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二十九章 玩火

乱世栋梁 第二十九章 玩火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二十九章 玩火

凌晨,北风吹拂,左城东、西、北三面城墙外,无数火光闪烁,照亮夜空。

无数人影在火光中晃动,那是大量青壮正在负土堆山。

齐军围城,经过数日努力,三座土山已经高过城墙,而梁军在城内搭建高高的箭楼,比土山要高,以作压制。

随后,齐军一方,组织青壮们将土运上山顶,向城墙一侧倾泻。

期间,守城梁军不断放箭,虽然造成齐军这边一些伤亡,但依旧无法阻止土山靠过来。

到了东方露白之时,三座土山各自和城头连在一起。

齐军主帅、武卫将军綦连猛,登上城东土山,居高临下眺望城内,却见城里守军不慌不忙,似乎对土山靠城并不担心。

再仔细观察,却见左城东南、梁军新筑堡垒,其上兵卒同样十分淡定。

綦连猛打了许多年的仗,虽然攻城仗打得不多,但基本的攻城打法还是明白的。

现在,他见梁军似乎胸有成竹,心中惊疑,觉得对方一定有什么守城妙招。

会是什么招数呢?

綦连猛听说梁国的徐州刺史李笠极其擅长守城,想来对方任命的左城守将,一定通晓不少防御手段。

他觉得事有蹊跷,但左右将领纷纷请战,而己方辛辛苦苦堆了三座土山,终于堆到城头,不打是不行的。

只有尽快收复左城,才能避免河南形势恶化。

左城位于南北济水之间,距离濮阳不算远,去年李笠率军从濮阳地界渡过黄河袭击邺城,小股梁军入城,烧了太庙。

这件事决不能再次发生,所以,朝廷无论如何都要收复左城,现在,没有理由“等等再说”。

否则皇帝那边没法交代,綦连猛很快下了决心,下令进攻。

已经饱食的齐兵,沐浴着晨曦,如同蚁群一般登上土山,从三个方向,同时对左城发动进攻。

綦连猛看着己方将士涌上城头,正翘首以盼时,攻势戛然而止:将士们在城头附近停下,似乎被什么东西拦住了。

他举目远眺,发现似乎有一道模模糊糊的荆棘墙,挡在城头,己方将士用刀、斧头奋力劈砍,收效甚微。

綦连猛暂时不知道对方布设了什么障碍,而准备就绪的梁兵,发动反击。

用临时布设的铁丝网挡住敌兵上城头,随后毫不犹豫使用防御武器——火油桶。

他们将一个个火油桶架在发射装置上,让“此面向敌”的一端,对准如潮的敌军,拉动机括。

咆哮声中,火油桶前端喷射出大量火焰,隔着一道道铁丝网,在数步距离上,将当面之人点燃。

无数变成火人的齐兵嚎叫着,挣扎着,想要往前冲,却被铁丝网阻拦。

向后退,又把同伴点燃。

梁兵又用特制的抛洒器,将大量黑乎乎、粘稠的煤膏油抛洒到人群之中,射出火矢纵火,将人群点燃。

看起来不可阻挡的攻势,很快就被大火给粉碎,左城城头弥漫着刺鼻的糊味,惨叫声不绝于耳。

梁兵不断抛洒煤膏油,三座土山和城墙连接处燃起大火,火越烧越旺,“火人”越来越多。

渐渐地,连山头都烧起来了。

督战的綦连猛,不得不和将领们下山避火,回头看去,见着己方堆起来的土山变成了火焰山,无数将士在大火中奔走呼号。

如此惨烈的场景,惊得将帅们面色惨白。

綦连猛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宿将,胆子没那么小,只是没想到对方这么舍得用火油,直接把三座土山都给点了。

而被三座“火焰山”包围的左城,看上去就像一座火焰城般,让人只觉触目惊心。

如此火攻,让齐军将领们意识到事情不妙:三面围攻瞬间失败,也不知被烧死多少人,而对方“出手阔绰”,搞不好城中囤积着大量火油。

綦连猛明白若这么强攻下去,填多少人命都不够,立刻下令收拢败兵,重整队形,再攻。

左右闻言大惊:“节下!对方肆意纵火,我们填多少人进去都不够啊!”

