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四十五章 颠倒黑白

乱世栋梁 第四十五章 颠倒黑白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四十五章 颠倒黑白

文德殿内,太后端坐上首,小皇帝并不在身边,但太后身边站着一个内侍。

此人着内侍服饰,身材魁梧,有胡子。

与此同时,几位辅政大臣,站在阶下左侧,身后也站着内侍。

虽然这些内侍没有胡子,但同样身材魁梧,和“正常”的内侍有明显区别。

然后,大臣们出殿,内侍们尾随,仿佛大臣们是被这些“内侍”押出去一般。

入殿的萧绎和萧大临,看着如此情形,心都凉了。

毫无疑问,太后已经被萧嗣挟持,那么,小皇帝也必然如此。

而几位辅政大臣,肯定是得了太后传召,不明就里入宫,结果陆续被挟持。

此刻,叔侄俩站在阶下,而方才候在殿前的鄱阳世子萧嗣,站在他们右前方。

萧绎盯着堂侄萧嗣,独眼闪烁着寒光,一脸铁青。

而萧大临瞪着堂兄萧嗣,脸因为极度愤怒而涨红。

心中却是哀叹:完了,全完了!

小皇帝、太后,以及几位辅政大臣,都已经被萧嗣挟持,那么,他俩就是砧板上的肉,任其宰割。

不仅如此,萧嗣已经不动声色控制了中枢,可以假借太后的名义,将许多身处要职的官员、武将赚入皇宫,然后软禁。

如此一来,其党羽可以很轻易的控制武库、夺取禁军的兵权。

然后把台城各门一关,文武百官便成瓮中之鳖,任由萧嗣处置。

接着,控制建康城防,将在京的宗室王侯、地方官员家眷软禁,作为人质。

一番布置之后,就能为所欲为,最后,改天换日!

想到这里,萧大临血气上涌,他还以为此次能把鄱阳王父子扳倒,未曾料...

见太后默不作声,看着萧嗣,萧大临的心渐渐又被愤怒覆盖,便抬手指着萧嗣。

想破口大骂,却骂不出什么粗鄙的语句,毕竟他从小就被教育得彬彬有礼,无法如同街头泼妇般叫骂、口不择言。

嘴角蠕动,憋了一会,脱口而出:“你,你,你如何会在建康?”

“贤弟这话说的,我为何不能在建康?”萧嗣笑道,并未回答萧大临的问题。

萧绎盯着侄儿,开口:“你是坐船走海路回来的吧,如今岭表东南风起,倒是顺风。”

萧嗣点点头:“叔叔说的是,侄儿是乘海船回来的。”

萧大临闻言一愣,好一会才回过神:原来如此,我,我为何没想到!

萧绎反问:“你如何知道,建康出事了?”

萧嗣收起笑容:“元月十四日,夜,我在番禺入睡,梦中,看到父亲满头是血而来,向我哭诉,说今日在宫中,被建平王、绥建王杀害!”

托梦这个答案,出人意料,却“很有道理”,让萧绎、萧大临哑口无言。

是啊,托梦。

鄱阳王遇害当晚,给远在岭表的儿子萧嗣托梦,于是萧嗣在岭表广州乘坐大海船,扬帆北上。

不,还带着精兵同行,出其不意回到建康,偷袭皇宫,挟持小皇帝和太后,然后...

想到这里,萧绎闭口不言,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他不认为萧嗣今日就要对付他,所以性命暂时无忧,应该是被软禁,那么话说多了,容易自取其辱。

但萧大临不打算沉默,他知道萧嗣既然已经控制了皇帝、太后和辅政大臣,就一定不会放过他和建平王、绥建王。

不仅如此,也不会放过他的兄弟们,因为只有除掉先帝子孙,萧嗣才好厚颜无耻的受禅称帝。

“我先走一步,在下面等你。”

萧大临笑起来,笑容里带着不甘:“你....你以为,朝野内外,无数忠臣良将,会作壁上观么?”

“这话说的,我回来,只是要为父亲讨还公道!”萧嗣斩钉截铁的说,“你为何东扯西扯,仿佛我要造反一般!”

萧大临大笑:“不是么?不是么!你父子二人,图谋不轨,陷害宗室,不就是想篡位么!”

“我父子二人并未得罪与你,你为何要颠倒黑白!”

萧嗣说话声陡然大起来:“也没招惹建平王、绥建王,为何你们要...要如此行事!”

“你们认为我父子有过错,大可明说,让太后,让宰辅们查个清楚,却行刺杀之卑劣行径,不是心里有鬼,是什么!”

