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二十一章 釜底抽薪

乱世栋梁 第二十一章 釜底抽薪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二十一章 釜底抽薪

下午,天色昏暗,雪花风飞舞,一座庄园边上,由破败茅草屋构成的村落中,升起一道道炊烟。

一座茅草屋里,孙五看着前来问话的曲管事,挤出笑容,给出回答:“再宽限两日。”

“两日?”曲管事闻言看了看孙五,又看看其身后站着的女子,目光在女子清秀的脸上扫了一下,摇摇头:

“不行,等着种地的人多了去,你们不种,那就不种吧。”

说完,曲管事转身,带着左右离去,孙五追上去,喊着:“曲管事,再缓两日,再缓日!”

他装模作样追了几步,便折返回来,那女子见状面色凝重,想说些什么,屋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便赶紧转回屋内。

孙五也进了屋,把破门关好,又放下破旧的门帘,来到火盆旁坐下,看着内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默不作声。

他的内人罗巧娘,很快将苦恼的婴儿哄入睡,轻轻放在摇篮里,再转到火盆边。

两人沉默不语,孙五将重新热过的残羹,分了一半,递给内人,自己埋头吃起另一半来。

夫妇俩默默的吃着,火盆里燃烧的树枝,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连同外面呼呼的风声,汇聚成枯燥乏味的伴奏曲,回荡在屋内。

不一会,罗巧娘吃完饭,放下碗,看着良人:“还是...我还是,去曲管事那里..干几日活吧。”

孙五听到这里,动作一僵,随后咽下口中的炒米饭,再把碗放下。

看着火盆里跳跃的火光,低声说:“不用,不用你受这个罪。”

罗巧娘咬了咬嘴唇,迟疑片刻,回答:“可是,若种不上地,我们,我们就过不下去了。”

说完,两人又陷入了沉默。

穷人日子难过,没有地种,没有东家雇佣做事,日子就过不下去,更别说一家三口、两大一小。

现在是年底,明年,孙五能不能继续做田客去种庄园的地,获取微薄的收入,那就要看他容貌清秀的内人罗巧娘,“懂不懂事”。

如果懂事,去庄园曲管事家里干几日活,孙五就有地种。

不懂事的话,呵呵....

“去年,我们来到这里,他是见你长得俊,起了心思,才让我当田客种地,不过,当时你是大着肚子,他才没对你下手。”

孙五缓缓说着,“现在,你要是去,他会放过你?几日下来,还想走路么?”

“我、我...我大不了,休息几日,就能缓过来..”罗巧娘低下头,绞着手,忽然有几滴眼泪落下。

“总不能,总不能饿着孩子,我、我就当做了几晚噩梦...”

“不要哭,不要哭...”孙五握着内人的手,扭头看看门窗。

忽然起身,走到门边,掀起门帘,推开破门,探头出去张望,确定没人之后,关上门,坐回火盆旁。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公众号

轻声对罗巧娘说:“我决定了,明日,明日就带着你,还有孩子,进城...我去做厢兵!”

“做厢兵?”罗巧娘惊讶不已,压低声音:“听说做厢兵是要上战场的!是要编成兵户的!”

“而且,听说、听说...”罗巧娘有些迟疑,“听说,这是以招募厢兵为名,看女眷样貌为实,要选美人入宫...”

孙五摇摇头:“你听他们鬼扯!他们就是骗人,我仔细跟马货郎打听过了...”

“厢兵不是兵,就是官府雇佣无业游民,组织起来干活,修桥补路,搭建房屋,或者看守库房...”

“城里,公廨张榜招募厢兵,连同家属,包吃住,至于美人...皇帝哪里看得上民女哟!”

“我问得很清楚,作厢兵,好过在这里给人做牛做马,还得让你去陪人困觉!”

罗巧娘只是觉得不放心:“这、这,万一半路,被人截了,如何是好?万一进城了,公廨不招厢兵了,如何是好?”

“万一公廨里的人,骗人,把我们骗到别处去,如何是好?”

“你放心,我已经和姜大网商量好了,两家一同去,就等明日,商队从附近经过...”