綦连猛回答:“是佯攻,和他们对射,把他们的兵力引上城头,那么,走地道攻城的将士,就有机会了!”

他这么一说,将领们才回过神:堆土山时,己方也在土山后对着城墙挖掘地道,挖出来的土,正好用于堆土山,不露痕迹。

这是做了两手准备,不过三条地道都是还差一点才穿过城墙,所以得等到明日才有机会入城。

但为了吸引对方注意,确实得佯攻城头。

或许到了明日,地道攻城能成功也说不一定!

傍晚,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终于停了。

白雪皑皑的寒山城里,州牧官邸,李笠看着大腹便便的薛月嫦吃脆皮烤鸭,只觉后背发凉:这是第五只了!

现在的吃法,可不是削下肉片卷在面饼里吃,而是直接吃肉,李笠被薛月嫦的好胃口所震惊。

不过考虑到孕妇本来就会胃口大增,李笠很快理解了小妾的胃口,并很高兴:且吃得多,肚子里的胎儿,营养就有保证。

“不要急,慢慢吃,还有。”李笠说完,啃着一只烤鸭腿。

见薛月嫦吃得津津有味,他问:“如何,这煤气烤炉烤的烤鸭,比起炭火烤的烤鸭,味道有何优劣?”

薛月嫦放下筷子,用餐纸擦了擦嘴,回答:“没有果木香味,不过没关系,还是很好吃。”

李笠点点头:“你喜欢吃就好,不过饮食要均衡,不能喜欢吃的就拼命吃,不喜欢吃的,碰都不碰。”

“放心,不是不让你吃,虽然府里只能做炭火烤鸭,这煤气烤鸭得点外卖,但管够...”

薛月嫦打听起来:“三郎,不夜坊里的煤气烤炉,烤出来的烤鸭,果然每日供不应求么?”

“对,煤气烤炉烧的是煤气,温度相对可控,所以批量烤出来的食物,品质都很稳定。”

李笠说着说着,笑起来:“品质稳定,百店一味,这才是工业化制作食品的标准。”

“出售的食品,其品质有保证,然后开展‘外卖’服务,刺激潜在客户的消费**,才能拓宽销路。”

“但一切的前提是相对便宜,毕竟大多数人,对于价格还是很敏感的,若食品能做到便宜又好吃,产量大,那就不愁赚不了大钱。”

李笠说着说着,来了精神,毕竟煤气烤炉这种烹饪工具,还是他提出的“创意”。

“烘烤食物,掌握火候是关键,用固体燃料烘烤,把握火候要看经验,这得老师傅把关,所以产量上不来。”

“但气体燃料就不同,因为可以通过控制气阀,调整燃料供应量来控制火力,这就是变相控温。”

“煤气烤炉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通过结构布局,可以很方便做到炉内热量分布均匀。”

“譬如圆筒内壁的烤炉,能确保放在炉内的每一个鸭子,每一块饼,都能接受同样热量的烘烤。”

“如此一来,每一炉的成品,其品质都能和其他批次的成品大概保持一致,能让食客们对于这家店的‘手艺’有信心,变成回头客。”

薛月嫦一边听,一边吃烤鸭。

她知道如今不夜坊的许多商家,用上了煤气烤炉,能够大批量制作许多风味独特的“烘焙食物”,譬如各种新式糕点,以及“烤鸭”等常见食物。

因为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所以如今各家店的生意都不错,不断开发出各种物美价廉的烘焙食物,勾起食客们的馋虫。

旺盛的需求,使得煤气供应也能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各方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而新的“不夜坊”陆续开张,能够进一步分摊煤气的使用成本,先前建设煤气发生装置、铺设煤气输送管路的费用,看来能很快赚回来。

她没想到,煤气这种燃料,能让李笠玩出那么多花样来。

“火带来了光明,也带来了热量,让人类能够享用熟食。”李笠缓缓说着,仿佛化身记录片的“旁白”。

“如何玩火,很有讲究,不仅要有创意,也要有技术支持,新技术,就能带来新的烹饪方式。”

“你想想,一个个煤气烤炉里,挂满了涂好配料的鸭子,其肤色在高温烘烤下,渐渐变得焦黄,阵阵香气洋溢,那场景多带劲?”

