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怎么办?(续)

乱世栋梁 第一百五十四章 怎么办?(续)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五十四章 怎么办?(续)

鄱阳,大雨倾盆,州廨听事,鄱阳王萧嗣站在屋檐下,看着外面雨帘,不发一言。

皇帝死了,大司马、彭城公李笠都督中外诸军事,消息传到鄱阳,让萧嗣愕然。

他知道接下来,李笠若不想死全家,就只能沿着一条路走下去。

如此一来,这头猛虎,就成了梁国最危险的敌人,让人坐立不安的是,这头猛虎,几乎没有敌手。

出镇在外的宗室们,不会傻乎乎等着看皇后、张贵人生下的是不是男孩,因为还有数月时间,足够李笠布置妥当。

即便到时候皇后、张贵人没能生下男孩,难道李笠就会心甘情愿拥戴新君即位?

不可能。

新君即位后,对于毫无恩惠的李笠,不可能信任、重用,李笠也不会相信自己能得新君信任、重用,必然要反。

所以,宗室们不会等,李笠也不会等,不用等皇后、张贵人临盆,战争就会开始。

那么,作为兰陵萧氏子孙,萧嗣只能站在家族这边。

即便他不想与李笠为敌,不想和李笠刀兵相见,也不可能站在李笠这边。

因为只要改朝换代,前朝宗室必然面临斩草除根的命运,虽然齐、梁换代后,前朝宗室活下来不少,但毕竟都是兰陵萧氏子孙,且不具威胁,高祖手下留情了。

而对于齐明帝诸子,除了那个聋哑的萧宝义,高祖可是赶尽杀绝。

独独走了个鄱阳王萧宝夤。

想到这里,萧嗣有些茫然。

萧齐末代鄱阳王萧宝夤,在大祸临头之际,侥幸逃往魏国,于是立志报仇,多次率军南下,攻打梁国边境城池。

又任徐州刺史,厉兵秣马,一心一意要报仇。

后来魏国大乱,萧宝夤奉命入关中平乱,因功进位车骑将军、尚书令,随后,因怀疑魏廷要鸟尽弓藏,便据关中称帝,旋即兵败身亡。

萧宝夤的经历,说明一个亡国宗室即便再努力,到头来也不过是一场空。

萧嗣觉得自己若走这条路,即便能有萧宝夤的作为,走到最后也只能是一条死路。

想着想着,萧嗣不由得对当初自己的决定感到无奈。

三年前的这个时候,也是三、四月间,发生宫变,带兵入宫护驾的湘东王随后去世,当时就有个机会在他面前,李笠劝他放手一搏。

争辅政藩王之位。

但萧嗣权衡利弊,觉得自己要争辅政之位,必然引发诸王起兵,虽然有李笠在自己一方,战争极大可能以他胜利而告终,但如此一来,祸福难料。

宗室内斗,必然让外人渔翁得利。

所以,萧嗣选择回避,离京到鄱阳上任,开采大铜矿,为朝廷开源。

如此一来,皇叔辅政,李笠必然会被太后当做救命浮板死死抓住,皇帝以李笠女儿为后。

女儿为后,李笠有了保障,就不会铤而走险。

三年时间,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萧嗣的判断,李笠作为皇帝丈人,尽心尽力辅佐女婿北伐。

两次北伐,大获成功,皇帝的声望大涨,而萧嗣在饶州,采矿事宜也办得有声有色。

只要皇后生下皇子,被立为太子,那么李笠就会作为忠臣,继续为朝廷效命,保皇帝平安。

萧嗣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结果,皇帝居然死了。

皇帝一死,李笠欲做忠臣而不得,只能造反。

而萧嗣作为梁国宗室一员,只能响应其他起兵的族人,与这头猛虎对抗。

萧嗣转身走进听事,坐下,看着案边火盆里一些书信的灰烬,心乱如麻。

已经陆续有宗室派人来鄱阳,向他陈述利害关系,希望他以大局为重,与李笠决裂,而不是助纣为虐。

那么,首要之务,就是在鄱阳进行一番“清洗”,将李笠及其部下的根,斩断。

鄱阳,是李笠的家乡,鄱阳子弟追随李笠征战十余载,饶州地界又有不少人及产业和李笠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所以,鄱阳是李笠的根基,要对付李笠,得把其根基连根拔起。

而李笠的左臂右膀以及许多部下,多有亲属在鄱阳,只要将这些人控制,就能让李笠那边投鼠忌器。

众多密信,萧嗣看后烧毁,却不打算这么做。

且不说想不想的问题,就说实际操作起来,他不认为李笠在鄱阳没有布置,任由他为所欲为。

一旦他决定动手,在鄱阳缉捕李笠同党,关押诸将亲属,恐怕,先死的是他。

甚至,他的号令刚出州廨,就是全城皆反的结果。

李笠太得鄱阳人心,其左臂右膀以及大量鄱阳子弟,已经将李笠和鄱阳紧紧绑在一起,这种联系是斩不断的。

就算李笠遇刺身亡,但还有儿子,其妻家,连襟,在鄱阳依旧有极大地号召力,依旧能动员起鄱阳乃至饶州的人力物力。

能征善战的李笠,带着许多人升官发财,是整个饶州的希望所在,无数人,恐怕都攀着李笠更进一步,改朝换代。

这些人对李笠的支持,是极其狂热的,萧嗣知道自己一旦决定在鄱阳做些什么,哪怕想杀什么人,那么先死的,恐怕是他。

案上,还有一封信,那是李笠派人送来的亲笔信,对方在信中“恳请”他以大局为重,支持朝廷。

萧嗣有几个理由来说服自己支持李笠,譬如一旦皇后生下皇子,李笠作为外祖父,尽心尽力辅佐外孙,待其长大成人,交还大权。

但无上权力的诱惑,足以让父子反目成仇,遑论外祖父和外孙?

或许李笠愿意继续当大梁忠臣,可他身边人呢?

是做开国元勋好,还是做大梁忠臣之左右好?

就算萧嗣愿意相信李笠要继续当忠臣,也能管束左右,继续为朝廷效命,可宗室们相信么?

当宗室们起兵后,萧嗣没有选择,只能响应。

而响应的决定一旦公布,鄱阳必然沸腾,届时他就像油锅里的鱼,被油“炸”得通体焦黄,一点翻盘点机会都没有。

即便暗中布置也不行,萧嗣知道,不说城里,就是州廨里,定有不知多少个眼睛和耳朵,默默看着、听着他的动静。

一旦他表现出要先发制人的意图,恐怕会被人“先发制人”。

他支持李笠,待到改朝换代,必然落得暴毙下场。

反对李笠,不用等到两军交战,他恐怕就在鄱阳死于一场哗变,甚至意外。

反对李笠,但不去参与起兵“清君侧”,携带家眷出逃,逃到周国或齐国去?

且不说从鄱阳出逃,如何平安逃到周、齐两国,就说逃过去后,寄人篱下的日子好受么?

若李笠称帝,对方年富力强,才干出众,或许二十年内,就能挥师统一天下。

届时,他一个寓居外国的亡国宗室,以年迈之躯面对李笠的兵马,又有何面目活着?

逃,不行,未必逃得到别国。

战,不行,无论是和李笠交战,还是和宗亲反目。

拖延时间,不行,李笠和宗亲们,都不会允许他旁观的。

那该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