孙五低声将自己的谋划和内人交代起来。

日子过不下去了,他们不能等死,所以必须找一条出路。

这条出路,就是去城里应募,做厢兵。

孙五和罗巧娘,都是苦命人,十余年前,侯景作乱时,孙五和家人逃难,遇到溃兵,倒了霉,孙五就成了孤儿。

他四处流浪,后来投入一个庄园,当了僮仆。

碰到了时为婢女的罗巧娘,也许是有缘,一来二往,看对了眼。

罗巧娘长得清秀,某日被醉酒的郎主占了,眼见着要成为侍妾,但主母不依不饶,让人把罗巧娘关起来,准备卖掉。

孙五救下罗巧娘,逃离庄园,两个苦命人自己结为夫妇,要一起度过余生。

辗转了两三年,罗巧娘有了身孕,夫妇俩便到这距离吴县不算远的庄园做田客,而管事的明显看中罗巧娘的样貌,才同意收他夫妇为田客。

当时罗巧娘是孕妇,所以那曲管事便没动手,不过现在..

现在,对方就以来年能否继续种地作要挟,要挟罗巧娘去其家中“干几日活”,其实就是“暖床”。

孙五知道,若内人真的从了,这只是开始,那曲管事不会放过罗巧娘,必然隔三差五,就要罗巧娘去家中“干活”。

这样的日子,他可不想过,而且,庄园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官府开始检籍、检地,公廨的吏员们,之前不就来这里丈量土地了?呵呵...”孙五说到这里,笑起来。

“从明年起,这里的地,要足额向官府缴纳租赋,那么,这多交的租赋,到最后,必然转到我们这些田客身上。”

“本来做田客的收成就少,在这么折腾,日子还能过下去?不如去做厢兵,厢兵是真的包吃包住...”

孙五所说的“道理”,一半是那贩货的马货郎跟他说的,一半,是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琢磨出来的。

“我觉着吧,如今,官府就是和这些大户争夺田客,大户们开的工钱,以前是每日二十文,往后,会变成十文,少一半。”

“而官府,招募厢兵,等于是用每日三十文工钱,还包吃住,从大户们这里挖墙脚。”

“所以,你别看曲管事还是摆出一张臭脸,其实,他心虚得很,庄园里的田客,不会争着来年种地,而是...而是去给官府当厢兵!”

罗巧娘听了良人所说,只觉难以置信,如果有得选,她当然不想去曲管事家中“干活”,可去给官府干活...

比起大户们的管事,官府的那些官吏,心不是更黑么?

“若是往年,确实是官府里的官吏心更黑,可如今,有所不同。”孙五依旧压低声音,轻声说着,提防有人偷听。

“就说税署,吴郡....啊,不,如今是吴州了,吴州税署,如今有名的铁面无私,官吏办事不收好处,可见,确实有些不同了。”

“我们入了城,就算公廨那里门不好进,还可以去税署,税署那里,也招厢兵,当然,这厢兵都是官府的,无非是多开几个门面,招募人手而已。”

“这都是听马货郎说的?”罗巧娘问,孙五点头:“对,但不光听他说,我还找其他人打听过,世道,确实有些不同了。”

“那...”罗巧娘还是有些担心,孙五继续安慰:“莫要担心,如今,官府多了个提刑司,专门盯着各地大户,曲管事再有心思,也得收敛。”

“而且,如今这里许多人都想着离开,曲管事他们,能拦得住?”

“就算他们半路上把我们截下,杀人,但总会走漏风声...姜大网,可有不少亲戚的!”

“依我看,官府如今是真的要按田地收租赋,所以,就算我们留下来,在这里,日子也不好过。”

“马货郎说了,官府这做法叫釜底抽薪..”

“一方面,对大户们的地足额征税赋,还要清查隐户,让田客服劳役。”

“另一方面扩招厢兵,不仅发工钱,还包吃住,来吸引大户们的田客,跑去给官府干活。”

“如此一来,大户们要想留住田客,就得少收田客的田租,但上缴官府的租赋又不能少...如此一来,偌大个庄园,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罗巧娘还是不明白:“可官府哪来那么多钱粮,招募百姓做厢兵,还包家属吃住?”

孙五笑起来:“这不是有饶州大铜矿么,官府自然不缺钱了,之前不是检寺么?今年秋天,就对寺庙田地征租赋,这不就有粮食、布帛了?”

罗巧娘听到这里,恍然大悟:“原来,官府有钱粮了,才扩招厢兵...”

