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二十二章 讨价还价

乱世栋梁 第二十二章 讨价还价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二十二章 讨价还价

“得加粮。”

这是大当家毕万顷对曲亮的答复,其实就是讨价还价。

他虽然没有万顷良田,但手下有千余“好汉”,如今收钱粮替人消灾,讲的就是“看钱粮办事”。

曲亮对这个回答毫不意外,问:“那,不知大当家的意思?”

毕万顷咧嘴笑起来,森森白牙似乎闪烁着寒光:“一万石,如今日子难过,好歹,的给弟兄们筹集两三个月的口粮。”

“一万石?这...”曲亮觉得为难,因为这是加价,加一万石粮食,太多了。

毕万顷见对方犹豫,便说:“你也别嫌多,我这是只能做一次的买卖,完事之后,得四处躲藏,没有粮食,人心就散了。”

“我劫了卢家的亲,必然得罪不少人,一旦被人察觉,这太湖是待不下去了,风险就在那里,你们觉得不合适,可以,另外找人吧。”

曲亮试图讨价还价:“可抢了亲,那貌美如花的小娘子,就归大当家享用了,若大当家看不上眼,跟许家开价,让他们花钱粮来赎女儿,也是...”

话没说完,毕万顷摆摆手:“那小娘子漂亮又如何?我恶了卢、许两家,一旦事发,太湖就待不下去了,若跟许家要赎金,这事可不好操办。”

“抓了人,得当日做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人,不能过夜,如此,这小娘子的名声才保得住,若过了夜,恐怕许家也不想出大价钱了。”

“那么,我得提前做布置,才好当日抓人,当日放出风声,当日领赎金,当日放人。”

“许家人可不是好糊弄的,我提前布置,一旦走露风声,把你们东主的事情办砸了,算谁的?”

“不是我自夸,这湖里的大当家那么多,有多少个,敢同时得罪卢家和许家的?”

“而且动手时,刀箭无眼,万一死了两家之中要紧的人,这仇可是不死不休,我多收一万石粮食,多么?”

曲亮听了,腹诽不已:当然多,因为“本金”就很多了。

不过,对方临时加价,也算是在东主算计之中,此事必须尽快定下来,但又要尽可能保密,所以,曲亮可以“临机决断”。

“既如此,也罢,粮食,我会让人先送一半过来。”曲亮做了决定,毕万顷笑起来:“干脆!行,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又说了一会,曲亮正要告辞,离开这处湖汊,毕万顷问:“那卢家小娘子,果真漂亮?”

曲亮回答:“听说是很漂亮,怎么,大当家有何想法?”

毕万顷说:“你家东主,就没想过金...金屋藏娇?把小娘子收了,爽一爽?”

“事关重大,若藏了人,容易走漏风声。”曲亮笑了笑,他知道对方是想找个借口多要钱粮罢了。

告辞后,曲亮走出树林,来到湖边,登上自己来时乘坐的渔船,往湖汊外湖面而去。

他家东主想要做的事,就是釜底抽薪,但在那之前,得煽风点火。

挑动吴郡...不,如今是吴州...挑动吴州几个大户起来闹事。

其中,少不了卢、许这两家大户。

许家有女,到了嫁人的年纪,据说有美色。

本来许家还在给自家女儿寻个好姻缘,不过听说昏君要在三吴地区选美人入宫,于是许家急了眼,立刻给女儿定了亲。

亲家是同为大户的卢家,两家为免夜长梦多,就要在年前,把婚事办了。

按风俗,许家会派人去卢家接新娘,那么,这就是煽风点火的好机会:

有人半路劫走新娘,卢、许两家必然暴跳如雷,接着,发现劫走新娘的贼人,居然是官府派人假扮的...

联想到昏君要选美的传闻,可想而知,卢、许两家必然一肚子火,再加以撩拨,就要爆发出来。

只要这两家动起来,就足够吴州乱一阵子,而其他地方,本来就对朝廷检籍、检地不满的大户,也会跟着推波助澜...

等到水一混,许多地头蛇不需要别人鼓动,自己就会动起来,浑水摸鱼。

届时,他们再挑唆太湖里的水寇,袭击沿湖地区,尤其袭击各地进行检籍、检地的地方官吏。

朝廷不放心本地人出身的吏员办事,特地调来大量官吏,主持检籍、检地,只要将这些人击杀大半,或者迫使对方不敢出城...

