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九十七章 撩拨

乱世栋梁 第九十七章 撩拨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九十七章 撩拨

清晨,白雪皑皑的淮阴行在,有无数道黑烟升起,远远看去,仿佛城中各处失火,居民们若再不出城避难就来不及了。

皇宫,一处阁楼上,坐在窗前的李笠透过玻璃窗,看着窗外远处那黑烟袅袅的情景。

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按如今愈发增长的用煤量,搞不好会出现“酸雨”这个环保问题。

这不是不可能,因为淮阴有来自徐州的廉价煤炭“不限量供应”,所以耗煤量连年增长,尤其到了冬天,许多人家烧“炕”,少不了物美价廉的煤炭。

他正在琢磨这年头考虑环保问题是不是太矫情了,视野里忽然出现一个漂亮的脸蛋。

漂亮的脸蛋,精致的五官,让人看了只觉赏心悦目。

却是他的“专属生活助理”张丽华,面对面给他整理眉角。

李笠面对阳光洒落的窗台,张丽华对着他,算是背光。

对方被阳光照亮的脸部轮廓,泛着一层淡淡的白色光晕,李笠定睛一看,却是细细的绒毛。

按照习俗,许多女子出嫁前要绞脸(又称开面),即用细麻线将面部绒毛绞掉,并修整眉鬓,这种“美容”由其女性长辈来操作,算是一种成人礼。

但是,后世在许多影视作品里,体现年轻女子青春靓丽的“特写”手法之一,就是脸部被阳光映照,其上细细绒毛化作一层光晕,衬托出女子的“青春无敌”。

所以李笠觉得眼睛有些花。

不知何故,一直遵守“工作纪律”的张丽华,现在违反规定,没有戴口罩,而且还靠得很近。

于是,她和皇帝近距离面对面。

即便张丽华的呼吸很轻微,但呼出的热气迎面扑来,让李笠觉得脸有些痒。

不经意间,四目相对,李笠被对方那清澈、明亮的一双眼睛弄得心也有些痒。

畜生,她还是个孩子啊!!

心中一声怒吼,使得李笠清醒过来,邪念消失得无影无踪。

张丽华的眼睛眨呀眨,似乎没注意到皇帝内心波动导致双眼之中泛起的些许涟漪,很快便完成“工作”,转到身后,为皇帝整理发髻。

气氛恢复正常,李笠只觉正道的光洒在身上,自己是那么的舒适,那么的神清气爽。

人,是要有道德底线的。

结果,脖子后部被梳头发的梳子轻轻的“犁”,觉得有些奇妙的痒。

张丽华给他梳完头发,然后扎发髻,李笠忽然觉得自己双耳耳廓有些痒:原来是被张丽华的双手侧面轻轻摩挲。

这算是正常接触下的不经意擦碰,可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反复摩挲,让李笠本来“明镜止水”的心,再次泛起涟漪。

“咳咳,丽华,给朕倒杯茶。”

“是,陛下。”张丽华应了一声,转到旁边去斟茶,李笠不由得捏了捏鼻梁。

你受了什么刺激,怎么感觉开始动手动脚了?

李笠如是想,转头看向床那边,却见萧妙淽蜷缩在床上,一动不动。

**,一个巴掌可拍不响,所以不光他累,萧妙淽也很累的。

接过张丽华捧来的茶杯,李笠慢慢喝了起来,等对方帮自己扎好发髻,吩咐:“行了,一会,你们服侍萧娘子吧。”

“是。”张丽华应了一声,等李笠喝完茶,接过茶杯。

张丽华用兰花指捏着茶杯,李笠只觉对方收手的时候,小手指在自己手背上划过,愈发哭笑不得。

你是佛祖请来的妖精,专门考验我的“人品”么?

因为今日不用上朝,所以李笠不急着去书房处理公务,慢慢吃起早餐。

一手拿着蒸饼,慢慢啃,另一只手拿起昨日黄昏发行的“晚报”,慢慢看起来。

“晚报”,即傍晚时分、宵禁开始前发行的报纸,之所以选这个时间点,是为了让人们在宵禁开始后,有一份内容丰富的刊物打发时间。

亦或是让那些在娱乐场所过夜的客人们,有一份谈资。

但李笠晚上很忙,所以当日晚报经常留到次日早上看。

现在,他手中报纸的“头版”,就是一则重大消息:突厥大军压境,幽州形势不容乐观!