这场景确实很诱人,薛月嫦能想象出来那场景有多壮观,李笠又说:“若是把鸭子换成人...”

薛月嫦听了李笠这惊悚的比喻,脑海里浮现出烤炉里的鸭子变成人之后的情景,瞬间脸色变得惨白,捂着嘴干呕起来。

李笠赶紧上前安慰:“是我说话错话了,莫在意、莫在意...”

薛月嫦哭笑不得,烤鸭是吃不下了,李笠赶紧斟茶,让对方解解腻。

他纯粹是说漏嘴,而不是为了让薛月嫦少吃烤鸭,才这么说。

原因,当然是“日有所思”,才会脱口而出。

之前,齐军围了左城,来势汹汹,大有不夺左城誓不罢休之势。

然而围城只持续了一个月,对方就撤军了。

原因,是齐军攻城时遭受了两次重大损失,都和火有关。

第一次是在地面,齐军从东、西、北三面堆土山攻城,结果被守军以煤膏油纵火,把土山烧成火焰山,大量兵卒葬身火海。

第二次,是齐军次日发动的“地道战”,齐军堆土山时,在山下挖地道攻城,结果地道另一头被守军灌入大量煤膏油,然后一点火....

烤炉里的鸭子,有人管着火候,不至于烤成炭,而地道里的人就...

那场景,光是想就觉得渗人。

齐军吃了两次惨败,意识到左城梁军有充足的纵火燃料,可以尽情玩火。

而他们没有那么多人命来填,继续围困下去不过是徒耗钱粮,只能及时止损,那就是撤军。

这就是李笠认为左城一定能守住的原因:易燃液体——煤焦油很充足。

徐州产煤,又有铁矿,焦炭冶炼对焦炭的巨大需求,催生了炼焦副产物——煤焦油的大量出现。

煤焦油可燃,其粗略提取物虽然可燃性比不上石油的提取物,但总归是可燃的液体燃料,所以,徐州军有充足的底气“玩火”。

左城守军放的两场大火,烧退了齐军,徐州百姓,可以过一个安安稳稳的好年了。

想到这里,李笠颇为高兴,但忧虑随后涌上心头。

他在徐州打开的局面,渐渐稳定下来,军队无论是攻还是守,能力都很出色。

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粮食产量不足。

徐州聚集着大量脱产的工商业者,又要供养脱产的军队和大量战马,本地根本就无法做到粮食自给自足,需要从外地运来。

只要时局稍微动荡一些、粮食供应减少,徐州就会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所以,他才要组织军队屯田,但屯田成果出来需要时间,那么,他就得绞尽脑汁,加强边境防御,争取将敌人挡在徐州之外。

因为敌军只要在春耕、秋收季节入侵,就能把徐州的农业搞得一团糟。

而徐州四周一片空旷,尤其屯田区,四周更是一马平川,想要把骑兵众多的敌军挡在门外,谈何容易。

单纯的防,或者防守反击肯定不行,即便把进家的“贼”赶走,家里的坛坛罐罐烂了,损失还是能让人肉疼。

若派骑兵出击,和齐军对攻,要来个“御敌于国门之外”,就算能赢,战马的损耗也是个问题。

这还是打赢了的苦恼,要是打输了,损失就会更多,连带着的负面影响也会很多。

没有人可以打包票,说逢战必赢,李笠虽然没吃过败仗,却也不敢有这种“老子打仗绝不会输”的念头。

他家底薄,只要输一次,就很容易把攒起来的家底输个精光。

在徐州“种田”,如同玩火,玩好了,可以烧得对手欲仙欲死,玩脱了,自己被烧得痛不欲生。

因为容错率低,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很多,所以决策的压力很大。

李笠不觉得齐国会就此罢手,坐视自己在徐州“种田”、蚕食河南地区。

对方下次再派兵马来,也不知会用何种战术。

他想着想着,陷入沉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