没了可靠地人去清查户籍、丈量土地,加上各地群情激奋,检籍和检地,也就只能暂缓,这就是釜底抽薪。

曲亮想着想着,觉得东主的一番谋划,成功的把握还是不小的。

那个渔家子,也许打仗时在战场上没有对手,但是,夺人江山可以靠军队,治理江山,可不能靠军队。

若派军队就能把检籍、检地的事办好,早个百来年,刘宋时就能做到了。

清晨,湖汊边上一个渔村里升起袅袅炊烟,渔民们开始做饭,吃完后便要开始一天的劳作。

有人在做饭,有人在整理渔具,有人则在磨刀,准备弓箭。

劳作,可以是捕鱼,也可以是杀人越货,具体干什么活,看情况而定。

陆地上,某些耕地的农夫亦民亦贼,水里,某些打渔的渔夫,自然是亦民亦贼。

在水上讨生活的人,无论是摆渡,还是捕鱼,碰见了落单的商旅或船只,都会很熟练的拿出看家伙“伙计”,热情的“打招呼”。

岸边,张六鹅看着手下忙着整理船只,不发一言。

昨晚,大当家毕万顷召集他们几个头目,说今日要做一桩大买卖,只要顺利完事,接下来,兄弟们就不愁吃穿。

具体是什么大买卖,毕万顷没说,不过张六鹅知道是什么事。

今日,吴郡..吴州大户卢家派人去另一个大户许家接亲,毕万顷要袭击迎亲队伍。

抢那据说貌美如花的新娘,顺便抢许家陪嫁的资财。

然后,故意留下线索,让卢、许两家认为,是朝廷的鹰犬扮做水寇,抢夺美人,献给皇帝。

如此一来,卢、许两家必然蠢蠢欲动,加上各地多有大户不满朝廷检籍、检地,于是...

若真是那样,三吴遍地烽烟,倒霉的,是寻常百姓。

张六鹅想到这里,往岸上渔村走去。

村子里鸡犬的叫声不时响起,又有孩童三五成群、追逐嬉戏,看上去,和寻常村子无异。

这村子即是渔村,也是他们的据点,平日里打渔,暗地里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至于毕万顷的打算,他之所以知道,当然不是有未卜先知的法术,是因为他得人劝解,“迷途知返”,为朝廷鹰犬。

官府要治理太湖水患,这水患有两种意思:其一,每年雨季极易泛滥的湖水和周边河水;

其二,就是肆虐湖区的水寇。

治理前一种水患,需要组织百姓兴修水利,那就要先检籍、检地,增加官府的钱粮、布帛收入,能调动更多的劳动力大兴土木。

治理后一种水患,光靠杀是不行的,要软硬兼施,其中也包括检籍、检地。

道理很简单:其实很多水寇都是渔民,或者无地可种、逃亡山湖的“山湖人”。

只要这些人能有地种,能靠着正经干活,有一口饭吃,能养活家人,谁会去当水寇?

所以,张六鹅对“上司”的讲解很认同:

检籍、检地很重要,然后官府才能调动人力物力,兴修水利,让太湖湖区变得“安静”,雨多不发水灾,雨少不闹旱灾。

然后组织百姓大规模屯田,只要人人有地种,家家丰衣足食,有好日子过,谁会去做山贼、水寇?

想到这里,张六鹅颇为期待,当今皇帝出身微寒,据说是渔家子出身,所以,皇帝明白百姓的日子有多苦。

现在,皇帝想要有所改变,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就得治理太湖“水患”,顺便收拾一群地头蛇。

那么,“有司”就要来个“钓鱼”,撺掇大户们和水寇勾结,谋划做坏事。

与此同时,他们这些耳目,暗中收集证据,待得时机成熟...

将水寇的头目和那些不干好事的大户一网打尽,官府就能推行一系列新政。

往后,人人有地种的好日子,或许就会来了。

张六鹅希望自己的后代能过上好日子,堂堂正正的生活,而不是像他这样,自幼流落江湖,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

这种日子,没有将来,或许某一次打斗中,就会丢了性命。

亦或是被人算计,死无葬身之地,家人被欺侮。

走到自家小院,却得知有客来访:另一个头目马大帆,有事找他。

头目们各自有一支队伍,互不隶属,平日里听大当家毕万顷指挥,经常为了打劫后的钱财分配争得面红耳赤,所以相互间关系一般。

房间里,张六鹅正要和对方客套,却见马大帆拿出一个玉佩,轻轻放在案上。

他定睛一看,看清楚玉佩的样式以及纹路后,瞳孔一缩:这是约定好的信物!

是自己人!

张六鹅先看看门外有无人偷听,转回房间,低声和对方对暗号。

暗号对上了,原来面前这位,就是上司口中所说,那个潜伏在毕万顷身边的“自己人”!

“原来是自己人,那么今日...”

