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三十四章 反切

乱世栋梁 第三十四章 反切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三十四章 反切

夜,临湘城,行宫里,李笠拿着《玉篇》某卷,与国子博士顾野王,探讨一些学术问题。

譬如,给汉字注音。

《玉篇》的作者是顾野王,为字书,李笠之前学习这个时代的“语文知识”的时候,就接触过《玉篇》这部类似字典的著作。

注意到《玉篇》里,用“反切”对汉字进行注音。

反切,是给汉字注音的一种方式,汉时就有了,一开始叫做“反语”。

原理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这种注音法,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原,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启示,创造出来的。

李笠对历史不感兴趣,但用反切法给汉字注音这一办法,让他想到了后世的“汉语拼音”。

所以对这个时代的汉字注音方式,以及对应的音韵学很感兴趣。

当然,“古音”和“现代汉语”的音调必然有区别,这门学问真要琢磨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那时的他,因为身份、地位的原因,没有太多精力和能力,来关注这件事。

现在,情况不同了,当了皇帝后,李笠有许多事情可以放开手脚做。

所以,他想要改进汉字的注音方式,用比“反切”更好的注音方法,降低人们学习文化时的门槛。

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事情,李笠自己做不来,便直接和精通音韵学的家顾野王探讨相关问题。

看看能否用“汉语拼音”,取代反切,作为音韵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尽快让“汉语拼音”和这个时代的音韵学相结合,然后推广开来。

顾野王看着手中的“拼音表”,尝试着用“拼音”法,对一些字进行“拼音”。

譬如灾荒的“荒”,按照“拼音法”,写作“huāng”,读第四声。

“喝呜昂...荒...”顾野王缓缓念着,在纸上写下拼音“huāng”,以及对应的字“荒”。

然后读第二声,在纸上写下拼音“huáng”,以及对应的一个字“黄”。

读第三声,在纸上写下拼音“huǎng”,以及对应的几个字“谎”、“晃”。

四个读音,自然少不了第四声,“huàng”,对应几个字,譬如“滉”、“晃”。

这其中,“晃”有两个读音,第三声和第四声。

顾野王之前就细琢过皇帝提出的“拼音法”,现在,提出了一个问题:

江左许多地方,读拼音中“声母”标准读音时,容易“w”、“h”不分。

譬如,若按拼音法来给“王”和“黄”注音,这些地方的人读起来,“王”和“黄”分不清。

或者,“胡”、“吴”分不清。

这个困扰,恐怕荆襄地区也会存在。

李笠听了之后,不由得一愣:专家就是专家,这么快就看出问题所在了!

“所以,这拼音法,还得博士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完善。”

这是李笠的心里话,他负责提出“创意”,由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进行完善。

顾野王擅长音韵学,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顶级专家。

“陛下,微臣斗胆,请问,这拼音字母,莫非源自...类似梵文的某种文字?”顾野王一脸认真的问。

李笠点头:“对,这是一种外文,和讲究字形的汉字不同,这种外文,是拼音文字,所以,用来注音,还是不错的。”

“二十六个字母,组成声母二十三个,组成韵母二十四个。”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只要能推广拼音法,那么,标准读音就有了更好的‘标准’,于是,各地口音不同的学子,经过难度相对不大的学习后,就能较好掌握每个字的正确读音。”

“并掌握多音字的正确用法。”

顾野王听着李笠的交代,看着“声母表”、“韵母表”上所写符号,觉得很有意思:皇帝到底是从哪里听来这种注音法的?

还分前鼻音、后鼻音,四声音调,分别命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拼音法,看上去考虑得很周全。

不太像是一个或几个人就能完善的。

如果是历经数代学者的不断完善,那么,之前怎么从没听说过这种学说?

顾野王仔细琢磨过这种注音法,觉得相比反切法,有不少优点。

他能熟练使用反切法,但很多读书人,想要做到熟练掌握并不容易,原因是反切上下字可用的字过多,使用的人难于掌握。

想要学好反切法,要有一定的词汇量,知道大量字的正确读音。

而拼音法却又有所不同,声母二十三个,韵母二十四个,学起来难度相对较低,用起来,也没反切法那么复杂。

当然,拼音法的问题不是没有,但顾野王认为,只要逐步完善后,拼音法推广开来,确实能降低人们学文的门槛。

李笠要交给顾野王的任务,不止完善“拼音法”这一项,他想让顾野王进一步完善《玉篇》这个字典(字书)类型的著作。

字典(字书)类的著作,在《玉篇》之前早就有了,那就是汉时许慎所著《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对汉字的字形进行解释,逐字解释字体来源,并对汉字的产生、发展、功用、结构进行讲解。

到了梁国大同年间,时任太学博士的顾野王,在《说文解字》的基础上,编撰了《玉篇》。

与说明字形为主的《说文解字》不同,《玉篇》是以说明汉字的字义为主,并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

以李笠的视角来看,《玉篇》更加接近现代字典,再完善一下(譬如以汉语拼音来注音),就能成为成为读书人学习时,不可或缺的一本工具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将士们驰骋沙场,一定要有好的装备,读书人学习文化知识,同样需要好的“工具”。

李笠有心文事,对此,顾野王觉得振奋不已:皇帝并未外界所传那样重武轻文,其实是想大兴文风、重视教育的。

之所以没按“惯例”来做,譬如经常和文士游宴,顾野王认为,皇帝是因为心中有不一样的想法,想要另辟蹊径。

君臣舞文弄墨,不过是宫廷生活锦上添花,而朝廷即将投入大量资金,在各州兴办州学,办教育,才是惠及普通读书人的德政。

顾野王认为,皇帝推行的各种政策,就是想降低学习知识的各种成本。

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读书,让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日渐增长,如此一来,朝廷由此能够选拔更多的人才。

顾野王十分认同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但是,他自梁国大同年间起,看了太多的考试选拔黑幕,对于这种制度的信心开始动摇。

现在,不一样了!

眼前这位,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意识到前朝的许多弊政,所以,不顾非议,要排除万难、有所作为。

一想到自己年过五旬,却有机会施展平生所学,惠及天下读书人,顾野王只觉斗志昂扬,仿佛年轻了三十多岁。

两人不知不觉谈了许久,眼见夜色深沉,李笠担心顾野王撑不住,便结束谈话。

顾野王告退,很快便登上备好的牛车,在侍卫的护卫下,离开行宫,往自己的下榻处而去。

此时城中早已实行宵禁,但因为各种原因,难免有人夜里出行,所以各个路口都有人值守,盘查夜行之人。

顾野王自己并无太多随从,是宫里的侍卫护送他回去,所以一路上并无太多阻碍,经过各哨卡时都畅通无阻。

牛车驶过一段街道后,路边民宅墙上,露出几个黑影。

黑影窥视着路过的牛车,又看看其所来方向,沉默片刻,缩了回去。

目标四周的戒备很森严,昼夜都是如此,他们一路跟来,绞尽脑汁想办法,都找不到机会下手。

到了临湘,他们也找不到破绽。

或许,只有等到了鄱阳,老虎归山之际,才有机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