这是大标题,李笠仔细一看,小标题倒还好:官军准备就绪,突厥大军动向尽在掌握之中!

他没有看内容,翻过一页,看第二版的新闻。

幽州的军情,他第一时间收到了,并不担心什么,因为夏天时拿下幽州州治蓟城后,就做了相应的布置。

李笠和将领们判断,突厥人在秋冬季节很可能会袭击幽州,此举主要是探探动静,未必会真的全力进攻。

当然,一旦楚军应对不当,让突厥人认为有机可乘,那才会导致幽州局势急转直下。

李笠的注意力很快被第二版的新闻标题吸引:饶州乐安铜矿,今年年产破九百万斤已成定局!

虽然他不需要靠看报纸来得知这个喜讯,但看了报纸上刊载的新闻,还是很高兴:

越来越多的人会意识到朝廷不缺铜(相对而言),那么,铜价继续缓慢下跌的大势不会扭转。

再看其他新闻,多为发生在楚国各地的事件,譬如湘州临湘附近的湘水河段,出现了疑似鳄鱼的水中生物。

又有邓州穰城前不久发生的灭门惨案,以及河北邺城赛马会开赛日发生轻微踩踏事件等等。

虽然这新闻的时效性大多在数日乃至十余日,但不可否仍,报纸是这个时代最有效的消息媒介。

人们可以凭借报纸,足不出户便了解天下事。

所以,各大城池以及商埠,报纸的发行量都在增加。

即便当地许多百姓不认识字、看不懂报纸,也买不起报纸,却不妨碍他们渐渐养成习惯,跑到茶肆、食肆、酒肆听说书人“说”报纸。

因为发行报纸的“报馆”,都在有司的管理之下,所以,朝廷掌握了新的舆论渠道,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将舆论控制在手中。

年轻的报纸,已经渐渐成长起来,这种舆论工具不会被士族们控制,却能得到市井百姓的接受,这才是李笠最关心的。

而且,“训练有素”的报社编辑,可以化身“标题党”,在日常生活中,用各种适当“调整”的新闻报道内容,暗中挑动社会矛盾,引发大辩论。

譬如,适龄未婚男女两情相悦,却不得父母认可,于是私奔(这个时代称之为淫奔)到外地定居、共同生活。

那么,当地官府,该不该认可这段婚姻呢?

或者,适龄未婚男女,在自己暂居的地方有了工作和住处,又两情相悦,那么,当地官府,该不该支持他们在没有父母认可的情况下,在当地合法成婚?

李笠已经能想象到卫道士们会被这种话题撩拨成什么样子。

但是,他却希望以此影响越来越多的平民,勇敢的跨出那一步。

挣脱宗族、地域的束缚,涌向江陵、夏口、湓城,鄱阳、豫章、寒山、广陵、建康等支持“婚姻自由”的地方。

要让各地青壮知道:你们在家乡,找不到饭吃,找不到老婆?没关系,来这些地方,这些地方有很多作场,有很多女工,官府支持自由婚姻!

只要两情相悦,成亲不需要彩礼,不需要聘礼的哟!

不知不觉,李笠看完报纸,吃完早餐,准备去书房办公,经过内外间隔断时,见张丽华候在旁边,心生邪念。

两人擦肩而过之际,李笠特意靠向对方,忽然吹了一口气,将张丽华额前一缕青丝吹起。

仿佛春风吹拂杨柳枝。

那一瞬间,张丽华只觉心停跳,呼吸凝滞,下意识抬头,满是震惊的看着皇帝。

却听皇帝哈哈一笑,大步走开。

旁边,几个宫女一脸震惊的看着张丽华,随后眼中满是羡慕,却见张丽华的面颊通红,连耳朵也红了。

接着两眼一翻,身体晃动,摇摇欲坠。

“丽华,丽华你怎么了...”宫女们低声呼喊,赶紧上前搀扶,李笠听着后面的动静,没有回头,而是继续向前走。

他面带笑容,走出阁楼,沐浴着阳光,哼哼起来:“正道的光,照在了大地上...”

女人,你敢撩我?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