张六鹅低声问,马大帆点点头:“毕万顷今日要袭击卢家的接亲队伍,我特地来与你碰头,就是先通个气。”

“别到时候动手时,自家人打起来,两败俱伤...”

公廨,刑房,差点受鞭挞的曲亮,被人从刑架上放下,披上衣服,坐在一旁的胡床上。

下令将他放下来的,是一名身着皂衣的中年男子,男子见曲亮坐着一言不发,笑道:“怎么,打算硬抗?”

曲亮瞥了对方一眼,没有吭声,鞭挞的滋味可不好受,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扛。

之前,收了他好处的毕万顷,带手下拦截卢家的接亲船队,失败了,而且还没逃掉,被人活捉。

于是,官府根据毕万顷的口供,到庄园里抓人,曲亮躲不掉,被来这里“问话”。

事已至此,他只能一个人扛,不能供出幕后主使是谁。

“说出谁是幕后主使,你就不用受罪。”中年男子在对面坐下,也坐在一张胡床上。

曲亮回答:“是我主使,无话可说。”

“是么,你的东主,不知情?”

“不知情。”曲亮坚持着,中年男子再问,他依旧否认。

虽然他知道自己招或不招,其实改变不了什么,但既然对方这么在意他的口供,说明事情还有回转余地。

很明显,对方想要他尽可能在公堂上攀咬更多的人,所以才这么“和颜悦色”。

只要他扛下来,他那被东主另行“安置”的儿子就能活下去。

中年男子见状,笑起来:“他给你什么好处,你这么死心塌地的?”

曲亮不答,中年男子便说:“我是巡捕房捕头贾初五,你若是如实招供,指认幕后主使,那就可以转为证人,从轻发落,并有奖金。”

曲亮知道“巡捕房”是州廨新设的官署,其人员名为“巡捕”,头目名为“捕头”,是新的爪牙。

而这位贾初五,原为税署税官,和商贾们打交道,是出了名的讲信用。

但曲亮却依旧不吭声。

贾初五说:“这样吧,你如实招供,协助破案有功,就不用坐牢,带着你的家财,去徐州或者饶州定居,隐姓埋名,有宅院一座,另外赏钱一百贯。”

携家财到外地隐姓埋名定居,额外有一百贯钱,这出价很不错了,只要花个二十贯就能买一个模样不错的婢女...

曲亮却不吭声。

“二百贯。”对方开价,曲亮答。

“三百贯。”

“四百贯。”

“五百贯。”

“我就是主谋。”曲亮忽然打破沉默,他不知道自己为何要强调一遍“我就是主谋。”

贾初五似乎没听见,开口:“六百贯。”

没有回应,再说:“七百贯。”

“八百贯。”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我、我就是主谋...”曲亮又强调了一次。

“九百贯。”贾初五说完,补充一句:“还不够么?只要你配合,不用受刑,有后路,找个漂亮小妾,生儿育女,也是不错的。”

曲亮有些犹豫。

是啊,儿子没了,可以再找一两个漂亮小妾来生....

“这样吧,一千贯,不能再多了,我们之所以愿意给钱,而不是用刑,算是谈合作,希望你...”

贾初五说着说着,笑起来,意味深长的说:“希望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曲亮闻言心中一动:果然是想借他之口,攀咬更多的人!

但他还是不吭声。

“九百贯。”贾初五说道,曲亮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怎么变少了?

贾初五顿了一下,又说:“八百贯。”

曲亮有些慌乱,嘴角蠕动,想要说什么,却听对方说:“七百贯。”

“不是说好了一千贯?”曲亮脱口而出,旁边几个狱吏闻言,眉毛一扬:哎哟,果然你这家伙还是喜欢钱呐。

“说好了?”贾初五看着曲亮,看着这个被自己窥破心思的囚徒,笑起来:

“我只问你一次,一千贯,你能不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曲亮艰难的咽下口水,心中不断挣扎。

这是交易,但对方或许食言,可是....

毕万顷出事,似乎是因为出了内贼,那么,官府很可能一开始就在设陷阱,目的,就是等着看有谁来找毕万顷干脏活。

毕万顷被抓,供出了他,即便他硬抗,但官府必然怀疑他的东主。

所以,一旦官府铁了心要对付他的东主,一样能找借口动手。

那么,他的坚持并没有太多意义。

即便贾初五不兑现承诺,但自己配合的话,或许,还有机会保住一条命。

当然,若对方守信,那么...

“还没想清楚么?”贾初五问,曲亮深吸一口气,说:“草民..想清楚了,愿意指认...指认那些...那些幕后主使...”

“好,很好。”贾初五笑起来,“既然你愿意配合,来人,给曲管事换个房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