠杆的支点和阻力端最近,那么对于使用者而言,这杠杆就是力矩最大的省力杠杆。”

“起手后,滑把,当斧头甩起来,过头的垂线后,变成了费力杠杆,但这时,因为斧子在人的上方,所以维持起来并不用额外费力。”

“下劈时,不需要用手来撬动这个费力杠杆,直接让斧头的重量转过去,也就是下劈,自然就省力了。”

说到这里,李笠将长柄工具斧交给儿子:“起手省力,下劈也省力,劈起柴来,自然就不容易累。”

“而你刚才,起手时就就没省力,下劈时,恐怕是双手用力,而不是让斧头自然下劈,肯定费力,劈个几次,就累得手发酸。”

“而且,这种握着末端的握法,很容易伤手腕,腰也吃不住。”

李昉用力点头:“嗯!阿耶我知道了!”

李笠又说:“但是,滑把攻击...劈砍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劈砍距离忽然增加,所以,你得把握好距离,适当缩手。”

“不然劈下来,斧头劈不中木块,就是白费力气。”

李昕用力点头,按照阿耶教的要领,比划了几下,再次劈柴,果然感觉不一样了。

其他几个伴当,也陆续掌握了这一要领,李笠见儿子高兴,也很高兴:“记住,用长杆兵器时,滑把,是很有用的技巧。”

“譬如用矛,无论是直刺还是横扫,用了滑把技巧,就能瞬间增加数尺的攻击距离,对方若是没有提防,很容易被击中。”

“同理,你对付手持长兵的敌人时,也得提防对方使出这一招,而滑把是长杆兵器极其有效的攻击方式,一定要谨记在心。”

李昉好奇起来:“阿耶,长柄战斧和长柄刀,也是如此用法么?”

李笠点点头:“对,长杆兵器都是杠杆,灵活变距,即变换力矩,就是把这个杠杆用好的诀窍。”

“但是,长柄战斧和长柄刀,和矛槊不同,他们的重心在前端,使用起来,更费力气,起势和收势不容易,这时

候的动作迟缓,很容易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所以,军中所用长柄战斧,以及偃月刀,其全长也就一丈左右,重量大概五六斤,而一杆一丈二的矛,重量也就三、四斤。”

“看起来长度差不多,但用法不一样,不过呢,长柄战斧、偃月刀的基本用法,就和劈柴差不多,要活用滑把,改变力矩。”

“用这种长杆兵器作战,其招式必须尽可能省力,不然在战场上挥舞几下就会双臂发麻,那可就不妙了。”

李昕又问:“那,用斧头当兵器,起手和收手很慢,别人不可能傻傻站着吧?”

李笠见儿子开始动脑筋想问题,笑道:“当然不会,所以战斧、偃月刀主要用来对付重甲敌人,至于斧头一劈不中,己方出现破绽,确实很危险,不过...”

“战斧当头一劈不中,还有一个技法,可以反制敌人。”

左城,齐军来袭,兵马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不久前,齐国探知梁军正在加固左城城防,于是立刻发兵来攻,要赶在梁军立足不稳之际,收复左城。

于是,左城东北角一段尚未完工的城墙,成了齐军突击的目标。

大量身着重甲的步兵,在弓箭手的掩护下,手持刀盾、长矛、大斧等武器,向这段城墙发动进攻。

梁军仓促间竖起木栅,挡住城墙缺口,并以大量兵卒守卫木栅,低挡齐军进攻。

双方距离快速缩短,不断地对射之中,许多人倒地,齐军先锋顶着箭雨逼近木栅,将火把以及各种易燃之物投到木栅后,然后直接以大斧劈砍木栅。

又投掷出绑着绳索的铁爪,扒着木栅,然后向外扯。

木栅后冒起烟,似乎投掷过去的火把以及易燃之物已近被弄灭,随后木栅突然向前倾倒,其后大量准备就绪的重甲梁兵,端着长矛径直冲了出来。

齐兵毫不畏惧,端着长矛迎来。

无数人挤在这相对狭窄的缺口处以长矛对捅,长矛之间相互搅在一起,矛头捅在对面人身上,无法透过厚重铠甲,只是不断地“顶”。

当突刺的“捅”,变成了互“顶”,战线开始胶着,老练的兵,此时开始改变策略,将手中长矛对准对方的面部或者腿部,实施进攻。

亦或是用矛杆别来别去,把对面捅过来的长矛别开。

正在僵持间,齐军很快拿来许多马槊。

三人一组,两个人端着马槊,槊头对敌,又有一人站在后面,手持大木槌,如同打钉子般,把马槊向前“钉”。

情况危急,梁兵忽然投掷出大量冒火的陶罐,陶罐落在齐兵人群中。

陶罐破裂之际,有大量黑色液体溢出,然后被火点燃。

燃烧的液体十分粘稠,粘在人身上就无法抹去,又难以扑灭,虽然烧起来火势不大,却能把人点燃。

着火的齐兵挣扎起来,身上粘着的燃烧液体,又粘到别人身上,随即将此人也点着。

突如其来的火攻,让严密的齐兵队形瞬间碎裂。

正在互捅的长矛阵线出现松动,梁军斧兵得了机会,从后排前出,竖起长柄斧,当头劈砍对面齐兵。

有齐兵躲开这致命一击,斧头劈中地面,随后斧刃一横,向后一拉,斧头下端如同钩子一般,把人的腿勾住,然后将其扯倒。

倒地的齐兵,即便身着重甲,却已罩门大开,梁军斧兵接着一斧,直接把挡在胸前的手臂,连同胸膛一起劈开。

鲜血四溅,嚎叫声不断,专破重甲的斧兵,将齐军甲兵砍得落花流水,长矛兵们得了空档,端着长矛并排前进,将战线向外推。

进退失据的齐兵,挡不住自城内而出的平推长矛阵,不断向后退,变成溃败。

梁军长矛兵列阵前出,追着捅了数十步距离,捅翻不少人。

在后方督战的梁军主将严超达,见齐军那边已经有骑兵集结,要从侧翼迂回,于是赶紧鸣金收兵。

再把木栅立起来,然后在木栅之后,拉起几道铁丝网。

铁丝网可是防御利器,不怕火烧,用刀和斧头砍的话,急切间也砍不断,用来堵口,再合适不过。

严超达看着远处密密麻麻的齐军,知道这个年,自己和将士们会过得很“热闹”。

但是,他们可不怕,因为,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李笠下达的命令,可是要让他们孤军守城一年,严超达和部下有信心做到,不过,应该不需要那么久。

因为援军会来的,左城驻军,不是孤军奋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