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栋梁 > 第一百八十九章 鱼加羊

乱世栋梁 第一百八十九章 鱼加羊

作者:米糕羊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10 23:02:33

第一百八十九章 鱼加羊

上午,散朝归来的李笠,和前来禀报事务的尚书左仆射祖珽,就一件事交谈起来:开封周围,食用牲畜和家禽,该养什么为主?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是问题,但关系不小:食用牲畜,基本上以羊为主,这就需要大量草场,那就会影响马的饲养。

李笠不能接受养羊不养马的情况出现,因为马属于战略资源,其在国防上的意义十分重大。

虽然,现在的楚国拥有了草原,有了产马地,但是,李笠认为,中原腹地,必须要有一定面积的牧马场,以防万一。

而且,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中原养马体系,不能因为太平了就荒废了。

“陛下,对于百姓来说,养羊的收益明显高于养马,因为羊可以卖出好价钱。”

祖珽陈述着调查而来的数据,“以开封为例,因为城中对羊肉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所以养羊来卖能赚不少钱。”

“养马不同,首先,对于寻常百姓而言,马娇贵,不好养,养大之后,若不是好马,卖不出太好的价钱。”

“牵着一匹素质寻常的马,到骡马市售卖,或许等个几日都卖不出去。”

“还不如养羊,羊毛可以卖钱,羊肉也可以卖钱,不愁销路,脱手容易。”

“所以,随着开封城对羊肉的需求越来越大,周边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羊,四处放羊吃草,对草地的需求越来越大。”

“也有外地百姓,等羊长得差不多,便赶着羊出门,长途跋涉来开封,这一路吃草吃过来,到了开封,刚好长够分量,可以出手。”

祖珽所说数据,李笠已经知道了,也意识到事情的严峻性:

经济利益驱动下,民间养羊的热情高于养马,那么,羊、马争草地的矛盾,会渐渐尖锐。

对养马场的草地侵占,会成为趋势。

许多人认为,既然朝廷有了产马地,不再缺马,中原腹地就没必要给马留出那么多草场,同样的草地,不如拿来养羊。

毕竟,寻常小家小户,很难养得出在赛马会上跑出好成绩的骏马。

虽然以朝廷目前的执行力,下“禁羊令”并予以执行也不是不行,但和经济利益相违背的政令,是执行不了多少年的。

祖珽认为,如果朝廷要以确保中原有产马地为重,就得早日下决心,对民间养羊的情况进行遏制。

如果做不到,那么,羊把马的草给抢了的情况,必然会渐渐成为普遍存在的现实。

到时候再后悔,想采取什么措施,会变得很难。

“羊的饲养,有放养、圈养,圈养不行么?”李笠问,这个问题他真是没仔细研究过,因为满脑子想的是养马。

祖珽回答:“臣仔细打听过,羊若圈养,容易生病,或者体质差,导致肉质差。”

李笠会养鱼,触类旁通,能理解为何圈养的羊容易出问题:“也就是说,大量的羊挤在一起,排泄物清理不便,羊圈环境差,羊的密度又大,容易致病?”

“对,陛下果然....果然体察民情。”祖珽差点说错话,因为赞扬皇帝会养羊,其实很不妥当。

随后补充:“而且,公羊聚在一起,容易争斗,导致两败俱伤,惊扰羊群。”

李笠觉得有些头疼:“就没有办法改进圈养技术么?”

这问题按说不该问宰辅,堂堂天子和宰辅讨论如何养羊,这传出去,可是“有碍观瞻”。

但祖珽却是有备而来,不在乎旁边有官员记录对话,慷慨陈词:“当然有,已经有一些人,设法圈养绵羊,以有限的占地面积,尽可能多养羊。”

“他们摸索出了不少好的办法,确保羊圈清洁,降低羊群发病的几率,确保养出来的羊,肉质尚可,不至于被人嫌弃。”

说到这里,他上呈另一份报告。

李笠看了一下,对这意外之喜很满意,祖珽办事总是滴水不漏,甚至会主动举一反三,亦或是主动急皇帝之所急。

譬如这件事,祖珽是主动提起,并做了相关调查,还把先进的养殖技术初步摸了个底,让皇帝一目了然。

原因,当然是因为祖珽知道皇帝重视养马,那么有可能危急养马事业的事情,作为臣子的祖珽,自然就要“急皇帝之所急”。

不仅提出了担心,还拟定了一个应对方案:

