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五十六章 着落

乱世栋梁 第一百五十六章 着落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五十六章 着落

夜,晋阳城内灯火通明,主要街道上点着大量火把,将各处巡街兵卒的身影,映照在高低不同的坊墙上。

楚军战前做了周密的布置,所以破城后,分头行动、纪律严明,很快便控制全城。

包括皇宫、武库、仓城在内的要地,都有重兵把守。

当夜幕降临,入城楚军并未懈怠,各类善后工作持续进行,其中,包括组织人手,对城内死者尸体进行收敛。

以及安抚军户。

晋阳一隅,军户聚集的几个军坊,此刻为楚军严密控制,前来安抚的司马消难,对坊主、坊吏以及军户代表,宣布几项处置措施。

第一,由他来管理军坊事宜,军户们有任何请求,都可以和他说。

第二,每坊选出一些人去认尸,确定战殁者的身份。

确定之后,无论男女老幼,其安葬等相关费用,由官府(新官府)承担。

第三,各军坊内,住户五抽一,抽出一名男子或成年女子给官府(当然是楚国的官府)干活,包括安葬死者、清理废墟、修补破损房屋等等,为期一个月。

被抽中的人家,官府给每户发粮食十石,足够一家五、六人口吃一个月。

第四,军坊内管理事宜,依照惯例进行,考虑到数月以来,许多军户家中都有死者,留下老弱妇孺没了依靠,等官府核实过后,会发放粮食,确保遗属饿不死。

第五,现有各营编制不变(军户构成的营兵编制),军饷照常发放,例行操练不能停,若各营编制缺额过大,会进行适当的合并、调整。

当然,各级将领会有适当的调整。

以上五点,算是让这些军户明白一件事:至少近期是一切如常。

死者能得到安葬,遗属好歹饿不死,各营编制照旧,军饷照发。

这也算是不错的着落,总比男人被砍头、女人被拖走、老弱病残活活饿死好很多。

而司马消难来管他们,也算过得去。

许多军户都知道,司马消难是齐国勋贵司马子如之子,尚齐国公主,是高家的女婿,在晋阳住过多年。

虽然司马消难早已投南朝,但由这位来处置军坊事宜,军户们好歹心定一些:或许这位,还会念及一些旧情。

他们依旧不相信南方朝廷,数月以来,亲人战死的悲痛,以及由此产生的怨恨,依旧深埋心中。

但是,今日楚军入城时的凶猛表现,让这些军户暂时生不起反抗之心,因为对方的兵器实在是无法招架。

人为了活下去,总是会不得不低头,遑论还拖着一家老小。

既然楚军没有把事情做绝,给了活路,军户们就只能服从。

司马消难和随行的官吏好说歹说,把新官府的善意,传递给惶惶不安的军户们。

等人们各自散去,他却不敢掉以轻心,吩咐率兵驻守各军坊的将领上心,注意执行宵禁制度。

严防人群聚集,严防有人暗地里联系,酝酿什么。

他来晋阳,身份并不是带兵将领,而是专程为安抚晋阳城中大量的军户赶来。

临行前,李笠反复交代,“稀释”这些“九州军士”十分必要,因为这一群体对于楚国而言,用起来不放心,不用,也不放心。

虽然杀光了倒是轻松,但没必要做到这种地步。

李笠的意思,是先稳住晋阳城里的军户,然后“化整为零”,陆续安排这些军户到河北、河南各地落户。

编入当地厢军,就这么“稀释”掉,没必要杀人。

前提是破城后的一段时间内,稳住这些人,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管理,这才是最关键的。

司马消难忙了一通,该交代的交代了,该布置的布置了,看看四周的火光闪烁,以及头顶上的满天繁星,忽然觉得有些惆怅。

晋阳,他再熟悉不过,毕竟这里是高氏霸府所在、齐国勋贵云集之处,可如今,物是人非。

他的父亲司马子如,是高欢的元从故旧,是齐国的建国勋臣,按说他这个齐国驸马,该与国同休。

奈何,高家兄弟一个个都是短命,他又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为了保命,不得不出逃。

如今再回晋阳,齐国已濒临灭亡,高家曾经的辉煌,已经如同落日那样,消失了。

晋阳宫,寝宫里,齐国国主高纬,看着熟悉的室内陈设,以及摆在案上的饮食,觉得如坐针毡。

旁边,妃子穆黄花呆呆坐着,不发一言。

自幼锦衣玉食的高纬,被楚军软禁在宫里,担心自己随时会被拖出去砍头。

他成了亡国之君,心中又气又恼,但更多的是惶恐不安,因为自己的性命,全在别人一念之间。

昔日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亲信,一个都不见了,他的乳母陆令萱,也被另行安置,不在这里。