“我心里有鬼?!”萧大临也骂起来,熊熊燃烧的怒火,将他已经不剩下多少的顾忌都烧掉了。

反正都要死了,他顾不得什么教养,顾不得什么礼节,挽起袖子,指着阶上被控制着的太后,看着萧嗣:

“若不是她,若不是那些宰辅有私心,局面何至于此!何至于给你父子可乘之机!”

随后,他看向太后。

“数百年来,有哪个幼帝能守住江山的?你告诉我!”萧大临质问着大嫂(太后)。

太后被他指着骂,愣住了。

萧大临心中的愤怒以及不甘,此刻如同破堤而出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如果当初,皇位是兄终弟及,而不是父死子继让一个小孩子继位,哪会有后来的一些事。

“你不就是怕兄终弟及,儿子会被夺位的叔叔弄死?”萧大临继续骂大嫂。

“可现在,现在呢!不仅害死你儿子,还会害死那么多人!”

“两年时间,两年!桂阳王、浏阳王、南郡王,还有许多宗室子弟,都被害死了!”

“他们是怎么死的?是为了保住侄儿皇位,才被害死的!可你,可你倒好!无端端猜忌亲人,让外人有机可乘!!”

“你为了你儿子,把我们,把小叔子们当贼一样防!好,好!现在好了,贼来了,来了!”

“我和建平王、绥建王,已经尽力了,奈何无力挽回,先走一步,在九泉之下,和父亲,还有兄长团聚。”

“你...你自己想清楚,日后,还有没有脸和我兄长相见九泉之下!”

“不要觉得我说话难听,你扪心自问,如今出镇在外的几位兄弟,谁还服你这个大嫂!”

“父死子继,让一个小孩子当皇帝,哈哈哈哈,你是想当太后,不想当皇嫂!!”

太后被骂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看着萧大临,满脸震惊,说不出一句话。

也不知是因为被后面长胡子的内侍制着,还是理亏,无法开口和小叔子争辩。

“你别得意得太早!”萧大临又指着萧嗣,气势汹汹,怒火宛若熔炉赤炎,灼热非凡:“你别以为大权在握,就能颠倒黑白!”

“我颠倒黑白?!”萧嗣大喝一声,“我父亲辅政以来,所作所为,利国利民,你凭什么颠倒黑白,说我父子意图不轨!”

不等萧大临说话,萧嗣反问:“证据呢?你空口无凭,靠着泼污水,就想把我父子弄死?你有证据,为何不上告?”

“不敢告,是因为你心里有鬼!你别以为暗地里做的那些事,父亲不知道!”

萧大临气极而笑:“我暗地里...对,没错,我就是暗中做准备,要诛杀你父子,为国除害!”

既然落到对方手里,萧大临决定趁着还有机会当面骂人,便把自己为了“为国除害”的一些作为说出来。

包括要趁着萧嗣南征岭表,他要在建康对付鄱阳王萧范一事。

这种秘密,他不想埋在心里带入坟墓,他要说出来,让别人知道,自己也曾尝试过挽回局面,而不是混吃等死。

而且这话得现在说,不然,被萧嗣关起来后,他想骂当面萧嗣都没机会了。

说了一通,太后依旧一脸震惊的看着萧大临。

萧嗣反问:“所以,你们处心积虑对付我父子,手头上却没有什么像样的实证?”

“你说我们意图谋反,既没有我父子私藏铠甲禁物的证据,也没有我父子收买禁卫、宫人的证据,甚至连半张写有谋逆内容的书信都没有。”

萧大临确实知道自己没掌握过硬的证据,所以这么纠缠下去没意思,没搭话。

萧嗣再问:“就凭着‘我认为’,便可以在宫中行凶,击杀辅政藩王?”

“其实就是为了夺位,说得冠冕堂皇!你真要有拿得出手的证据,还会行刺杀之事?”

“你们敢在宫里行凶,击杀辅政藩王,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下一次,你们要击杀谁?其他宰辅,还是太后?”

“你血口喷人!”萧大临破口大骂,萧嗣反骂回去:“莫要狡辩!说!你和他两个,接下来,还要在宫里击杀谁!”

“此事,我事前并不知情!”萧大临反驳,随后补充:“但他们做得对!”

“没有证据就可以杀人,还做得对!”萧嗣骂道,“好啊,你觉得太后做得不对,侄儿做皇帝不合适,那是不是要行废立之事!”

萧大临觉得反正都要死了,心里话不用藏着,脱口而出:“主少国疑,就该兄终弟及!!”

一直不吭声的萧绎,听到这里,望向太后,却见太后愣愣的看着萧大临。

“我再问你一次,建平王、绥建王,在宫里行凶,你当真事前不知情?”萧嗣盯着萧大临,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出来。

“我事前不知道。”萧大临说的是实话,他事前真的不知道。

“那,叔叔知道么?”萧嗣看向萧绎,萧绎随即盯着侄儿。

心中怒骂:这么问,是什么意思?威胁我?