推广圈养羊,即用占地相对较少的大规模养羊场,向开封提供充足的羊肉供应,避免和马争夺草场。

然后以规模经营的优势,压低羊的价格,手段包括与开封城中羊肉消耗大户签订供货协议,使得个体散户养羊的收益大幅下降。

如此一来,就能通过“市场手段”,压制民间散养羊的规模。

但这样做的一个前提,是必须扩大牧草种植业,确保养羊场有充足的草料来养羊。

这样做也有个好处,就是当牧草的供应充沛后,马的饲养成本也会下降。

而苜蓿等牧草的种植可以选择在耕地轮休时进行,因为种了苜蓿后,不仅不会消耗地力,还会恢复肥力。

而种植苜蓿的百姓,因为有养马场、养羊场收购草料,也能获取一些收入,并不会白忙活。

所以,祖珽提出的方案,实施性很强,效果也是不错的。

只要朝廷下定决心,给那些养羊场以适当的“优惠政策”,就能尽快让养殖规模达到足够大的量。

对于民间而言,养羊的风险,明显大于种牧草,只要羊价低到一定程度,种牧草的综合收益,就会高过养羊。

这就是诱之以利。

李笠看着内容详实的报告,觉得很不错。

这样能干活、能体察上意、挑大梁的“高管”,哪怕是在现代,大老板们谁不喜欢用?

“说到养羊,朕想起养鱼,毕竟鱼加羊就是‘鲜’字。”

李笠放下报告,看着祖珽,“鱼肉,可比羊肉便宜,寻常百姓,消费不起羊肉,但吃鱼的门槛,没那么高。”

“养鱼不需要占草地,养鲩鱼的成本,即草料成本,也比养羊低。”

祖珽一边听,脑子一边飞快的转,要琢磨出皇帝说这话的真实意图。

莫非是以养鱼来替代养羊?

这只能说是各有优缺点,鱼离不开水,无论是养的时候,还是拿到集市上卖。

“但是,养殖业的风险,终究是存在的。”李笠话锋一转。

“家财万贯,带毛不算,数十只羊,折钱的话看起来可不少,然而一场瘟疫,就能让一群羊死光,养羊人亏了大半。”

“同理,一次变故,大片鱼塘变白,也是常有的事。”

“养殖业的特点就是这样,无论是牲畜,还是鸡鸭鱼鹅,在饲养周期内都有风险。”

“而且,这些活物的运输和售卖,也存在风险,因为活物只要一日没卖出去,就得养着,不然死了,就卖不出价钱,这和物品不一样。”

“那么,要绕过这种风险,有一种办法,就是进行食物加工,将鲜肉加工成肉制品,譬如,把鱼制作成鱼鲊。”

“如此一来,长途运输就不成问题。”

“或者,鱼也可以用盐腌制,做成鲍鱼,沿海地区发展捕捞业,大规模制作鲍鱼,只要价格够低,品质有保证,可以是多赢的局面。”

鲍鱼,在这个时代指代咸鱼,而后世所称鲍鱼,在这个时代称为鳆鱼。

祖珽听李笠这么一说,很快想到了:肉制品加工,以此满足寻常百姓的需求。

无论什么肉,均可制鲊,鱼有鱼鲊,羊也可做成羊鲊。

当然,羊肉贵,鱼肉相比之下,便宜很多,即便制成鱼鲊,价格也相对“亲民”。

那么,在沿海地区发展鲍鱼加工业,在长江、淮水沿岸地区发展鱼肉制品加工业,在河北地区发展羊肉制品加工业。

让“东鱼西运”、“南鱼北运”、“北羊南运”成为现实...

南北货物的大规模交流,新开通的河淮运渎——通济渠,不就能发挥更多的作用了?

运送南方物资抵达开封的船队,清空货舱之后,可以装上北来的货物,譬如羊肉制品,满载南下,来回倒腾,收入可是大涨的。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了!”祖珽回答看,不过又补充一句:“可若是如此,开封必然愈发繁荣,毕竟是漕运中转之地,那将来...”

“洛阳的人气,会不会被开封盖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