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四十八章 敌人

乱世栋梁 第四十八章 敌人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四十八章 敌人

中午,万里无云,烈日当空。

广陵东,中渎水(邗沟)上船只如梭,一艘向北航行的船上,张铤看着窗外景色,陷入沉思。

多好的一次机会,结果鄱阳王这边出了状况。

鄱阳王萧范遇害,这一突发事件,导致张铤之前为李笠的谋划瞬间落空,也亏得李笠反应快,帮世子萧嗣逆转局面。

萧嗣如今继鄱阳王位,得小皇帝(太后)夺情,留在京城任职,好歹保住了些许地位,所以,他们只能在寒山静待时机。

张铤有些不甘心,他觉得李笠不该一直待在寒山、远离中枢,因为淮北这个戏台,限制了李笠的

然而,没了“录尚书事”的中枢靠山,李笠就算回到京城,也只会被高官厚禄架空,在建康虚度时光。

若如此,还不如继续在淮北经营。

张铤对鄱阳王这帮人的表现很失望,看来,李笠还是只能靠自己,既然在中枢无根基,就在淮北扎根。

然而,建康何时才会生变?

或者,再过几年,小皇帝会不会变成东昏侯,为所欲为,弄得人心尽失?

张铤一直希望李笠能突破那无聊的道德束缚,如高祖萧衍那样,顺势而起。

以讨伐昏君为由,扶持宗室为帝,在方镇起兵,势如破竹,攻入建康,然后执掌权柄,受禅称帝。

当年,齐国的雍州刺史萧衍以三十八岁年纪,受禅称帝。

如今,李笠已过三十,莫非也要等到三十八岁?张铤觉得几年时间,一眨眼就过了。

按照李笠的军事实力,至少在淮水以南没人打得过,别的不说,就说火炮,一旦正式投入作战,谁挡得住?

但让张铤郁闷的都是,李笠不知是死要面子,还是另有远虑,成日里琢磨在徐州“种田”。

李笠的说法是“高筑墙、广积粮”,张铤觉得这说法没错,粮食(或者说产粮地)确实是李笠的短处。

可他认为以李笠的出身,想做梁国的栋梁之臣而善终,是不可能的,所以始终只有一个选择。

既然抹不下面子,不如学魏国的高欢、宇文泰,以武力控制中枢,开霸府,架空皇帝和朝廷。

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此基础上,渐渐铲除异己,构建自己的执政班底,经营个十来二十年,水到渠成,就可以改朝换代。

高氏是这样,宇文氏不也是如此?

张铤仔细打听过,得知高欢执掌魏国权柄时,年纪大概是三十六七岁。

而魏帝西投关中、宇文泰为丞相时,不到三十岁。

两人各自以霸府掌握大权,安插亲信担任要职、坐镇地方,经营将近二十年,死后,儿子受禅称帝,建立齐国、周国。

张铤觉得,走霸府路线实现朝代更替也不错,适合李笠这种出身差、根基不深的人。

他就主张趁着此次鄱阳王遇害,李笠直接从徐州起兵,带着火炮一路轰过去,攻入建康,挟持小皇帝以及太后,控制中枢。

与此同时,妻族也在鄱阳起兵,夺取湓城、寻阳,卡住上游诸军入京之路。

以李笠在鄱阳的根基,此举定然是应者如云。

西边,以湓城卡住长江水路,北面,以徐州震慑两淮,谁敢起兵来攻建康,先过火炮这一关。

李笠在下游三吴地区关起门来清除异己,京城权贵和地方豪强即便闹,又能如何?

即便沔北、淮北地方牧守叛投敌国,也不要紧,以李笠的能力,只要经营几年、站稳脚跟,就能发兵收复失地,因为没有军队挡得住火炮。

届时,朝野内外敢不服的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李笠以霸府控制朝政,就能徐徐图之。

李笠活着的时候,还是大梁忠臣,过个十来二十年,儿子们也长大、历练出来。

李笠去世,世子继任,然后受禅,李笠便被追尊,成为新朝“先帝”,其他儿子作为宗室出镇地方,稳得不能再稳。

如此一来,李笠的面子、里子都有了。

张铤想着想着,有些郁闷:奈何李笠不理会啊!

他每次和李笠“理论”,都说不过对方,李笠总是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把张铤的主张给驳倒。

好吧,你沉得住气,我这个长史,也得心平气和才行。

张铤收回思绪,琢磨起建康局势。

湘东王再次“录尚书事”,张铤不认为这位藩王会老实。

太后没什么娘家人可以依靠,所以只能靠东宫故人以及朝臣们来相互掣肘,搞权力制衡。

然而历史证明,这种制衡持续不了多久就会失控。

湘东王门生故吏众多,又是高祖之子,要是起了心思,恐怕那些辅政大臣不是对手。

而新任鄱阳王萧嗣,也不知这么多年忙的是什么,招揽到身边的能人,感觉能力一般。

所以萧嗣要和萧绎斗,恐怕会很吃力。

想到这里,张铤又有些期待:说不得过几年,湘东王铲除异己,铲到徐州这边。

把李笠给逼急了,嚯嚯,那就精彩了!

