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无可奈何

乱世栋梁 第一百六十一章 无可奈何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六十一章 无可奈何

夜,三面被围的襄阳,城内外都有大量灯火闪烁,城南,门楼处,一箱箱铜钱被人倾倒在地上,守城兵卒排队领取。

每个人可以拿一次,一次,可以拿五贯。

然而一贯足额铜钱有十二三斤重,普通人最多也只能拿两三贯。

许多兵卒将领到的铜钱缠在腰间,一脸兴奋。

一旁,雍州刺史、新兴王萧大庄,看着自己府里的铜钱被人瓜分,一点也不心疼,他看向城外灯火连天的敌营,心中只有决绝。

襄阳城一旦失守,他就会沦为阶下囚,活不了多久。

所以,这些钱财,留着也没用,不如犒赏守城将士,激励士气,或许,还有些许机会挽回。

可这机会太渺茫,萧大庄不敢细想。

城下有动静,城上兵卒借助火把光亮看下去,却是从敌营归来的使者,回到城门下。

人们放下吊篮,将使者拉上来,使者在无数人的目光中,走向萧大庄。

萧大庄心中期盼,却又担心使者带回来坏消息,便转入楼内,单独听使者汇报。

“如何,王公如何答复?”萧大庄问,使者轻声回答:“大王,王公问,若真能平定李笠,他要如何自处?”

萧大庄闻言默然。

是啊,兵临襄阳城外的王僧辩若“反正”,站在宗室这边,并且成功击败李笠,力挽狂澜,如此大功,该如何自处?

猛虎危险,那么,杀死猛虎的壮士,岂不更危险?

“寡人知道了。”萧大庄摆摆手,整个人的精神气都散了,坐在榻上,斜倚凭几。

使者见状觉得心里有些难受:“大王,不如、不如赶紧突围吧...”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寡人自有分寸,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使者离开,萧大庄独坐房中,看着忽明忽暗的油灯灯火,一言不发。

为什么会这样?

皇帝突然驾崩,大司马、彭城公李笠得太后旨意,都督中外诸军事。

消息传开,诸王知道再不行动就是坐以待毙,于是相继起兵,讨伐国贼李笠。

要知道,当年,高祖受禅称帝前,职务就是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

其实萧大庄对李笠这个人没有恶感,佩服对方立下的赫赫战功,但事已至此,双方都已经没得选。

他明白,李笠走出这一步也是不得已,因为任何人面临如此境地,也只有一条路可走。

但是,李笠若赢了,他们就要死,一如水火不相容,而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

之前,诸王起兵,兵马汇合,声势浩大,由南海王萧大临统帅,往下游而去,萧大庄日盼夜盼,希望收到好消息:

萧大临入建康,宗室们控制三吴,和李笠隔江对峙。

但是,盼来的却是噩耗:彭蠡湖一战,萧大临惨败,仅以身免。

萧大临这一败,意味着宗室想要翻盘已经没了指望,但萧大庄心存侥幸,希望能坚守襄阳,拖延时间。

或许,齐国会发兵南下,进攻河南地区,迫使李笠不得不分兵,暂时无力西进。

而在三吴起事的南康王、义安王能够表现神勇,拿下建康。

但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郢州夏口失守,朝廷以王僧辩为行军总督,带兵自淮西入司州,很快便拿下司州治所安陆,司州刺史、长沙王萧韶被俘。

与此同时,江陵失守,被突袭的骑兵拿下。

丢了夏口的荆州刺史、安陆王萧大春,撤回江陵的半路,得知江陵沦陷,想往襄阳来,半路被部下绑了,押到王僧辩处。

而王僧辩的兵马抵达襄阳城下,还让萧大春出来喊话。

萧大春站在城下,看着站在城头的萧大庄,不顾危险,奋力高呼“杀贼”,被人堵住嘴,押走。

萧大庄悲愤不已,却无可奈何。

大厦将倾,以非人力可以挽回,但萧大庄不死心,派心腹出城,去找王僧辩陈说利害关系。

希望对方能做大梁忠臣,莫要给李笠当帮凶。

结果,王僧辩那一问,断了所有的可能。

李笠本来就会因为功高不赏,无路可走,只是做了皇帝丈人,有了个保障,才继续为臣。

结果这个保障没了,就只能篡权,那么,即便有人击败了李笠,可此人立下如此大功,还能回头么?

除非这个人是宗室,可惜,宗室并无如此人才。

即便是宗室里最知兵的鄱阳王萧嗣,恐怕也担不起如此大任。

萧大庄想到这里,心中只有叹息。

兰陵萧氏,如今以见长,可最初,是以军功起家,否则光凭刘宋外戚身份,哪里有机会接近权力中心?

正是因为萧道成当初临危受命,驻防淮阴抵御魏国大军,才奠定了文武班底,为后来的改朝换代做好准备。

到后来,高祖兄弟(兄萧懿、弟萧衍)也是因为知兵,才有机会担当重任。

外拒北虏,内平叛乱,一步步接近权力中心。

可现在,兰陵萧氏子弟,文章和字写得再好,再怎么熟读典籍,举止再怎么风度翩翩,也无法挽救大好河山。

王僧辩既然作为行军总督,率军“平乱”,这就意味着,其身后荆襄出身的文武官员,以及荆襄各地许多豪族,已经做出了选择。

其实,这之前已经有了兆头,那就是沔北各地,并没有多少官员响应萧大庄起事。

想想六十多年前,高祖在雍州起兵时,荆襄豪族纷纷响应,那场景是多么壮观。

而现在,应者寥寥。

这六十多年来,开国勋臣们,后代几乎都不再从武,仅有的几根独苗,也在侯景作乱时凋零。

待到风雨飘摇之际,竟然无勋臣后代站出来,再扶大梁。

也无善战的宗室子弟,力挽狂澜。

想着想着,萧大庄心中只有苦涩,他有心救亡,却无力回天,只能做困兽斗。

就在这时,忽然听得东边喧嚣起来,似乎有人在欢呼,或者高声呼喊。

不一会,坏消息传来:东门守将开城门,敌军已经入城,城中兵马纷纷投降。

“是么,还是没能守住啊...”萧大庄苦笑着,本来纷乱的心,忽然平静下来。

他已经尽力了,对得起列祖列宗,无怨无悔。

一名将领忽然说:“大王,末将愿护送大王突围,请大王召集家眷...”

萧大庄看向那将领,嘴角蠕动。

突围?就算突围,接下来能去哪里?

南面,江陵失守,东面,安陆失守,北面,沔北郡县容不下他,西面,东梁州地界,也容不下他。

想逃到周国、齐国去,都做不到。

或者,就此隐姓埋名,藏匿民间,却很难躲过大搜捕。

逃入山中,又能坚持多久?

带上家人,只会让家人受苦,不带家人,即便侥幸逃过一劫,迥然一身活下去,也没意思。

“不必了,你们已经尽力,不需要再为寡人流血。”萧大庄站起来,抬手,整理衣冠。

然后坐下,坐得很端正,神色如常,毫无惧意。

“寡人就在这里,等他们来,传令下去,让将士们不要抵抗了。”

一名将领急了眼:“那,那些钱,不就白发了?”

萧大庄摇摇头:“无妨,就当做寡人的告别礼吧。”

对于此时的萧大庄来说,钱财已是身外之物。

国快没了,家也快没了,他要这些钱财,又有何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