多了“做厢兵”的选择,如此一来,许多人就有了活路。

太湖上,寒风凛冽,大量渔船聚集在深水区捕鱼。

天气寒冷,水也变冷,鱼群都聚集在深水区过冬,所以,此时正好进行大规模集中捕鱼。

许多渔民击打船帮,此为“鸣桹”,为的是惊动水中鱼儿,使其惊慌失措往某个方向去,正好撞入渔民们布下的渔网之中。

南面远处,一艘渔船孤零零往西而去,没有参与到这热闹的捕鱼活动中去。

曲亮坐在船舱里,听着外面隐隐约约的喧嚣,觉得有些心烦。

当然心烦,临近年底,本来是大捞油水的时候,结果,事情起了变化。

秋收后,官府开始在三吴地区检籍、检地,动作很快,且派驻了大量兵马,使得大户们敢怒不敢言。

眼见着自家土地被官府丈量得清清楚楚,明年秋天要缴纳好大一笔租赋,庄主们的心都在滴血。

而且,依附庄园的田客们,也被清查出来,明年开始,即便继续在庄园种地,也要给官府服劳役。

若有逃避,庄主要担责。

所以,明年的日子,不好过了。

庄园田地要给官府缴租赋,剩下的,是东主和田客分。

上缴的租赋,其份额总不能让东主承担,可减少田客的收入,田客就会不满。

而且田客还要承担官府劳役,那么依附庄园就没有必要。

所以,当官府开始扩招厢兵,并承诺给厢兵及家属包吃住后,曲亮所在庄园的庄客,泡了大半。

其中,就包括孙五、罗巧娘夫妇。

一想到容貌俊俏的罗巧娘,就这么从自己手中溜掉,曲亮心烦不已。

孙五和其他田客,陆续跑到吴县,做了厢兵,庄园里冷清许多,来年种地的人,不够了。

庄主对此极度不满,又拧不过官府,成日里酗酒发牢骚、打骂下人,曲亮都被酒瓶砸了两次脑袋。

他下意识摸了摸头上的伤口,心中满是恨意。

你个浑身鱼腥的渔家子,不给我们活路,那好,你的日子也别想好过!

曲亮心中所恨的那个“渔家子”,就是当今皇帝,而这位年初登基,一上来,就不给人好日子过。

之前的检寺,就引起不少风波,现在得寸进尺,开始检籍、检地,让许多大户十分愤怒。

但渔家子有好多兵马,去年刚把三吴地区起兵的前朝宗室击败,所以,现在的三吴地区,明面上没有人敢和官府对着干。

但这不代表大户们愿意咽下这口气。

许多人都在谋划,想要在适当的时机,给官府一个好看。

而渔家子做的坏事,可是一件接着一件:有传闻,此人极其好色,所以称帝不到一年,就要在三吴地区征选美人入宫。

虽然是传言,但已经传得各地皆知,而且越传越夸张。

譬如,曲亮最初听到的传言,是朝廷要求三吴各地十三岁以上未嫁女子,不许婚配,必须随时等候官府征召,到公廨接受中使验看。

然后,是十三岁以上女子,即便有婚约者,也不许嫁人,待选。

再过几日,传言变成了:十三岁以上,无论婚嫁与否,但凡有姿色者,都在征召范围内,只要公廨下令,就得到公廨,接受中使验看。

又过几日,传言变成了:但凡被中使选中,哪怕已经嫁做人妇,并有子女,也得入宫,从此,和良人、子女再不得相见。

到之后,传言变得惊悚:适龄孕妇也得待选,一旦选中,就要把肚子“弄干净”,休养一阵子,入宫服侍皇帝。

而且,三吴各地公廨招募厢兵,也被传做一旦厢兵女眷被看中,也要入宫,服侍皇帝。

这些流言,听起来很假,在公廨颇有人脉的曲亮也知道,其实这流言是起自民间,朝廷并未有任何动静。

所以,渔家子根本就没打算“选美”,在各地流传关于“选美”的消息,其实有识之士都知道,这纯粹是谣言

但是,既然这越传越惊悚的流言,已经引起民间极大恐慌,那么,正是大户们浑水摸鱼的好时候。

曲亮想到这里,心情稍微好了些,他掀起窗帘,忍着迎面而来的寒风刮脸,看着船外远处,那笼罩在水雾里的某处湖汊。

渔家子想要把三吴地区的大户放在釜里煮,煮成美味的鱼羹,那好,他们就来个釜底抽薪,给这个渔家子好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