高纬想和贴心人说话,寻求一些安危,做不到。

胡太后整个人都蒙了,不要高纬来安慰就不错了,而同为阶下囚的弟弟高俨,骂骂咧咧,高纬见了就烦,自然不会去见。

宠妃穆黄花,虽然在身边,但穆黄花受了惊吓,和胡太后一样,呆呆地,高纬指望不了对方来安慰自己。

至于皇后斛律氏,被软禁在其寝宫,高纬并不喜欢自己的发妻,相互间无话可说,也不想见对方。

至于儿子高恒,一个两三岁的小家伙,由乳母带着,高纬没放在心上。

他虽然当了父亲,但虚岁刚满十八,向来是只顾自己逍遥快活,如今自身难保,哪里有心思去想儿子现在如何了。

高纬见穆黄花哭伤着脸,心中不悦,又不好发作,毕竟旁边宦者,是楚军安排的,他要是发火,只会让外人看笑话。

不一会,外面响起说话声,应该是有人要进来,和守卫在外的楚兵交谈。

高纬以为来人要抓他出去砍头,吓得面如白纸。

片刻,有人入内,其中之一,却是唐邕,另外几位,是陪同的楚国官员。

唐邕当然算是被俘,不过,楚军这边让唐邕留在宫里陪伴高纬,省得高纬心不安,所以,唐邕此来,是给高纬带来一个消息:

他(高纬)会连同亲眷,以及被俘的齐国官员,随班师的楚军前往开封。

距离启程,还有一段日子,请他(高纬)在宫里安心居住,吃穿用度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等日子一到,他和亲眷就会随班师的楚军一道,前往开封。

高纬听到这里,心定了些:至少在抵达开封前,他的性命无忧。

唐邕问他有什么需要的,楚军这边可以尽量安排,高纬想了想,问:“都督呢?”

在高纬的语境里,“都督”一词专指韩长鸾,韩长鸾当年以库直都督(禁卫官职)的身份,陪伴年幼高纬,所以高纬把韩长鸾视作至亲。

唐邕见高纬现在还念着韩长鸾安危,心中无奈,回答:“都督...南军已另行安置,性命无忧,至于其他,微臣暂时不知。”

高纬闻言,稍微放了心,虽然皇宫被攻破时,韩长鸾已经没了踪影,但高纬觉得,“都督”一定是去调集兵马来救他,只是没赶上而已。

至于另外一个可能,他不会去想,也不敢去想。

晋阳城内某私第,现在已经被征为楚国官员的临时下榻处,而这私第目前的“住客”,是来晋阳处理善后事宜的娄定远。

娄定远要协助司马消难安抚晋阳民心,但另有任务,现在虽然入夜,却在接见客人。

“娄公!!韩某的小命,如今都在娄公一念之间,还请娄公不计前嫌,救韩某一命!”

“韩老弟,你的性命,我可做不了主,全在陛下一念之间,我就算想帮,也帮不上忙呀!”

“娄公!韩某只求娄公帮忙在天子面前说句话....”

“哎呀,你真是...”

“娄公,区区薄礼,不成敬意...”

房间里,韩长鸾跪倒在娄定远面前,哀求娄定远“行行好”,救自己一命。

如今已是楚国大官的娄定远,看这个有些陌生的熟人,以及旁边那几袋金银珠宝,只觉颇为遗憾。

可惜,可惜,若是和士开跪在面前,求我救命,那该有多好。

当年,楚军入邺,和士开随高纬逃到晋阳,但后来被杀,为邺城失守担责。

所以,当年与和士开做交易大亏本的娄定远,此刻的愿望已不可能实现。

现在,投降的韩长鸾,得知娄定远在晋阳,便苦苦求见,携带金银珠宝,求对方帮帮忙。

求娄定远在楚国皇帝那边,说说情,保他一条小命。

韩长鸾倒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之前为非作歹,名声狼藉,所以生怕自己被楚帝当做收买人心的“牺牲”给杀了,早就给自己备下了“买命钱”。

而娄定远被皇帝派来晋阳,除了协助司马消难稳定城内人心之外,另外还肩负着一个职责,就是替朝廷干脏活。

向韩长鸾这种名声狼藉的齐国投降官员,及其走狗,收“买命钱”。

收来的钱,一成归内库,也就是归皇帝,二成,归他。

三成,事后分润给行军总督和几位行军都督等行军高级文武官员,算是“辛苦费”。

剩下四成,入国库。

所以,娄定远已经把刀磨好了,准备好好招待招待那些肥羊。

而如今,最肥的肥羊就在眼前,娄定远觉得若不狠狠的宰上一笔,怎么对得起皇帝的信任,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他看着韩长鸾,笑吟吟:“老弟,要说动陛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不知老弟准备的诚意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