寒山,某“特供商店”附近,微服出巡的李笠,看着商店门口聚集的人群,只觉那段名言再正确不过: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

现在,二道贩子们就开始活跃起来,因为收购兑换券后转手的利润,已经过了一成,向二成逼近。

今日,是公廨发放兑换券的日子,得了兑换券的吏员们,照旧立刻来“特供商店”买“特供商品”。

几个定点商家,早已经备好货,而二道贩子们,也盯上了这些手持兑换券的吏员们。

他们不敢在公廨门口堵人,于是聚集在各处定点商家,围堵前来购买“特供商品”的吏员。

凭着三寸不烂,还真的能说动一些人,把手中兑换券“高价出售”。

然后,二道贩子将兑换券转卖给急着进货的商贾,过一手,赚一笔。

商贾及时进了货,贩卖到外地,人人都有得赚,皆大欢喜。

因为兑换券炙手可热,而销售特供商品能让商家有额外的稳定收入,使其“现金流”明显增加。

所以,那些有能力保证稳定供货的大商家,也急不可耐的想成为“特供定点商家”,而寒山城里,兑换券的名声越来越响。

大部分人,都知道这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但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能在鼓声停下来以前,把手中的花传出去。

所以,参加游戏的人越来越多。

兑换券的“热度”快速上升,仅过了三个月,其发行量已经大幅增加。

没有人认为此举有何不妥,因为谁都看出兑换券有利可图,都想赶在兑换券崩盘之前,赚取更多的好处。

李笠沿着街道向另一边走去,沿途听到行人对兑换券议论纷纷。

按照后世的观点,当路边买菜的老婆婆都在讨论股价时,意味着股市崩盘为期不远。

兑换券不会崩盘,因为李笠有足够的自制力,确保兑换券的发行有对应的“准备金”,确保各商家能够有渠道来准备充足的“特供商品”。

然而“准备金”得靠别处赚来,要赚钱就得经商或者经营产业,特供商品中有不少种类,得从外地运来。

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争,导致百业凋零,兑换券可真就会崩盘了。

想着想着,李笠感慨:高筑墙、广积粮,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真难啊...

他的短板就是缺粮,兵再能打,没粮也白搭。

本来把大礼献给鄱阳王,想要有所突破,争取更大的上升空间,结果...

所幸,他还有徐州,只要把徐州经营好,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徐州四战之地,四周一片空旷,太平时节倒是作为粮仓的好地方,可到了乱世,这里易攻难守,种田难度急剧增加。

关于战略地势,有“金角银边草肚皮”的说法,李笠如今以“草肚皮”为根基,种田当然要多费心思。

且种田是看天吃饭,一有天灾**,就容易颗粒无收,白忙一年。

所以,与其辛辛苦苦种田,不如直接去抢来的划算?

李笠觉得这观点不对,历史证明,一块可以遮风挡雨的稳固根据地,一块能稳定提供大量兵源、税收的根据地,是做大事时十分重要的基础。

他要在徐州乃至淮北开辟出一块牢固的地盘(根据地),就得耐住性子耕耘,不能成日里想着走捷径。

要让无数追随者相信,他有能力为大伙,创造一个美好的新家园。

在这个新家园,农、工、商业蓬勃发展,寻常百姓可以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和家人。

寒族有上升空间,可以凭借能力在“体制内”向上爬。

虽然外敌虎视眈眈,但军队有足够的实力,保护这片家园,将虎狼们挡在围栏之外。

这样的信心,构建起来十分困难,又耗时间,因为等同于白手起家。

但他有信心,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把徐州建成稳固的根据地,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徐州成为“示范区”。

让人们知道,他李三郎不是只会打仗的莽夫,而是能治理地方、能把一个烂摊子收拾好的能人。

至于走捷径,走捷径省下的麻烦,迟早是要加倍奉还的。

上一个走捷径的人,是高祖萧衍,一年时间,就从一州刺史,摇身一变,变成一国之君。

结果为了维持烂摊子,萧衍辛辛苦苦裱糊了将近五十年,结果烂摊子还是烂摊子,外表光鲜而已,一捅就破。

南边是这样,北边呢?

北边,由东魏蜕变成的齐国,国力强劲,却从娘胎里落下毛病,出现了晋阳和邺城两个权力核心。

天无二日,齐国迟早是要出事的。

而西边,由西魏蜕变成的周国,虽然国力排在最末,但李笠知道,周国那群关陇勋贵,才是开创新时代的胜利者。

因为这些人,代表着新的力量,这股力量朝气蓬勃,宛如旭日东升,江南的腐朽士族,河北的桀骜豪族,都不是对手。

张铤不知道历史,所以并不明白这一点,无法理解他的选择。

所以,李笠觉得自己如果是游戏主角,那么最大的“关底Boss”,不在建康,不在邺城,目前在长安。

即便他以武力击破关中,又如何?这股力量是时代的选择,随时可以重生。

延续了数百年的体制,已经不能给国家指明出路,具体体现,就是现在的梁国。

在这种体制下,仅凭明君,无法维持太平盛世,即便统一天下,也是治标不治本,稍有不慎,就是另一个西晋。

短暂的天下统一之后,又是新一轮的乱世。

如果他走捷径,当个裱糊匠,无非是重现宋、齐、梁的死循环。

为了尽快当皇帝,和旧势力妥协,后果就是他的雄心壮志和精力,被腐朽的体制以及士族们所腐蚀和拖累,一起堕落。

无力对付那个强劲的敌人。

到了风烛残年之际,如同历史上年迈萧衍无助的看着侯景闯宫,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历史的车轮,向自己压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