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四十九章 福利

乱世栋梁 第四十九章 福利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四十九章 福利

寒山城一隅,新落成的兴平坊里,李笠正在巡视,检查房屋质量,看看“宿舍大院”中的各种建筑用料是否有问题。

兴平坊,为公廨吏员的宿舍区,投入使用后,在寒山的各级公廨吏员,全都要搬进来居住。

按照不同的“行政级别”,他们能有不同的房型居住。

级别越高,居住面积就越大。

最初一级房型,是集体宿舍,为三层砖砌楼房,不分单元,共用一个大楼梯,每层都是直通式走廊。

每间宿舍六个床位,带洗漱间和厕所、阳台。

楼板为“铁筋混凝土”所制,颇为坚固,不存在楼上跺脚、楼下落灰尘的情况。

各宿舍没有厨房,住户可以在公共食堂用餐,或者用蜂窝煤炉开小灶。

这种集体宿舍,就像后世的学生宿舍那样,主要给在公廨服吏役的百姓提供住宿。

李笠当年是鱼梁吏,知道服吏役的生活有多辛苦,所以首先看集体宿舍。

以过来人的经验,来看看这里能不能住人。

仔细看了看,觉得还行,住宿条件简单,好歹不像是住牛棚。

他还让人在正上方房间用力跺脚,看看房间天花板有没有掉落灰尘。

砖砌楼房,在鄱阳已经很普遍了,所以相关的建筑技术颇为成熟,徐州军军营宿舍区,都是砖砌楼房,兴平坊也不例外。

李笠按照军府宿舍区的模式,给公廨也建起宿舍区,房型当然也有花样。

第二级房型为单身宿舍,均为三层砖砌楼房,结构和集体宿舍楼房一样,只是房间变成了单间,或者单间配套。

这单身宿舍,向未成家的公廨小吏提供住宿,同样有宿舍管理员,不允许带别人入住。

第三级房型为套间,均为三层砖砌楼房,结构和后世“商品房”相似,分单元楼梯,又有“一房一厅”、“两房一厅”、“三房一厅”等。

第四级房型为平房四合院,分为“口”字型、“日”字形、“目”字形四合院。

至于各级官员,也有宿舍区,在隔路另一个坊,住房面积要多得多。

这些宿舍区内的房屋,“产权”都归徐州官府所有,按照“行政级别”,以低廉的租金租给各级官吏。

宿舍区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承担着后世物业的职责,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包括信件收发,托儿所等。

又有严格的门禁、巡夜制度,能确保宿舍区的治安。

所以,这是徐州州府给州、郡、县官吏(主要是吏)提供的福利,加上配套的公共食堂,能让其节省一大笔生活开支。

虽然建设宿舍区要花不少钱,但李笠认为这很重要:想要人卖命,不能让对方有后顾之忧。

他给军府修宿舍区,就是让将士们明白,自己给李三郎卖命,战死沙场后,家人也能在李三郎修的宿舍区住下去,而不会流落街头,任人欺负。

现在,给州府修宿舍区,目的也是一样的。

吏员们不需要卖命,但需要卖力干活,也不能有后顾之忧。

后世的一些公司,为了让员工安心加班、创造更多利润,会提供宿舍(或住房补助)、工作餐(或餐饮补助),以及通勤班车接送(或交通补助)。

种种措施,都是要降低员工为公司卖命的生活成本,加上合理的薪酬、奖惩制度,以及职务晋升空间,就能保证员工的干劲以及忠诚度。

也大幅增加了其他公司挖墙脚的成本和难度。

然而老板不会白白花这些钱,享受了这些福利的员工,必须加倍卖力的干活。

李笠在兴平坊里转了一圈,对楼房、平房的建筑质量很满意,对于各种配套设备和服务,也很满意。

吏员们若搬进来住,能极大节省生活成本,这一点很关键,因为许多吏员的收入微薄,只能勉强度日。

李笠仔细调查过,发现寻常小吏靠着“工资”,只能养活自己,攒不了多少钱,因为日常开支当中,住的开支占了大头。

寒山工商业发展很快,经济繁荣的同时,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在南北二城暂居,直接推动了房价、房租上涨。

寒山是新出现的城,小吏要么是外地人,要么是彭城被淹后无家可归的本地人,在寒山只能租房子住,他们的微薄收入,要被房租分去大半。

这一处境,李笠能理解,无论是那一世还是这一世。

所以,当宿舍区投入使用,小吏们搬进来住,房租这一沉重的负担就会消失。

与此同时,他们也从生活环境上,脱离了自己的宗亲、同乡生活圈,进入了体制内的生活圈。

因为左邻右舍,都是公廨吏员,相互间是同僚关系,而不是亲党、乡党。

或者,有的吏员并无宗亲、同乡,独自一人或者带着家人生活。

却因为囊中羞涩,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屈服于房东、债主、各种恶霸。

现在,搬入宿舍区,进入“体制内生活圈”,生活成本降低,好歹手头宽松些,家人安全有保障,不会被什么人要挟、欺负。

他们和家人依附于体制,不被宗族束缚,不会被地头蛇欺凌,家庭生活被宿舍区的生活所影响,人际关系大变。

久而久之,就会被体制同化,很难主动离开。

这就是变相的人身依附,区别在于,由依附宗族、大户,变成依附体制。

这不是李笠的臆想,军府宿舍区的出现,让来自各地的兵卒及其家属,在长期的聚居之下,形成了新的“社会群体”。

他们在军营里是同袍,战场上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平日生活是左邻右舍,而家属因为军府安排就业,多为同事,所以关系密切。

他们脱离了同乡、同族的关系网,以军人、军属的身份,在寒山形成了新的社会群体,对体制形成了依赖。

对彭城公,形成了依赖。

现在,李笠有信心,让徐州各级公廨吏员们,对体制形成依赖。

这个体制和现体制有区别,如果新体制能够保证基本的奖惩分明,提供相对公平的上升空间,这些人对体制的忠诚度,会大幅提升。

如此一来,李笠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军、政人才团队,关键时刻,有人可用。

李笠看着眼前一栋栋宿舍楼,盘算着自己的构思。

国家机器要想正常运转,缺不了各级官僚吏员,然而想要管好这些官吏,谈何容易,即便到了现代,也是如此。

一旦国家机器运转不灵,可以愁得执政者折寿。

一旦国家机器故意使坏,可以整得执政者欲哭无泪。

他听过一个比喻,比喻官僚们是如何把一个政策玩坏的。

皇帝觉得人有双手,却总是多用右手、而左手空闲(右撇子居多),太浪费了,于是决定让各级官府倡导百姓多用左手。

这意思由尚书省发文下令各地执行时,变成了不许用右手。

到了州一级发文时,变成了要砍掉右手。

到了郡一级发文时,变成了要砍掉右手、右脚。

到了县一级发文时,变成了只能留左手,右手、双腿都砍掉。

百姓得知后,惊恐万分,各地民变四起,消息传到京城,传到皇宫,皇帝觉得莫名其妙:朕何时说过只能留左手?

这是个笑话,但可以看出当国家机器失灵、坏掉时,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李笠觉得梁国的国家机器已经烂得不像话了,修是修不好的。

又仿佛中了大量病毒、植入大量木马的电脑,怎么修补系统,都补不好。

最好的办法是重装系统,而不是换个账号登陆系统。

重装系统需要一个安装文件,这安装文件很贵,且得现做。

李笠觉得,用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钱若不够,即便坑蒙拐骗都要凑够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