萧绎觉得有些奇怪,他方才判断萧嗣或许现在不想要自己的命,因为自己门生故吏众多,萧嗣现在要直接动他,得考虑后果。

但是,他的命在对方手中捏着。

一旦萧嗣让萧大球、萧大挚“供认”,是湘东王指使他们行凶,那么,萧嗣就有名正言顺的理由杀他。

“我如何知道?建平王、绥建王行事,我也是事后得知。”萧绎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

萧嗣又问:“那叔叔认为,他们做得对?”

萧绎回答:“不,但事情已经发生了,所以必须先弄清楚,他们对你父亲的指控是对是错,才能再做处置。”

“如此,才能让朝野内外,心服口服。”

萧嗣继续问:“如果这指控不成立呢?亦或是,现在出首应榜的那些人,所说不实呢?”

“若指控不成立,建平王、绥建王必须授首,方能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萧绎沉着应对,既不想刺激萧嗣,也要撇清自己在这件事中的关系。

好歹多争取一些时日,自己也来个绝境求生。

毕竟,他的“故吏”王僧辩坐镇沔北,萧嗣肯定不好立刻动他。

萧绎接着说:“至于诬告,朝廷张榜悬赏时已经说了,如果出首之人所言及所呈物证,经查实为假,夷三族。”

萧嗣再问:“真真假假,谁说了算?若有人不依不饶,说我父子就是有错,如之奈何?”

萧绎觉得头疼:你都控制了皇帝、太后以及辅政大臣,诏令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还要我表态?

但话不能明说,他决定虚与委蛇:“当然是几位宰辅斟酌之后...由太后决断。”

“叔叔,若还是有人不服,嚷嚷着这是颠倒黑白,如何是好?”

“谁敢不服,可与我理论,行了吧?”

萧绎被迫表态,但心中极度不快,这种被人威逼的感觉,很不好受,他决定日后加倍奉还。

萧嗣听到这里,转身面向太后,躬身行礼:“太后,臣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了,请太后处置。”

太后愣愣坐着,仿佛没听见萧嗣的话,两眼看着萧大临。

萧绎看着呆若木鸡的太后,觉得无奈:这里能有几个人,还演什么演!

他觉得太后和东宫佐官们都是废物,太后用东宫将佐接管禁卫,守卫皇宫,居然还会被乘船赶回来的萧嗣给翻了盘。

早知如此....

想到这里,萧绎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劲。

“太后,臣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了。”萧嗣再次说道,声音大了些,“请太后处置。”

太后被再次提醒,一个激灵回过神来,仿佛上课打瞌睡的学生,被先生点名,手足无措。

萧大临见了,只觉悲哀:就你这样,还想保住儿子的御座?

防我们如同防贼,却被奸贼轻易控制宫禁,连同儿子,成了傀儡。

“来人,请诸位宰辅入殿。”太后吩咐,身后长着胡子的内侍应诺,对着殿门大喊:“请诸位宰辅入殿!”

话音刚落,脚步声起,包括王褒在内的几位辅政大臣,几乎是“瞬间”出现在殿门,然后入殿。

萧绎回头看着,心中不安增加:好像,这几位方才就在殿外听着?这什么意思?

此次王褒等人进来,身边没有跟着旁人,而站在太后身边的那个内侍,随后也离开。

又有几人入内,却是平日里常跟随太后的那几个内侍,以及几名侍卫,站在阶前。

萧绎见着如此动静,愈发觉得情况不对:看样子,莫非太后没被挟持?

“鄱阳世子,昨夜忽然求见。”太后缓缓说着,语气有些发颤,仿佛情绪有些激动。

“他求我做主,为鄱阳王主持公道,只求有一个机会,能和太尉以及南海王说一些话。”

太后说到这里,看着王褒等几位辅政大臣,又看看萧绎,最后看着萧大临,眼眶忽然有些发红。

下意识抬手捂了一下嘴,隐约抽泣了一下,随后收起手,看向王褒:“方才,殿内对话,诸位宰辅都听到了。”

王褒等人点点头,方才他们被太后安排在殿外“旁听”。

太后又看向萧绎:“太尉,鄱阳世子昨晚是独自入宫的,他若真的一直图谋不轨,想来不敢如此行事吧?”

话音刚落,萧绎只觉脑袋嗡的一声炸开,而萧大临被这个“孤身入宫”的说法惊得目瞪口呆。

孤...孤身入宫?

我,我被耍了!!

再想想方才自己指着太后破口大骂,萧大临只觉天旋地转:我、我、我方才做了什么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