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三十五章 狂热

乱世栋梁 第一百三十五章 狂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三十五章 狂热

淮阴,行在西郊,军营校场,皇帝萧询在文武官员陪伴下,校阅府兵。

秋风中,身着红色戎服、披着玄甲的将士,排起整齐的队伍,远远看去,宛若红黑色海洋。

赫赫军威,至少从队列上展示出来,萧询见着这些府兵有如此气势,心中激动不已。

一旁,李笠看着面前人海,不为所动。

队伍很整齐,兵卒们很有精神,这不错。

但未经实战考验的新队伍,就这么投入战略决战中去,怎么看,都不能让人放心。

所以李笠认为,慎重起见,北伐得缓缓,至少等府兵磨炼过一番后,再承担重任比较好。

但是,情况不对。

看看喜形于色的皇帝,以及周围开始议论北伐的文武官员,李笠意识到事情有些严重。

当菜市场买菜的大妈都在议论股市的时候,意味着股灾要到了。

伴驾的驸马都尉王,也被眼前情景震撼。

他心中豪气激荡,见李笠若有所思的模样,认为这位一定是琢磨如何收复河南,便低声说:

“大将军,官军若北伐,定然势如破竹呀!”

“嗯?那是自然。”李笠微微一笑,这让王觉得欢欣鼓舞。

大将军都说“那是自然”,说明收复河南胜算很大。

李笠见这位不通兵事的驸马都如此乐观,补充:“不过,齐国不会坐视河南失守,必然全力来争。”

“他们也不想丢掉青州,却依旧夺不回去。”王依旧乐观,他觉得只要北伐军由李笠来指挥,加上善战的徐州军,那是必然不会打败仗的。

李笠没再说下去,如今对于北伐形势,几乎是人人乐观,他就不好明着唱反调了。

王作为琅琊王氏子弟,本来对这种事没必要上心,现在都如此乐观,可见,满朝上下,都陷入了“北伐必胜”的狂热状态。

收复河南,指日可待,经营数年后,发兵攻打齐国、收复河北,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一来,数百年的战乱,或许就要结束,天下,统一了。

谁不想亲眼见证这一时刻的到来?

所以,今年就该北伐了。

这种事情,即便是想,也确实能让人激动,但李笠可没那么乐观。

齐国实力雄厚,一防二都没问题,就算丢了河南,还有河北,血条厚,撑得住。

且齐军战斗力很强,河南战役打起来可不轻松。

李笠能看到的问题,别人也能看出来,但如今人人热议北伐,怎么回事?

他认为,那些呼吁北伐的官员,估计有不少是属于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类型,这些人应当知道,若今年北伐,真的很勉强。

虽然前年收复青州,也算事发突然,但参战队伍,以正经官军为主,

现在不一样,刚编练不到两年的府兵,来源主要是各地豪族、大户及其部曲,以及乡兵,小规模战斗或许能打,可大军团作战时表现如何,尚未可知。

而北伐河南,必然引来齐军主力,爆发战略决战,在这种高强度的交战状态下,豪强武装构成的府兵能经受得住考验么?

李笠觉得悬,所以按照他原来的设想,是今年校阅结束后,府兵返回各自军府,待到来年,先参加一些边境摩擦战,磨练一番,再说北伐。

现在看来,在无数人的推波助澜下,立刻北伐的呼声越来越高。

皇帝本来就心痒痒的,见人心可用,自然就安耐不住,今年就要北伐,想要重现收复青州的壮举。

所以,临时改变计划,主动出巡到寿阳,就近校阅淮西官军,其中就包括淮西地区府兵。

然后返回钟离,校阅淮中地区府兵,最后返回淮阴,校阅淮东地区府兵。

此举确实省了不少开支,避免大量府兵前往淮阴后又返回驻地,进而省下不少因此产生的费用。

但是,皇帝急于北伐的心态也暴露无遗。

那么,在一片乐观的舆论氛围里,年轻气盛的少年皇帝御驾亲征,一旦战事不利或者遭到重挫,心态必然会从一个极端,掉到另一个极端。

想到这里,李笠不由得看了看皇帝。

只见这位少年,激动地满脸通红,已然是陷入“北伐!北伐!”的狂热状态。

果然是中二期少年,极易冲动。

李笠收回视线,思考起来。

事已至此,抱怨无用,还好,他有所应对。

府邸,李笠和来访的王琳交谈,王琳身为亳州刺史,此次随府兵来行在,除了接受校阅,也要参与商议北伐河南之事。

说到如今人人热议的北伐,王琳忧心忡忡:

“今年北伐,太勉强,编练的府兵,大多未打过硬仗,如今士气高涨,无非是盲目乐观罢了。”

“官军攻打河南,齐军必然全力来救,河南地区地势平坦,四面八方无险可守,骑兵来去自如,防不胜防,可不比当初青州之役。”

“而且,现在到处都在议论北伐,齐国必然有所耳闻,早早做好准备,那么...”

“要收复河南,其实是两场大战,第一场是攻,第二场是防,攻得下、守不住,就等于没攻下。”

“若寄希望于周军出击、牵制齐军主力,我看,根本就不稳妥。”

李笠见王琳絮絮叨叨的抱怨,像个老妪,笑起来:“王郎的锐气都到哪里去了?”

“哎哟,彭城公,你不可能看不出今年北伐隐患有多大,就这么袖手旁观?”王琳说完,一脸严肃的看着李笠:

“陛下锐意进取,这是好事,两淮豪杰踊跃参战,也难能可贵,可事关重大,怎能儿戏,若是此次北伐不利,我怕,我怕陛下会大受打击....”

李笠收起笑容,也一脸严肃的看着王琳:“毫无疑问,河南之战,就是两国决战,事关国运,不能儿戏。”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人唯恐天下不乱,所以煽风点火,撺掇皇帝今年北伐。”

“这种时候,谁要是阻拦,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我倒是可以强行阻止,然后呢?几位皇叔要么赞成,要么沉默,你不觉得,这像是在看热闹?”

王琳还是希望李笠能出手:“那也得劝啊,勉强北伐,极易受挫,若如此,可就前功尽弃。”

他希望李笠能拉住皇帝,请皇帝再忍耐一两年。

“不,没必要,胜算大小,得看怎么打。”李笠很淡定,自从他发现皇帝进入北伐的狂热状态后,立刻找人商量对策,听了不少人的建议,所以,有了应变之策。

他问王琳:“我且问你,让你在目前局势下主持北伐,想要确保胜算,该怎么打?”

王琳想了想,回答:“若正面攻河南,怕是要糟,不如,分兵入河北,在河北烧杀抢掠,掣肘齐军主力。”

“当然,这种打法,恐怕只有徐州军...”说到这里,王琳瞪大眼睛:“莫非...你打算这么来?”

李笠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收复河南,关键是野战歼灭齐军主力,只要歼灭齐国的野战主力,哪怕只是部分,河南,便如瓮中之鳖。”

“既然是决战,在哪打,不都是打?”

王琳还是觉得惊讶:“这又是何苦,河北可是齐国的地盘,徐州军渡河入河北,仅仅是牵制,风险就不小,还要和对方决战,这太冒险了。”

李笠回答:“不,不,与其在河南拉着一群乌合之众和齐军主力野战决胜,还不如,就在对方地盘,打一场...”

“当淮阴热议北伐的消息,传到邺城时,齐国君臣必然开始做准备,他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河南,那么...”

王琳还是觉得这太冒险:“若徐州军先出发,攻入河北,那就是孤立无援,在敌人地盘作战,稍有不慎,可就...”

“此时此刻,徐州军主力,应该已经渡河了。”李笠忽然说,王琳惊讶的看着他,被这消息震动。

李笠拿起酒壶,给自己斟酒:“放心,提前和陛下说过了,这叫出其不意。”

“这一次出击,若大名鼎鼎的徐州军全军覆没,想来,会让北伐的狂热,冷下来吧。”

李笠语气平静,甚至笑了几声,王琳只觉笑声里带着杀气。

“然而没有任何一支齐**队,可以从正面击败徐州军,没有。”李笠举杯,“因为那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军队。”

王琳举杯,看着李笠,心中有些不安。

既担心徐州军孤军深入,一番厮杀后无法突出重围,折在河北。

又担心一旦徐州军真的在河北来去自如,彰显强悍作战能力后,朝廷会怎么看。

杯中酒一饮而尽,李笠说:“北伐,不是徐州军一军之事,等到战事开启,亳州军的表现,我可是拭目以待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